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一顶乌纱帽能为艺术作品加几分

2013年05月23日 16:12   收藏投资导刊  

刘炜 《双亲》80x97cm 1990年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977万元人民币 刘炜 《双亲》80x97cm 1990年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977万元人民币

  文/本刊记者 吕佳静

  最近,一则“62人主席团‘挤爆’陕西书协”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2013年1月21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换届,一共选出了11名名誉主席、1名主席、16名常务副主席、18名副主席、10名副秘书长以及6名顾问。62人的主席团阵容史无前例地臃肿。有媒体称,这里混搅着说不清的财与权,其实重要的并不是这顶乌纱帽带来的官衔和地位,更多的是官衔背后牵扯到的市场利益,只要有买家乐意用这些冠冕堂皇的乌纱帽来评判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少不了这种闹剧。

  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其他艺术作品上。在藏家老李的办公室,一张小幅的油画非常惹眼。谈到为什么买这幅作品时,他给记者讲出了一堆理由:“画家是美院的老师,前几年在中国美术馆办过展览,也上过拍卖会,有很多作品都被一些重要机构收藏了。这幅画虽然不大,但也算是成熟时期的创作。”当在画廊博览会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老李比对了艺术家之前的市场行情,就迅速入手了,他非常骄傲地竖起了拇指,“值!”

  难道是这些附加理由让这幅作品“很值”?

  同老李一样,在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面前,除了直觉的感官认识,买家会迅速地在大脑里过一遍要买这幅作品的各种原因,比如艺术家的身份:

  他是某个著名策展人推荐过的艺术家。

  他是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的教授。

  他参加过全国美展。

  他的作品在嘉德拍卖过。

  他在中国美术馆办过展览。

  他的作品被余德耀[微博]收藏过。

  他是某画廊签约的艺术家。

  他是政协委员。

  …………

  当然,除了对艺术家身份进行迅速定位,买家还会考虑艺术作品的附加因素:

  这件作品参加过什么展览?

  这件作品在哪个拍卖会上出现过?出现过几次?

  这件作品是从哪个藏家手里出的货?

  这件作品是否出版过?

  这件作品是否获过什么奖项?

  …………

  以上种种条件都是罗列在艺术作品上的一些市场加分点,但是,到底哪些应该是买家值得考虑的加分点,是可以决定买一件作品的重要因素?又有哪些仅仅是一些鸡肋呢?

  一顶乌纱帽能为艺术作品加几分?

  很容易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艺术家的介绍,名字后面大都有着一连串的头衔,能够花费精力在这上面,自然是因为有人买账。

  对于买家来说,看到艺术家简介上一连串的真假头衔,头都要大了,要真正分清虚实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对于一些不懂艺术品,又喜欢雅玩的买家而言,也有独特的招数。“我只有两点要求,收的作品至少是省美协以上的艺术家,或者是各大美院老师的作品。”某山东藏家认为只要艺术家的头衔够牛就行,“头衔大,作品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头衔算得上是一个最初级的筛选。总会听到说,这个人很有名,很多官员都买他的画。主要是他们不懂,只能从这些方面来进行判断。去买中央美院老师艺术作品的成功率肯定要高于路边摊艺术家的东西。”邦文当代研究中心总监赵孝萱笑着解释说,“在某些领域,比如传统书画,艺术家的头衔依然重要,名师传承、画院、美协之类的依然得买家心。”她提到,就是因为有人买账,才会有那么多的艺术家在争着评职称,争着当各种主席和副主席,挤爆协会。

  但是,艺术家的身份并不能作为艺术作品评判的重要标准,头衔是老一辈艺术界流传下来的“风俗”。“随着大学生扩招,毕业生能够进入到艺术院校、机构工作供职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些机构的职位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那么容易进去,就算是进去了,也得有着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所以用这个来判断艺术作品的高低,是很可笑的事情。”某艺术评论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今,随着自由艺术家群体越来越庞大。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渐渐不会受体制内一些复杂关系的约束,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市场、社会的肯定。曾经官本位思想的重要性渐渐缩水,艺术家的头衔越来越不被看重,“连大师都叫烂掉了”。赵孝萱认为,随着市场的成熟化,“聪明的买家是不会单纯为艺术家的头衔来买账的”。

  总结:用头衔作为判断标准,首先要分清各种头衔的真伪,分清哪种头衔含金量更高,中国的机构多,头衔也多,差一个字也许就会差上个十万八千里。艺术家的头衔确实是一个加分点,但是不同领域也有区别。如果加在传统书画领域可以有30分,在当代艺术领域就只有0~2分而已。

  在什么地方办过展览值得加分?

