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生活:清醒于创作
文/王利军
青年尼采曾以“梦”与“醉”——即日神与酒神两种力量揭示“艺术冲动”,日神展示“梦”的幻境和美的形象,而酒神则借“醉”态体现激情的狂热和忘我的境界。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作为“艺术冲动”首先在生命与自然界里以直接的方式获得满足。确然,艺术究其实质应是生命的一种诗意的生活。绘画艺术是以生命的线条与色彩达成这种诗情的表达,在“醉”态的迷狂中营造出生命中理想生活的梦境,使生命超越现实的阙如而走向圆满。
常言曰:好诗贵在发现。而欲在生命和自然中发现,必然要沉醉于生命与自然,而要沉醉于生命和自然又首先要热爱生命与自然。所谓大师的发现,无外是指那些带着对生命、对自然执著的爱,敏锐地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出美来,并由此创造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艺术境界的艺术家的发现。中国诗、中国画乃至中国的全部艺术的隽永魅力亦即于此。在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里,在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留声残,夕阳山外山”的诗句里,吟唱出的是他们对于自然的悠远与生命的凝重的深切体味。在黄宾虹、李可染以及诸多的中国画大师的笔墨中,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幅婉约、肃穆的自然景色,亦别有一番磅礴、深沉、淡泊和瑰丽的人生况味。因此,热爱生活、沉浸生活乃至感悟生活是艺术家成功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个以画笔为伴的画家,对于自身艺术价值的刻意追求莫过于寻求到此种生命的“梦”境与“醉”态。自然,生命与生活并非蜜做的胶糖,亦有黄连般的苦难;大自然就本质而言并非有生命的实体,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而言,这一切都会变得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正是凭借着这种热爱,我获得了生活与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只是给予我馈赠的不仅是尼采所言生物的自然,更来自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
有评论称我为“画海的”画家。的确,作为海军的画家,使我获益最多的莫过于那辽阔而富有诗意的大海、坚如磐石的海岸以及心胸如大海一般宽阔、意志如这海岸一般坚强、情怀如这浪花一般浪漫的水兵。坐在海边去看海潮、去听海音、去嗅海味、去读海韵,去念海情……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我才能用我的画笔倾诉我对大海的眷恋:1986年,我以《蓝色狂想曲》奏出了大海的旋律与水兵的浪漫,也敲开了中国美术馆的艺术殿堂。在《锚》、《链》、《小岛》和《缆》等作品中我寻求以高度的抽象与象征传达我——水兵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在《北海雄风》、《东崂卧龙》、《惊涛拍岸》等作品中透过海的种种状态来揭示海的性格与力量。透过《月光曲》、《家》、《岛城春晓》、《岛城秀色》、《老家》以及《海之子》、《惠安女》、《赶海》与《姐妹》等作品深刻揭示中国水兵为祖国勇于牺牲与奉献的精神及其心理成因。《破晓》与《盼》是我近来对大海、水兵和对祖国亲情的进一步体认与诠释。在这些作品里,有我从浓浓的海韵中不断读懂的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有我从咸湿的海的浪潮中感受到的时代与新浪潮的气息。总之我常常在波澜壮阔的海边一唱三叹地流连,因此,我才成为在那艺海拾贝中十分幸运的孩子。每每带着收获的喜悦,我更多地为生活与自然之美而沉醉。著名诗人郭小川的那首为工人写的豪迈的酒歌亦在我心中久久地回旋:“……老财们醉了是因为心黑,衙役门醉了是因为贪杯,而我们醉了是因为生活的酒太甜太美!……”诗人呈现了艺术家的乐观与浪漫,也呈现了艺术家的品位与价值取向。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结晶。很长一个时期,我曾像守护生命一样抓住技巧不放,后来才意识到,真正撼人心魄的是灵与肉的撞击。任何仅为单纯技巧而存在的作品都不会成功;而任何成功的作品,都必然蕴藏在生命的底蕴中。只有沉潜到生命与生活的海洋的深处,才能体悟到生命与情感的本质;也只有在底蕴深厚的作品里才能实现对艺术技巧在更高层面的探求。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信奉陆游的至理名言,让我们热爱与沉醉于生活,并在“梦”境与“醉”态中清醒地创造出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