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圆融完满之境的不懈追求
冯远
近年来,青年油画家陶宏以宗教佛像为题材,创作了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油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对于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面言,这虽说不上是一种策略上的创举,但起码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形式,为当代油画的本土化拓展了一条新的路径。以宗教释义佛像为题材入画并不少见,但陶宏创作的这批作品却是他长期对佛教文化潜心研究的必然结果。在中国本土文化中,佛教是影响中国人至深至远的一种文化。佛教虽产生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即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浸润,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因而具有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特色。在佛教艺术中,本生图、经变图以及各类佛造像是艺术家创作的主要题材。作为人物画家,陶宏选择了最难以表现,也最要求体现功力的佛像。佛的那种万物一体之慈爱、圆融完满之形貌、寂静清净之境界,既令他心醉神迷,也使他诚惶诚恐。
陶宏早年修学于中央美院,以人物为创作方向,绘画语言以古典风格为主,注重形神之塑造,色彩之浑化,用笔之严谨。与过去相比,陶宏的佛像绘画已经摆脱了形体结构的束缚,人文精神的体现成为画面的主宰。作为佛教的精神化身,佛的容貌在陶宏的笔下幻化成圆满和理想的形象。它面带微笑,端庄静谧,充满了佛洞察人世的智慧,在人间万物的仰望之下,呈现出万丈慈光。佛教讲求凡有知有生者均视同一体,自然与各种生物常共游息,万物一体;中国传统文化的至高境界也讲究自然与人类契合,所谓天人合一。此等微言大义,在画面上被陶宏处理表现为那些充满着神性光辉的佛造像和祥彩,在精心构筑的画布空间中,内容与形式达成了最佳配置,天与神各安其位,又互为一体,自然天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是合而为一的,在佛教的教义当中,融入了儒道思想,这便是中国佛教的特殊之处。仔细观赏陶宏的佛像作品,在其背景中隐约可见宋元山水,正大雍容,澹泊明远,不但衬托出佛祖的高大仪态和光彩,也使它的形象与传统的山水画已经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为达到这种浑融的效果,陶宏在色彩上和形体上都做了独具匠心的安排。因而,在陶宏的这批作品中,传统内容与现代形式的交融达到了和谐统一,传统的色彩焕发出现代的意蕴,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绘画形式油然而生。
陶宏以油画语言来描绘佛教题材,既是一种机智的选择,也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对于文化“后殖民”的一种反拨,更是他文化立场的最好体现。我们期待着他对于佛教经典和中国传统绘画能够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并由此促进其在未来的创作中可以更无障碍地融合两者的精髓,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圆融完满的佛像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