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不能靠博眼球生存

2013年03月27日 07:43   京华时报  微博

  ◎杨羽(艺术品投资顾问)     

  中国不再是“世界最大艺术品市场”。3月14日出版的《2013年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聚焦中国与巴西市场》(下简称“TEFAF报告”)揭示了这一变化。然而,仅仅几天之后,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和Artprice(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联合推出的《2012年艺术市场报告》(下简称“雅昌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1.3%,仍是世界最大市场;同时,中国成为全球首个连续三年保持龙头地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究竟是“第一”还是“第二”,两份报告都给出自己的理由:“TEFAF报告”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三年来第一次开始减速,总销售额为106亿欧元,下降了24%,重新回落到世界第二的位置,居美国之后;“雅昌报告”则显示,去年,中国市场艺术品成交总额达到50.69亿美元,超出排名第二的美国市场17.23亿美元。 

  由于“TEFAF报告”中文版将于4月推出,因此我们尚没有办法考证其统计的样本。但是据可靠推断,前者是包括了拍卖之外的古董商的交易数据,而“雅昌报告”仅仅是从拍卖数据上进行分析。 

  然而,在“第一”还是“第二”争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浮夸”之风。综观这两年的艺术品市场,“亿元”、“天价”……无疑成为了众多拍卖行的“金字招牌”。不创纪录誓不休,也成为了少数拍卖行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少有的“大跃进”局面,赶英超美,成为了世界第一。然而,在靓丽数据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艺术品价格被人为操纵,大部分天价作品的成交是“虚假”交易。 

  有的是画家为了提升自己的作品价格,由经纪人操作,制造非常“漂亮”的数据;有的则是艺术品基金为了“出货”,而在拍卖市场上“制造”出的价格。 

  总之,“第一”还是“第二”,这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艺术品市场不能靠“博眼球”生存,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市场。忽高忽低,忽冷忽热,行业中充满虚假数据,这样即便超过谁也没什么意义。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