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谁在拍卖中国》:中国文物保护的三大瓶颈

2013年03月08日 15:22   新浪收藏  微博

  选自:吴树[微博]《谁在拍卖中国》 第八章 中国文物保护的三大瓶颈

  全世界哪个国家的文物资源有中国这么丰富?全世界哪个国家的文物流失量有中国这么巨大?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祖先的遗产被异族恶商占作获取暴利的筹码,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发出几声徒劳的呐喊。抗议止不住西方拍场上的叫卖,道义换不回中国人失去的尊严,在政治、经济上日渐强大的中国人,为什么还会无休止地遭受列强的文化羞辱?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政府“保护文物”的雄心壮志屡屡衰减为成效不大的虚妄信号?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上一种奇怪的现象,当一群人围绕着一个大命题有滋有味的讨论、纷争,甚至是深陷迷宫时,突然有人大喊一声:“我们失去了前提!”呵呵!于是,所有参入讨论者立刻陷入了茫然:向后看,一切原有的逻辑化为乌有,一切原有的推理陷入悖论;向前看,前提是那么虚幻、立论是那么遥远……

  记者在做文物流失内在原因调查时,就曾遇到过这种“痛失前提”的现象。先期逻辑非常清晰,良性循环:保护国家文物——防止文物外流——打击“三盗”(盗墓、盗捞、盗窃)和走私——堵住源头、收缴赃物——保护国家文物……可是调查到最后,记者却突然发现:我们根本无法接近这一逻辑的前置对象,我们所要保护的文物在哪里?它们的认知标准又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认为记者是在故弄玄虚,因为从地域上讲,我们所要保护的文物无非一部分在国外,一部分在国内。从收藏形态上讲,一部分在各级各类博物馆,一部分流散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则深藏于未经发掘的原始遗址中。从文物定义及属性上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里都有明确阐述。

  继续往下走,我们将会发现难题所在:对于已经非法出境、流散国外的中国文物,现实告诉我们——鞭长莫及。这些年,尽管我们年年“强烈抗议”、奋力追讨,可是收效甚微。虽然也曾有过一些成功追回的案例,但几十年追回的文物总数,往往赶不上海关几天的文物流失量。而且,办这种事还得看当事国的心情好不好,是否有别的事有求于中国,否则哪怕是证据确凿,我们喊破嗓子也徒劳。更何况那些盗墓者、走私者,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记者采访时,就有西方记者嘲笑我们是“贼喊捉贼”。至于花钱去赎买,那更要闹笑话,就算我们愿意忍气吞声找各种借口去洋人的拍卖场上拼杀,要想把数以千万的流散文物都买回来,恐怕最多也只是一个美丽的“爱国梦”而已。

  那么,我们可以保护的对象主要就剩下国内这一大块。对于国内博物馆等收藏单位的已知文物,只要给予足够的人力和财力,保护起来并非难事。而对于数量最大、流失危险性最强的那部分文物,因为它们生于非法、流通于黑市,而且还有高仿品如影随形、真假莫辨,使之被掩盖于黑幕之下,阻塞于瓶颈之中,要对它们施加“保护”,我们只有撕破黑幕、打破瓶颈。

  撕破黑幕,毫无疑问就是要打击形形色色的文物犯罪分子。而“瓶颈”何在?记者通过数年的专题调查后认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瓶颈”有三个:一是政策瓶颈,二是技术瓶颈、三是国民素质。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