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建筑可山寨但文明无法克隆

2013年02月21日 09:56   深圳晚报  

图为山寨的奥地利小镇。我们的口号是:除了祖宗不能山寨之外,没有什么不可能。 图为山寨的奥地利小镇。我们的口号是:除了祖宗不能山寨之外,没有什么不可能。

  苑广阔 文

  “为什么中国在自己的城市里,建造的不是政治领袖的雕塑,也不是后现代的雕塑,而是一个遥远国度的地标,甚至是大洋之外的小村子?”美国女记者博斯克对中国媒体记者抛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一个拥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国家,人们会花好几亿搞出山寨版的‘凡尔赛宫’或者‘意大利小楼’?”

  让外国人感到吃惊的事情,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反倒有些见怪不惊了。杭州有“埃菲尔铁塔”,苏州有“伦敦桥”,至于山寨版的“美国白宫”,在国内更是不止一座。甚至连奥地利一个本来对国人十分陌生的古老小镇哈施塔特,也被广东惠州按照原尺寸整个复制了过来,作为一大卖点开发成了房地产项目。

  中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和文化,我们却花费巨资山寨了一座又一座的外国著名建筑,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建筑风格独特,世界闻名?在笔者看来,不管是政府、开发商还是部分国人,之所以对国外建筑情有独钟,对山寨“洋建筑”乐此不疲,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渴盼,也有创意匮乏之下的无奈。

  我们向往的,当然不是单纯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这些被山寨的国外建筑,在国内承担的只是一种象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真正向往的,是这些洋建筑营造出来的异国风情和氛围,是它们背后所代表的物质文明、社会文明、人类文化。一个最为有力的证明,就是这些被山寨的洋建筑,绝大多数都来自欧美那些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国家,比如美国、法国、英国。而同样是欧美国家,却很少有人去山寨古巴的、墨西哥的、波兰的著名建筑。

  换言之,有些地方政府希望以“洋建筑”来宣扬自己的经济实力,向世人证明“别人有的,我们也可以有”;部分国人向往这些欧美国家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但又没有条件或者是不愿意移民,于是由这些山寨建筑营造出的异国情调,就成了一种“次优选择”的替代品。这些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建筑物和小区,已经成为一些人心里“洋建筑版”的世外桃花源。住在这样的建筑和小区里,可以找到“成功的感觉”。

  问题是,我们可以山寨别人的建筑,但如何克隆别人的文明、文化与幸福?建筑不但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社会文明密不可分,我们有钱把国外的建筑照搬过来,但是我们却无法用钱买来它们的文化与文明。在奥地利,哈施塔特小镇因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已经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到了国内,却成了一个围墙高耸、门禁森严的小区,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更谈不上文化与文明。这不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

  向往更高的人类文明与文化没有错,但与其急功近利去山寨别人的建筑,不如多学学人家的社会文明、社会管理和文化涵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