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美展:展示平台还是秀场

2013年02月24日 09: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沈朝方 《迷宫前的迷宫》(艺术微喷) 沈朝方 《迷宫前的迷宫》(艺术微喷)

  刚刚过去的2012年,可谓是各式各样的以“青年艺术家”为名义的艺术展览、博览会、艺术节扎堆的年份。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青年100”美术大展、中央美院美术馆首届CAFAM未来展、CYAP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今日美术馆[微博]“2012之舟——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大大小小的“青年艺展”轮番上阵,令人目不暇接。当很多人在为青年艺术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关注而鼓掌叫好的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一窝蜂”式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选秀”,并不可能选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家,反而造成行货泛滥,有对青年艺术家“揠苗助长”之嫌。“青年艺展”真的是浅薄的秀场吗?它对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有没有益处?今天,我们请来各方专家畅所欲言。

  文/图  记者  金叶

  广东省美协主席 许钦松:

  青年人需要更多的展示平台

  去年,各种各样的“青年艺展”比较多,其中又分了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比如广东美协主办的2012年广东青年美术大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举办的面向4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美展,没有走市场,是纯学术性的;另外还有一些走市场路线的“青年艺展”,比如刚刚举办的“大艺博”。虽然社会评价毁誉参半,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赞同和鼓励这种探索的。

  事实上,目前无论是官方的、学术性的展览,还是那些走市场路线的“博览会”,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处理得好,它们双方还可以互相促进。美协的、官方的展览可以做出一些学术上的引领,不断提示和警醒学术应有的方向。当然,美协也不能包打天下,比如指望我们去为青年艺术家构建一个进入市场的平台就是不现实的。事实上,目前广东整个国画界,一路数下来,真正有市场的不过二十几个人。所以年轻艺术家确实不能只盯着体制内,必须得和整个社会的需求联动起来,这是一个必然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青年艺展”这种所谓的选秀平台还是多多益善,尽管它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把这个大门关闭,年轻人就彻底没有机会了,这才糟糕。宁可敞开大门,让年轻人自己去广大的空间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样其实会成熟得更快。

  商业味比较浓厚的秀场,会不会影响年轻艺术家的成长、造成行货的泛滥?我不否认这个可能性的存在。年轻的艺术家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流变——有的人一飞冲天,也有的人一败涂地。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处在初级阶段,懂艺术、又懂经营的艺术品经纪人又很少,可能会出现低俗的、没有品位的作品大受欢迎,有学术品格的反而不被接受。其实不止“青年艺展”这样的选秀平台,画廊也存在这种问题。但我想,在和市场的角力过程中,可能也会给青年艺术家一个锻炼,考验艺术家自身的力量。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自己的学术目标追求,很容易给市场牵制,然后沦落为艺术市场的牺牲品;而如果你自己够强大,够坚定,能够把持得住,最后还是可以脱颖而出。

  从我自己的接触艺术品市场的经历而言: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三十几岁的我也曾处在一个非常彷徨的时期。为了谋生,我必须得主动适应一些事情,比如给香港人画那种挂在宾馆里的行画,一张卖五六块钱。但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清楚这不是我的艺术追求。我在暗自积聚力量,让自己变得强大。这个过程,有耐心,还得有信心。现在这个时代,纷纷扰扰,各种诱惑也多,但年轻艺术家不要逃避,勇敢地投入其中,或许也是一种成长的契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 王春辰[微博]

  “无人喝彩”比商业模式化更可怕

  其实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青年艺术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但在当今,这种关注遭到了较多质疑,比如担心过早的模式化,会让青年艺术家的天分夭折等。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夭折的“风险”和完全没有人去关注的“冷清”,到底哪个更可怕一些呢?显然,对于青年艺术家,最需要的还是关注。

  我们做“亚现象”展,初衷即来源于此。这是一个非盈利的展览,邀请业内一些非常有口碑的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等进行推介。每位推介人可以推介6个艺术家,一共提名了290位艺术家。我们策展委员会在其中再挑选出93位的近200件作品。展览的社会反响很好,很多艺术家借助这个平台得到了肯定和鼓励,获得了自信,也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映。很多商业机构看了我们的展览及画册,就跟这些艺术家联系,给他们做展览,或者直接就做了代理。

  和“未来展”不同,还有不少“青年艺展”是完全商业性的。毕竟中国现在是个商业社会。而且,国际上,从商业的角度来支持青年艺术家发展也是正常现象。高质量的商业追求,也是推动、鼓励青年艺术家前行的重要动力。“商业”可以有很多落脚点,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否则我们都不要做艺术了,让青年艺术家自生自灭,也不是这个社会应有的态度。

  当然,商业的介入必须得有个前提,就是你可以支持青年艺术家,但你不可以干预创作,一定要让艺术家有一个宽松的创作自由;其次,作为青年艺术家,自己也得有个明确的判断,不能什么好卖,你就不停地复制它,最后丧失了创造力。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李劲堃:

  建既展示才华又能获益的平台

  在2012年广东美术大展上,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的表现大大超乎了我们的期待,而他们之前完全没有出现在官方的视野,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个展现的平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脱颖而出。现在涌现出那么多“青年艺展”,本身是件好事情,但它们可能还有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比如广东青年美术大展,我认为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那么多青年艺术家,花费了很多心智和时间来参与,水平也非常高,但得奖之后却没有一些后续的、配套的扶持计划。而前段时间在广州举办的另一场以青年艺术为主题的“大艺博”,则和市场结合得非常紧密,但又因为评委会的把控和专业度有所欠缺而被人诟病。这可能是此类活动在将来需要完善的地方。

  总体而言,我认为作为社会或者官方的艺术团体,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消极的。不能说现存的“青年艺展”有一些问题,就把它们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进行一些更有价值的讨论,比如有没有办法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搭建一个学术价值很高的展示平台,让追求自己艺术梦想的有才华的年轻人可以脱颖而出,同时能切切实实地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扶持,让他们很好地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并且从自己的才华中获益?

