洪植煌寻梦追梦到梦想成真

2013年01月09日 12:36   新浪收藏  微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然而,要实现梦想需几经磨炼,孜孜以求。广州美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潮籍著名画家洪植煌正是一个从寻梦、追梦到梦想成真的人。                ——题记

  寻梦——为艺术立志奋发

  今年七月,南国大都市广州的天泰大厦五楼的翰墨缘艺博馆,洪植煌画展正在这里举行。应友人之邀,有幸一睹风采。此次画展展出的是他作品中的一部分,细细品味,沁人心脾。瞧,国画年画兼备,工笔意笔并举,体现了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时代的记录,人民生活的写照;瞧,幅幅佳作,画面活泼,笔法简练奔放,技巧丰富,中国画的笔情墨趣浓烈;瞧,件件精品,风格独特,民族艺术、民间艺术融于一体,造型沉实,表现形式多元化,给人带来一次次的欢乐,让人领略到他深厚的艺术底蕴,感悟到他对艺术的真挚追求。

  洪植煌的成功,在于他的诚实、勤奋、执着与追求。童年的梦想,兴趣的选择是他艺术人生奋斗的起点。他出生于汕头,孩提时就受热爱书画的父亲影响,总喜欢用粉笔在地板、墙壁上涂鸦,有时看到街上贴有漂亮的海报,他也驻足临下。小学时,他临摹列宁、斯大林等伟人的肖像,形神动人,有“小画家”之美称。1953年他考入汕头华侨中学,其时王兰若正是他的美术指导老师,王老对这株富有艺术天赋的的幼苗悉心栽培,并寄予殷切期望。转眼快初中毕业了,王兰若老师便给他指了一条路,鼓励他报考中南美术专科附中(原设于湖北武昌市,1959年南迁广州,易名广州美院附中)。15岁那年他终于被中南美专附中录取,名单还在当年的《长江日报》、《南方日报》张榜公布,从此踏上了追求艺术的征程。附中期间,他刻苦学习,大胆速写。有一次,美院院长胡一川陪同外宾参观附中时,他拿起速写本,当场画了来宾新西兰工会主席哈利斯的肖像,这张速写至今仍珍藏着。1959年附中毕业,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广州美院中国画系人物科,成为潮汕地区首位考进美院中国画系的学生。在附中四年、本科五年的学生生涯中,他勤学苦研,潜心追逐自己的梦想。大师关山月亲自给予教育和指导,使他深受鼓舞和教益,各门学科名列前茅。其时,他已创作并发表于《羊城晚报》等刊物的作品有连环画《鲁迅的故乡》、国画《三元里农民起义》(为广东博物馆所作)、工笔重彩画《新嫁娘》等。 1964年,他以优秀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湖南从事美术工作,一干就是27年,从一名普通的美术工作者成长为衡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和湖南省第一个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的衡阳市书画院院长。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洪植煌深谙美术这门学科,如果只临摹别人,不善于认真总结,用自己潜在的手法,去融合先贤的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水平很难得以突破。于是,他根据自己的画风,在传承中寻求创新。

  昨天的荣耀,变成遥远的记忆。国画《日记》是他1964年毕业创作的作品,时隔近半个世纪,讲起其创作过程,仍十分激动。毕业创作是五年大学最后的一门功课,为采集题材,他深入到珠海斗门平沙农场和知青“三同”体验生活。有一天,他收工归来,发现一位女知青正在写日记,灵感告诉他,这是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好题材,它体现一代青年志在四方创新业的精神风貌,片刻,将情景速写下来。为画好这幅画,他先后打出20多次草稿,经反复锤炼,最后决定以简练和概括的画面来反映主题。讲到这里,洪老拿来《日记》进行一番评说。看,构图美妙典雅,虚实相宜,睡床、油灯、草帽、劳动工具作为衬物,背景空白留下悬念;人物形象和动态给人以坚定、富有理想的感觉,折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简练的笔墨,传统而有新意,浓淡相间的笔韵,勾勒出国画独有的艺术之美,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这一经典之作,是当年广州美院人物画专业两件满分作品之一,它表达出作者的政治敏感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品一问世,备受社会的关注。《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在显著的位置刊登,著名文艺评论家迟轲专门撰写评论,并发表于广东《作品》,当年国内很多杂志社还把它印在台历和日记本的封面上。翌年,经中央对外文委选定,《日记》作为中日邦交10周年作品展之一,赴日本展出。随后,日本又将《日记》,与齐白石、潘天寿、关山月等大师组成的60多幅作品汇编出版《中国现代绘画展》画集。《日记》载誉海内外,回国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以致1990年他调回广州美院时,老教授们不是说洪植煌回来了,而是说《日记》回来了!

