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协有62名领导:官衔高低衡量艺术水准

2013年02月02日 08:58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2月1日电(记者 蒋芳)一个省的书法家协会换届意外成了新闻,因为这个1000多名协会的会员,竟然有各种领导62人,光“主席”级别的就有46人。令公众一时产生错觉,这究竟是“书法家协会”呢?还是“领导家协会”呢?

  在媒体追问之下,陕西省的书协回应,这62位领导“都是选举出来的”。姑且不论这么多领导是通过了怎样的“选举”程序得以当选,公众所关注的,无非是这么多官员,是否靠财政供养?是否占用公众资源?是否扰乱了艺术评价体系?

  显然,并非官员不能写好字,不能成为书法家,古往今来,从颜真卿、柳公权到王羲之,哪个不是“体制中人”?按照他们的水准,封个全国协会主席,甚至大家一齐当,想来也没有多大争议。问题在于今天的书协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官?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看重书协“官位”?无非是利益二字。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说法,某主席的润格值多少钱,某工艺大师的一把壶又该多少钱,谁的画展是哪个级别的官员在主持,列席的又是什么级别……甚至还有些协会直接指定分级定价的收费表,按照领导级别高低定价,这都是在用官衔高低“衡量”艺术水准的高地,或者更准确地讲,是在“估量”其市场价值的高低。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文化鉴赏能力的断代和缺失,让人们失去了判断能力,“都当主席了,字肯定不差吧”这样的想法可能也广泛存在。

  客观环境如此,如何让书法家们不向往头衔?不渴望排场?毕竟人家也是要吃饭的。甚至曾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书法家对记者说,官员热衷题字也没什么不好,起码他们也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看到书法的存在,未尝不是一种推动。

  人都是历史的过客,早晚要由后人变成前人,但艺术却是超越时空存在的。一幅千百年前的字,至今你仍可以毫无障碍地品鉴与欣赏,前提是这个作品必须具备能够穿越时空的文化价值。同理,一幅当代十分有名且值钱的官员作品,如果空有头衔没有水准,相信最多成为后世人的笑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