  “能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还不够你牛的”?

  殊不知,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展,审核初期就需要跟艺术家的头衔级别挂钩。如果审核成功,一个侧展厅两周的展览就要花销数十万的费用。同样,在国家博物馆[微博]办展览的审核条件及费用更甚。虽然如此,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能够在这种国家级别的美术馆、博物馆举办展览是极高的荣耀,“今天站在这里,是我毕生的愿望,现在我非常幸福!”一位来自河北的老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开幕式上如此表述自己的心情。

  在国内,选择级别高的官方美术馆就一定能说明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吗?就能够为艺术家的市场加分吗?

  “官方美术馆会加上很多复杂的社会性因素,这样就没有足够的学术说服力来给这个艺术家的市场加分。”某艺术评论家很直接的提到,“中国美术馆因为地位的特殊性,做的展览也会比较杂。”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这些官方美术馆定位的“独特性”,其在艺术专业领域的认可度也在逐年降低。前几日,艺术家刘小东在两会上的提案也与此有关,他希望能够加大官方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的展览及收藏,其实类似建议在艺术圈已经早有争论。

  四大天王(张晓刚[微博]、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的市场价值已经很高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花费精力在一些官方机构做个展。相反,他们会选择一些学术定位相对比较清晰的私立美术馆和画廊来做展览,比如今日美术馆[微博]

  相对于老一辈的艺术家,年轻艺术家并非一定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我认为展览的场所最好比较专业,有举办过一些学术展览的经历。是否官方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谁来策划这个展览,展览上能请来些什么人。”住在黑桥的年轻艺术家老蔡这样提到。

  同样,去国外办展览也是艺术家比较推崇的。“现在很多艺术家热衷去海外办展览,在国内找几家媒体,发个新闻稿件。我甚至看到过艺术家在国外宾馆的走廊里办展览。”某圈内人士认为这种展览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一点加分的道理。

  总结:在国内美术馆的级别与学术地位并不对等,展览项目还比较杂乱的情况下,加分点的定位并不太容易。当然,一些学术性比较纯粹的美术馆,还是值得加分的。“如果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展览,自然能够为艺术家加上不少额外分值。”赵孝萱如此解释说。

  参加了什么样的展览才可以加分?

  春季来了,不仅画廊的展览信息排上了日程,各种官方的、非官方的艺术邀请展都陆续拉开了帷幕。

  在展览地点的选择有了一定加分判断之后,艺术家选择参加展览性质的不同也会在加分上有一定的差异。赵孝萱解释说:“重要的是参加过什么展览,是威尼斯双年展,还是全国美展?这种差别就很大了。”她还提到社会上存在很多没意义的展览,“一些文化名人列举一大串的展览,都是一些看起来很了不得的东西和头衔。虽然很能唬得住圈外人,但是行家一看就知道这并不是什么主流的玩意。”

  曾经的全国美展是比较火热的,毕业于艺术学院的李静对记者介绍说:“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经常会提到,‘你们如果能进入到全国美展,基本上就没啥问题了’。”艺术北京博览会总监董梦阳[微博]则对此坦言:“全国美展太过于主旋律,跟市场的关系也越来越小,认可度也变得越来越低。”他认为,主要是那些展览人为的色彩太过浓重,“专家”的色彩也太多,“大家不愿意去屈服于这些东西,不是说全国美展不重要,只是大家有了更好的展览渠道和出口。” 

  总结:参加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展览能够为艺术作品加分是值得肯定的。赵孝萱为此举例说,“比如艺术家参加过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展览或者是尤伦斯的推荐展、提名展等。”她指出,这种机构和展览有着比较高的学术高度,遴选艺术家的过程也非常严谨,是值得为艺术家加分的。她还提到,“如果有人怀疑这是艺术圈内的学术霸权,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考证就是,这个艺术家如果参加了很多类似的展览,炒作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了。同样,额外的加分自然也会更高。” 

  被什么样的画廊代理值得加分?

