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轮廓:用笔墨触摸艺术的本源
文/陈雨光
王利军,1962年生。中国美协会员,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业画家,国家二极美术师。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中文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就读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水墨人物专业。作品入列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获全国首届人物画展优秀奖,2000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2202年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优秀奖。代表作《破晓》、《海之子》、《潜水兵》、《长航日志》f、《火红的歌谣》、《姊妹》。
在蓝色的浪漫中我走入利军的艺术。他用大海的旋律高颂水兵的情怀与惠安女的情调。这一用蓝色笔调大写的“情”,总给人以美的想象与生的向往。
然而,在用艺术进一步触摸利军时,不能仅从生活的崇高解义画家为存在而艺术的精神。艺术作为有创意达到视错觉,它的崇高在于二度再现三度的表现力。而尼采的思想说,就是在二度中表现出有意志的立体自我。若说利军的艺术有价值,其价值在于:思考点不是把生活简单化于再现(比如从写生中发现生活秩序的传统);他是在想:该用怎样的行性把人引入艺术的诗中。在中国画面向现代的过渡中,形式的科学高于道义的理式,利军用笔墨触摸了一个艺术的本源——轮廓。
如果从有知觉力的角度问,什么才是有笔墨能力的?应这样回答:有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那么笔墨的本质能力又是什么?应是基于线的形状创意;线是中国画造型的基元。但千百年来,在面对这个本源时,看到的又是什么?是以书入画,是一波三折、入木三分、重如坠石。人们看到的是作为线条的线,却忽视了基本的知觉力——基于线而围成形状边际的轮廓。应该说,看到作为韵味的线与看到作为边际的线,是截然不同的。在取向现代中,作为平面形状的线所具有的知觉力,不单是力学场的方向、速度、距离,还是几何的组织。在利军的实验中,线已是产生平面图样的组织,价值即体现在作为闭合的轮廓上,它是为形状“整体情境”而状意“面”的线,在利军为体面而形状的线的思考中,知觉力的张力是轮廓,是几何张力的组织,是空间中的一个面。教之“强化了笔墨,弱化了造型”的所谓书画家而言,利军是深刻的,因为他让艺术回到了本源的知觉——为形状而觉悟。
1. 作为形状面的闭合。在线形组织中,闭合是良好 形状的基础。一个形若欲从基底背景中分离出来,就必须有一个自足且稳定的区域面的组织。艺术再现能力的核心是形状的观察力,即眼力。考夫卡指出:“形状是线的重要特征。”所谓眼力,就是用线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即准确定义物体边际线的能力。《破晓》、《轮机兵》、《抗联战士》的价值,就在于背景与图形的几何性冲突,使形状的边际面有强烈的分离性外凸,背景的边际面有强烈的分离性内凹,从而形被底拖衬出来,造成了知觉力不同方向面的空间张力。此时,线是闭合面的形状组织,它的主要作用是藉助几何的力为图形提供完善达到界定与对称的形式。利军在思考作为几何构造力的张力时,不只是恪守了传统点线的韵味律,更关注作为线形的闭合律。
进一步剖析,在思考形状面的线形时,构成形状的基本空间特征是深一层的所致。我们看到,《破晓》之所以能在黑暗的混沌中闪烁艺术的光亮,是因为形状的基本空间特征是由被称作主轴线的结构骨架定义的,在造型时,利军清醒地把握空间体面间主轴线的对比,他不满足于对边界轮廓的白描线勾,也不满足于中锋行笔、力透纸背,他是在用主轴线的几何力造成知觉式样的张力,且由几何的定向与重力实现倾向于闭合的构图,从而使“线形面”具有了不同的知觉力意义。
2. 作为整体的情境。对于闭合的轮廓图,由边线所致生的一个面的形在空间具有怎样的意义?是利军进一步的思考。从《赶海》、《惠风和畅》中可以看出,画家正努力地思索:用何样的行性表现有的情调?利军不是在模特中发现式样,而是发现式样中蕴意的情调。当造型面对的是知觉、空间、形象这三大要素时,作为式样的情调便具有了魅力。此时从空间出发,作为三度中的一个界面,形状线不再具有独立的意义,它只是从整体出发的组织。
画家笔下惠安女的情调之所以有感染力,是因为线性轮廓产生了形状组织的张力,而这类张力通过整体情境致生了艺术的知觉力,从而被关注、吸引、感叹。显然,作为轮廓的线一旦倾向于整体情境,线性造型便具有了组织力。获全国性美展银奖后又三易其稿的《阳光下》是很好的示例。画家从整体意蕴出发,反复推敲作为线型几何面的空间关系,连续与临近是组织整体情境的重要定律,而知觉力的简化又是构图的基准。当一再删必繁杂的线条,且使结构逐次生动时,为情境而简化的轮廓便体现了创意的本质。从中可以进一步体现价值:为简化而进行的创意是将形状的知觉力变得简单——一个关于情与形的对称性同构。比起那些追求简约、线条唯少的空想家来说,利军的思想又是科学的深刻,因为艺术的节省律揭示,具有知觉亲和力的简化并不指结构中成份的多少,而是指对称性的情形同构。利军是在用复杂的视错觉原理组织倾向于简化的情境空间。
3. 作为不完全形的张力。作为形状面的闭合与作为整体的情境,在艺术上都服从于一个目的——作为不完全的张力。从不完全形角度理解轮廓张力,且把它作为中国画的表现基础,是本书的中心思想。我尊重利军的艺术。是因为他在造型时,能从不完全形出发考虑知觉力的艺术打动。《警报》、《海风》、《长航日志》都是成功的实验。鉴于轮廓面的不完全形冲突会引起视觉张力且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因此不完全形张力便成为中国画取向现代的关键。进一步从本书示例的《海风轻轻》来说,画家不是在发现模特的式样,而是发现这一式样在二度中所具有的不完全形魅力,把轮廓放在三度中重新审视其作为闭合线所致生的整体情境,且基此引发知觉力的紧张,是利军走向现代的思考。作为价值,它告别了一个为书法与道德而笔墨的空想与偏见,把笔墨的创意回归于本源的视错觉,回归于有知觉力的“看”。尽管轮廓所具有的知觉力关系还有许多课题,比如空白阴形、公共关系、梯度重迭、凸凹变调等等,但起码艺术的创意揭示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二度中再现三度的倾向于简化、构图与张力的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