  追梦——为艺术不断进取

  每次取得的艺术成果对洪植煌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与鞭策。他清醒地意识到,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有所建树,于是,他把《日记》作为追梦的起点,默默寻求新的突破。

  洪植煌告诉记者,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把美留给人间,与百姓同乐。他这里说的美有两个含义,即艺术美与题材美。打开他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便可略见一斑。他的构图、笔法、人物表情、色彩运用大方得体,稳重而充满豪气,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在题材选择上,则坚持以反映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温暖,人民生活美好为主旋律。在采访时,洪老如是说:“美好的愿望,是我作品里所寄托的,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不管怎么样,时代是美好的,生活是甜蜜的,虽然天空有时会出现乌云,但乌云总遮不住太阳。生活在这么美好的年代,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多表现一些美好的世像。”作品《观新居》、《新嫁娘》、《万事如意》、《爱孩子爱明天》、《代代传》等,主题鲜明,场面欢快,极具教育人、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感化人的作用。从这一点,人们不难看出,这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真情流露。对此,画界予以高度评价。著名画家林墉感慨:“洪植煌一生为美而前进,他经世沧桑,但为美是不变的。历史有几多急风暴雨,可对他来说,春天永远是春天!他为美一世,不变不迷,不惑不狂,感人至深。”多么恰切的评价啊!其实,洪植煌其人与其画是两位一体的,他的作品正是其平凡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生态度的真实表白。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的足迹遍及甘肃敦煌、陕晋名川、大漠新疆的每个角落,画了一大批速写,并从中取得创作的题材。洪植煌认为,艺术创作是从生活中得来的。1981年他萌发创作一些歌颂民族团结的作品,新疆是他创作的目标。他到新疆后,那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许多反映民族团结和谐相处的好题材,画下了大量的生活速写。一天,偶然一个镜头跃然入眼,他看见汉族人与维吾尔族人在同一口井挑水,一下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那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是民族的团结,和谐相处的体现,是个好题材,于是便速写下来。不久,力作《同饮天山水》问世了。画刊中最具权威性的刊物《中国画》立即发表,《湖南文艺》、《羊城晚报》等也相继刊发。作品为何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当然,题材好、艺术美是前提,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时刚好是粉碎“四人帮”后,文化艺术拨乱反正,提倡艺术从生活中来的转折点,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出人民喜爱的作品。这与洪植煌一贯的务实创作态度完全相吻合,他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和诗意,用实际行为阐释了人民画家为民而作的价值。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我国文化艺术开始走向复兴的时候,洪植煌专程赴甘肃敦煌写生,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研究探索,形象而生动地把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民族瑰宝原汁原味地临摹下来。至今,这批珍品仍被国内外很多画家所赞扬,也是收藏家看好的热门货。他深有感触地说,敦煌艺术实在太美了,它体现在主题美、形态美、线条美、色彩美和高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如“飞天”用的是飘带,而外国人飞天用的是翅膀,“反弹琵琶”出现在敦煌石窟,世界仅有一个。

  圆梦——为艺术勇往攀登

  “贵在坚持”,是著名画家杨之光为洪植煌新近出版画集的题辞,是对洪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艺术的方向、人物画的道路、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民族艺术的热爱的肯定及希望。洪植煌的艺术信念是坚定的,他始终坚持艺术应在认识、教育、美化三方面,体现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现年过古稀的他,偏居美院一隅,仍勤耕不辍,佳作频频问世。2010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他满怀豪情,创作了高2.3米,宽2米的巨幅国画《伟大的历程》,再现了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画面气势磅礴,130个人物惟妙惟肖。如此宏伟的历史题材,方显出他超人的艺术造诣,令画界赞叹。泰国有位收藏家在一次展览中看见此作品后,几经周折,找到洪老,要以高价收购此画,但被婉言谢绝了。

  在经济社会里,凭洪植煌的艺术功力和知名度,只要他创作动机稍为转变,去迎合市场的需求,完全可以吃得很香,但他正确面对现实,不随波逐流,不求奢华,不为金钱所惑,保持不急不燥的健康心态,一如既往地坚持为美而作,为民而作的信念。著名画家林墉是比洪植煌低三届的同学,或许是老乡的缘故,在校时他们就常在一起学习,交往甚密,对洪老的人品、艺术、志向了解颇深。林墉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洪植煌这人,一生有定力,不侃大山,不说大话,行为端正,日日勤勉。他从来不散漫,就在他读书时候,也愿意到播音室中去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不闲不乱,事事有序……”寥寥数语,概括了洪植煌励志向上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历经50年的磨炼,他终于交上了一份坚持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百姓同悦的答卷。如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潮联书画院副秘书长、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州美院教授、中国书画家的洪植煌,已备受广大媒体所关注,《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华人美术报》、《文化参考报》、《南方都市报》、《香港书画报》、《汕头特区晚报》等对他进行了专访,其名字已被国家列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作博览》。他创作大批国画、年画、连环画在全国重要刊物上发表,并由国家级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984年,他作为湖南省唯一年画作者光荣出席全国年画代表大会,年画《爱孩子爱明天》获广东省第四届年画评奖作品一等奖,并参加全国第六届年画展;《日记》、《观新居》、《万事如意》分别入选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并由文化部、中国美协颁发荣誉证书。10余件作品在法国、德国、日本、澳门等地展出并被收藏。2010年国家荣宝斋出版了《洪植煌画集》。艺无止境,他仍以充沛的精力,决心再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奋斗不息,努力谱写新的乐章。

  记得前不久,洪老的好朋友陈国平先生看了他的画集后,情不自禁,当场撰诗并挥毫;

  艺海耕耘六十春,首中广美喜潮人。

  承先翰墨泼今铄,佳作桃李青史存。

  力作《日记》誉中外,人物传情笔增辉。

  贵在坚持真善美,画风人品皆可钦。

  这是肺腑感言,这是对洪老德艺双馨的赞誉!

  人们常说,梦想可以成真。不错,但梦想成真要历经多少磨练,倾注多少心血?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洪植煌带着对美的憧憬,用美的心灵去寻梦、追梦和圆梦,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二代著名美术家。

  愿洪老与美同在,美梦常在!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