  “艺术家被什么水平的画廊代理,应该是艺术作品市场加分的重点,”董梦阳对记者介绍说,“因为画廊对艺术家所做的推动和投入,会对艺术家的未来增值潜力发挥必要性的作用。”他举例说香格纳画廊曾经推出了很多市场不错的艺术家,“选择有增值潜力的艺术家,需要从优秀的画廊入手。” 

  画廊对艺术家已经有了初步的筛选,所以买家要学会判断哪些才是真正的好画廊。“找那种有代理机制的,能够给予艺术家一定推动作用的画廊。”董梦阳解释说,好的画廊会持续地为艺术家做展览,会对艺术家有长线的推动计划,“有的是推到了威尼斯,有的是推到了巴塞尔。”他认为这种画廊才会让艺术家更有增值空间,让投资者得到益处。

  另外,董梦阳还提到:“画廊可能会签约不少艺术家,比如香格纳画廊签约了30多个艺术家,但是画廊对艺术家的推广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他建议买家可以着重注意下画廊在重要展览上所推出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加分点可以更高一些。”

  总结:有一个正确的画廊来代理艺术家,对艺术家的成长来说,犹如背后有一个坚实的后盾。赵孝萱给出了一个简单判断好画廊的方法,“选择一些有着良好名声的画廊,比如佩斯画廊、高古轩画廊、偏锋空间等。同样,买家也要研究判断画廊的商业操作及代理艺术家的专业性。”她认为,优秀的画廊会为艺术家策划一系列的展览,做长期的推广,选择这样的画廊所代理的艺术家,在加分上多一些都不为过。

  上过拍卖却不一定值得加分。

  拍卖结果的公开性确实是判断一个艺术家作品价值的因素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拍卖结果都是有效的,尤其是现当代艺术。专业人士建议,要认真留意作品是否是假拍,注意拍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是被谁接的盘。

  “用拍卖来炒作的艺术家也不在少数,尤其出现在一些小的拍卖公司,提前跟拍卖行打好招呼,找个自己人举一下牌,其实并没有真正交易。”某业内人士还提到另外一点,“有些艺术家只会上拍一两件艺术作品,找人把作品拍走,以免流拍影响形象。”不过这种假拍的炒作现象还是比较好辨认的。一是艺术家的作品上拍数量比较小;二是短期炒作,出现的频率非常低;三是现场很少出现竞拍现象。

  总结:通过拍卖来判断可否为艺术作品加分,应该细究艺术家上过什么拍卖,上过几次拍卖,拍卖了多少作品,如何成交等细节,加分波动也会很大。 

  哪种策展人、批评家的推荐值得你为艺术作品加分?

  当一个艺术家被某位著名的策展人、批评家看好的时候,自然也会吸引买家注意。但买家要擦亮眼睛,看清策展人所做的展览是否具有独立性和一定的学术性。如果附加了一定的商业因素,自然加分点会大打折扣。有的策展人虽然自称是独立策展人,但同时还拥有着自己的商业空间,他推荐的艺术家,就需要买家认真考虑了。如果几个关系比较紧密的批评家在一个时间段都推崇同一位艺术家或者一批艺术家,也不能不去怀疑其中是否存在炒作的成分。

  当然,圈内一些知名策展人重推的艺术家,还是值得买家考虑的,同样,反面的言论也要认真聆听。

  总结:相对于其他几点来说,专业人士的推荐仅可作为一个附加性的因素,分值可以少一点。

  作品来源的加分点如何区别?

  被某藏家收藏、被某机构收藏的艺术作品在市场中出货,首先得确定是什么藏家、什么机构、什么时候收藏的,离上一次的转手日期有多长时间,防范接手到短期炒作的艺术作品。如果是社会信誉良好的藏家和机构,不仅会得到一个流传有序的好名声,也会为以后的升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一切都不是绝对的,难道从王薇[微博]、余德耀、尤伦斯手中买来的东西都一定是好东西吗?余德耀自己也坦承,他也会买一些并不知名的年轻艺术家作品,这些作品肯定会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性。所以,从这些人手中接手一些相对成熟的艺术家作品才更靠谱些。

  总结:随着画廊数据的不透明,以及一些拍卖行私洽交易越来越频繁,掌握一手的信息确实很难。但是也不可否认这一项加分值的重要性,有着好来源的艺术作品可适量加点分。

  出版及获奖经历能否为艺术作品加分?