  而市场本身并不是可怕的东西,我们无须妖魔化市场。无论在任何时代,象牙塔里都培养不出艺术家。和市场、社会大环境的角力,在任何年代都有。年轻的艺术家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从来都是在不断选择、不断抵抗诱惑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术品格的。我不认为多搞几个展览、商业化的促销,就会影响到一个有智慧的、有学术定力的艺术家的坚持。

  艺术评论人、独立策展人 鲍栋:

  早卖10年画,也许失去的是10年后的市场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这些“青年艺展”大都是盈利性质的,说白了就是商业活动。

  从传统的成功学来看,这些展览给了青年艺术家受关注的机会,也使他们获得了物质的回报,是好事。但以市场为导向的展览的出发点,一定是商业上的诉求——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青年艺术家身上挣到钱。而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曲线通常是一个抛物线,达到最高点的时间越晚,就越高,走的也就越远,如果达到高点的时间过早,反而容易陨落。在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当中,画家和市场中间,有一个以画廊为主的一级市场作为沟通的桥梁。作为青年艺术家,从被代理到真正地“画出来”,这个过程起码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等不及,无论是荣誉还是物质回报,他们都希望来得越早越好。一窝蜂的“青年艺展”可以满足他们这个愿望。比如CYAP,直接和拍卖行合作。这种模式即便做得很成功——比如5年之后真的获得了很高的回报,也是对目前中国亟需好好完善的一级市场的破坏,因为它在强化拍卖行的权力。在拍卖行的眼里,艺术不是艺术,只是一种商品。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现在的“青年艺展”有点像淘宝的“双11”,把长期的销量集中在一天实现。看上去热热闹闹,但艺术市场本身并没有变大,只是通过大型活动一下子消费掉了。年轻艺术家,你早卖了10年画,可能就意味着你失去了10年以后的市场。

  我不赞成年轻艺术家去参与这样的“选秀”活动,还因为从根本上我认为这种“选秀”方式无法选出真正好的艺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价值,是要看他是否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艺术语言。现在各类“青年艺展”,恰恰把推进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实践这件事情放在了非常次要的位置上。比如“未来展”,从它的名字“亚现象”不难看出,它对青年艺术家采取了一种俯视的姿态。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的背后,是对年轻艺术家真实而多元状态的无视。未来展的艺术家推荐表上有6个名额,可以推荐6个艺术家,每个艺术家在一行里面说清楚,但一个艺术家怎么可能用一句话就说清楚?如果你连参展艺术家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即便你笼络了几十上百的艺术家来参展,也只不过是表面热闹,没有任何学术上的价值。

  事实上,年轻的艺术家并不需要什么发现、推介与扶持,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平等的目光。我建议年轻艺术家,还是少参加这种一窝蜂的“选秀”活动,也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放在迎合市场上。虽然从长远来看,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合一的。但是,艺术价值是前提,是市场价值的保证。而从艺术价值来说,独特性比什么都重要。

  青年油画家 郑剑:

  艺术家和资本,要学会彼此尊重

  民间资本进入到“青年艺展”领域,对于繁荣青年艺术市场,肯定是正面的意义大过负面,我持赞同态度。

  首先,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展示的平台多了,机会多了,总归是好事,年轻人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肯定——不管这个肯定是善意的、学术的,还是掺杂着利益考虑在其中。有了这种肯定,对于他今后肯定有帮助。  

  其次,年轻艺术家有了更多获得物质回报的可能,经济上又可以减轻一些负担,这也是好事。这些很现实的问题,艺术家无从回避。画画需要经济上的支持,画家也必须要接触、认识市场,学会和市场互动。

  商业会不会侵蚀艺术性、艺术家的独立性?这些风险确实也存在。但这个跟艺术家自身能不能坚持住有很大关系。不能改变的人,终究是不能改变的。当然,最好的境界是,既能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又和商业取得联系。但不要让商业成为决定你艺术创作的最重要因素,不能让它干预你的创作。比如,拍卖行命令你,现在玩世现实主义好卖,你就画这个,政治波普好卖,你卖这个。不要进入到这个局面。大家要有个互相尊重的前提在里面。商业要能尊重你的创作,你也要尊重商业的操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没有商业,但那个时候有政治的渗透,所以每个年代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挑战。面对属于你的大环境,你能做什么选择,要看艺术家自己的把持和考量。但艺术和商业结合,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事实上,现在很多大牌的艺术家跟商业结合得很紧密,比如日本的村上隆、中国的赵半狄[微博]等。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