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见证山水画众山皆响的特色

2013年05月13日 10:30   新浪收藏  微博

  刘墨

  六朝时的宗炳在《山水画序》中提出“澄怀”、“观道”、“畅神”之说,他几乎为后世的山水画家规定了如何体现山水画的心灵要求。

  陈仕彬学书习画,落笔有灵性,对用笔之道深有所悟,在用水用墨中求清润华滋,于点划间极尽层叠安排之讲究,笔笔用心,处处用情,意蕴愈加醇厚明净,既得中国传统绘画之品格,其画境又极合今人之心态,可憩可游,其作品常令人爱不忍释。

  对于从事绘画的人来说,一般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常考虑技法会多一些,考虑情绪的表达会多一些,而于“道”的体现无从下手——不是他们不想表现“道”,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在技巧中彰显出来。仕彬将自己的画室名为“大道堂”,其意在“道”而不是在“技”可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仕彬的艺术历程,是一个寻求“道”、呈现“道”的历程。因为他时时在靠近“道”,并且让“道”在自己的艺术生命里面反映出来。当人尤其是艺术家有了这样的底蕴之后,他的艺术也就有了“道”的呈现。

  无疑,对传统山水与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仕彬在大气、茂密的审美选择中,显示出了文思跳荡、灵心飞动与敏锐感受的风格特色。而流露在作品中的雄浑、深远、厚重、绚丽,成为古典美境的现代重现,它是植根在传统文化的深处然后凝聚在画面上的,它也许就是自远古就诞生的“道”的现代闪现。

  我一直在关注仕彬的创作路向,每有大作问世他也常邀我同享。2008年5月12日,我同往常一样来到他的工作室观摩他即将完成的大作。为这件作品他投入近两个月的心血,就剩下题款了,他说他为这幅画已经全身心投入进去了,自己已经是画的一部分了,不知道取什么名为好,就让我来取名。我正琢磨着,这时,他办公室小黄急勿勿上楼说:“陈老师,你们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了!”我们俩都万分震惊,不仅因为地震本身,更因为这幅画所画的地方便是这次大地震的震中区域,我脑子突然闪过宗炳的诗句“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便脱口而出:“众山皆响”。于是,他神色凝重,饱含深情地在画上把这个名字题上并附上了一个长跋。正如跋中所言:“吾正挥毫画至尾声,惊闻家乡发生强烈地震,且震正好在此图所绘之地,万分震惊。‘心中激荡千愁涌,笔底苍茫派九生’。痛感生命的渺小,自然界的神圣与威仪。遂以六朝画家宗炳语‘众山皆响’为题谨记此事,并祈天下太平!山川安宁!人民吉祥!”

  虽然“众山皆响”在这里已失去了宗炳的诗境和本意,但在一千多年后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神遇而迹化”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以冥冥之中的神秘气息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思考。在这举国震惊的一刻,艺术家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画笔,饱蘸激情之墨,传达自己的心绪,虽然美丽的山川被自然灾害毁了,但重建家园的热情让人联想到民族精神中最顽强、最乐观和最宏伟的一面,也体现着艺术家灵魂与文化精神上的高贵,作品也因此上升到了人文之美、哲学之美。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