  对于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而言,出现在出版书籍上不仅可以证明作品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判断作品的真假。比如在上拍卖会之前,在出版物中寻找吴冠中画作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但是,相对于大多数现当代艺术家,这两点就没那么重要了。同时,随着出版书籍的增多,在大量出版物中选择不同的加分值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与参加展览具有共同点的是,在哪些展览中获奖才是重要的。此外,只是偶尔获过一次奖励并不能为艺术家加上较高的分值,哪怕是国外比较有名气的展览。“国内某年轻艺术家获得了英国一个知名展览的最高奖,为此,他被英国一家著名画廊看重。”某艺术策展人对记者讲述说,“当我实地考查这位艺术家工作室的时候,才发现他只有那几幅作品,并且,对于艺术也没有那么地挚爱。”如此一来,他错过了与著名画廊签约的好机会。

  总结:虽然在大量出版物中区分艺术家的加分比较困难,但是,在重要文献、书籍中提到的某位艺术家或者其作品,给予加分也是肯定的事情。对于获奖经历,可以参照艺术家参加展览的加分标准。

  艺术家创作状态及作品是重要加分点 

  但凡能够留名于世的艺术家,无不对艺术有着坚定、痴迷的创作态度。如果有机会,买家应该多研究艺术家的生活及日常的艺术创作。敷衍艺术、草率创作的艺术家肯定是不会得到买家青睐的。

  赵孝萱也同样认为:“最应该加分的必须是艺术家的作品,那些附加因素只是参考,判断一幅作品有没有独特的、难以超越的创意和技法才是重要的。”她提到,“买家把心思放在如何判断艺术作品本身的创意和手法上才是重点。其实很多潜力股都是些很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可能还没有机会去参加什么展览,更别提那些‘辉煌’的头衔了。”

  赵孝萱还解释说:“可能会存在一些艺术家,他的作品很普通,但却因为自身的地位和头衔,而有着很好的画廊代理,也可以参加很好的展览,但是,多年之后,他的艺术作品很可能不会再有那么大价值,”所以,她对买家建议,“最好还是回到本初,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

  以上所罗列的各种加分点只是附加在艺术作品上额外的东西,各个加分点都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但真正重要的还是对艺术作品本质的判断,这才是最不应该忽略掉的因素。无论你是想收藏还是想投资,都必须要了解艺术品,学会欣赏艺术品,培养敏锐的判断力。单纯依靠这些加分点,可能不会吃亏,但如果想买到潜力股,仅仅靠这些量化的东西肯定是不够的。

  案例:艺术家刘炜的风景作品

  虽然这些附加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但是从这些加分点中还是可以分析得出一些作品的未来市场走势。最近,有市场专业人士提出,今年刘炜的风景作品100万以内可以入手,记者以此为例,提供一些可为其艺术作品加分的因素:

  1、 拍卖公司和拍卖数据可以加分

  刘炜的艺术作品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拍卖市场,所以拍卖数据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在雅昌数据库中可以看出,其艺术作品所委托的拍卖公司大都是一些业界反响较好的拍卖公司,比如香港苏富比[微博]、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微博]、北京匡时[微博]等。另外,刘炜作品的成交率较高,一般在80%上下浮动。

  2、 艺术家参加展览可以加分

  作为一个市场比较成熟的艺术家,刘炜曾参加过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展览,比如2001“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二十年”展览、1999美国旧金山Limn画廊的“中国艺术”展览、1995“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等。

  3、艺术家创作状态加分

  对于艺术家刘炜个人而言,他的风格非常多变,多年来不断探索不同类别的艺术表现语言,不论是人物还是风景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这种坚持研究的创作态度能够为其艺术作品市场加上不少分值。

  另外,从价格上来分析刘炜风景作品的市场走势。虽然上一年当代艺术价格普遍处在调整期,但是刘炜的艺术作品价格并未回落。从拍卖数据中可以看出,在2006年的时候,刘炜1米左右的风景作品就可以拍卖到40多万元人民币;在2008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热时期,同等大小的风景作品拍卖价格在140万元人民币;虽然,2011年的时候其风景作品曾拍卖过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价格,但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回落调整,今年,如市场专业人士所言,用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来购买刘炜的风景作品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及比较不错的收藏前景。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