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著名画家李燕老师
翟超群
他是著名的画家,艺道高超,学问深厚,国画作品秉承传统文人画风,蕴涵着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他国学丰厚,多才多艺,演讲幽默风趣,引人深思,听之,犹如在历史中盘桓、于未来中徜徉;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以实际行动致力于文物保护,被誉为保护京城传统文化的“四大铁杆”之一;对于父亲李苦禅大师,他崇敬有加,其教书育人之良苦、诲人不卷之师心,正得益于大师的遗德和教诲。而谈及个人的声望,他则把自己比作竹子:虚心有节。
他就是著名的书画家,也是一贯热心于探索易学、金石学、宗教、民俗等等传统文化的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燕教授。
李燕,字壮北,1943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高唐,国画大师李苦禅之子,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书画家联谊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提起李燕,大家首先会想到他是一位画家。作为画家,李燕老师幼承家学,得父亲授,继承了李苦禅大师的精湛画技。他立足于大师教诲的“中华国学体系”与“中西合璧”思想,在艺术创作上纵横恣意,笔下珠玑,秉承传统文人画精髓的同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作品往往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使人深思。李老师创作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皆能,注重兼收并蓄,不囿于一家一法,画风随画意而多变,却能各得其妙。特别是他的历史人物画,犹如哲人细语,让人在历史的苍茫中体味到人生的空寞与悠远。李老师常说,国画家要秉承一个宗旨,就是你跳动着的心灵脉搏要与中华文化的脉搏一致,美术创作要有强烈的时代感。1997年7月,在一次艺术家与科学家的特殊联谊会上,他即兴创作了一幅8尺大画《大鹏图》,百余位到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在画上签名留念。1999年底,《大鹏图》搭乘中国的第一艘试验载人飞船《神州一号》顺利升空,并安然返回地面,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件飞天凯旋的绘画,载入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李燕是一位老师,他总是称自己为“教书匠”。应当说他是一个颇有成绩的“教书匠”,他遵照苏东坡“博学约取,厚积薄发”的教导,常把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增加了教学的理论,深受学生的欢迎。他的学生们说:“听李教授的课是享受‘文化大餐’”。笔者也曾有幸与李老师进行过深入交流,交谈中被李老师那渊博的学识和对待学生的满腔热情深深感染,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哲理,确有醍醐灌顶、酣畅淋漓之感。
作为知名学者、文人,李燕老师涉猎广泛,在金石学、周易、戏曲、曲艺等方面都有颇深兴趣。李苦禅大师一生素爱金石,收藏有许多珍贵的金石拓本并一一作了题跋。李燕老师于2010年3月在北京画院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苦禅金石缘》展览,展示了这些珍贵的藏品,让世人共享到那难得一见的金石美。李老师比较著名的还有他的“三平主义”格言,即作为一个画家、学者、教书匠,要“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做平常人”,他认为不能人人都要做大事。老子讲“圣人不能为大,故能成其大”。历史上推动历史进步的都是一个个普通人所做的小事。正是有那么多的普通人堆起的金字塔,才有金字塔的高度,如果都要当金字塔最顶上的石头,底下的石头无人当,就不能有金字塔的高度。他说伟大的中华文明正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做的小事积累起来的,所谓“四大名著”在当初也不是由普通人做的小事吗?而享誉“名著”也并非作者的初衷和预料。
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和全国政协委员,李老师毅然肩负起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重任。李老师常说:“没有北京的文化环境,就没有李苦禅,没有老舍,没有齐白石。传统文化不代表陈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创新的基础,它就在你的血液里,在你的遗传基因里。”李老师不懈地为拯救中华传统文明、力倡人文教育、保护和恢复北京古都风貌而奔走。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他郑重发言,提出“人文环保”的观点,呼吁将人文教育提到关系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予以重视,首先提出了《人文环境保护亟待上马》的提案。翻看政协的提案目录,李燕的名字出现频率之高令人惊诧,而且与之相伴的必有“抢救”、“紧急”这类很是醒目的字眼,多数提案都是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抢救北京古城墙残段的工作不应降温”、“抢救文化熊猫—传统曲艺迫在眉睫”、“保护南新仓的紧急提案”等等。提案、呼吁之外,李燕也在身体力行地做。他一方面组织发起有关活动,一方面和妻子孙燕华一起,花钱租了专业摄像机,做起了业余编导、摄像、主持人,拍摄关于传统文化、文物保护的电视片,自己出资制片,无偿赠予电视台播放。
李燕老师作为文化名人的社会责任感还表现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上。李老师长期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和书画家联谊委员会副主任,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9年,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组织下,以李燕老师为团长的访问团参访台湾。访问期间,访问团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文化古迹,李老师更是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诙谐的言语与台湾军政界、艺术界、宗教界和普通民众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以及增进台湾民众对于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认同感做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