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林:我们还需要艺术吗

2013年06月18日 09:51   艺术国际  

  当代艺术在中国,我认为在2008年发生了重要转变,我曾在艺术国际网上发布了一个短文《当代艺术的阵亡及“后当代艺术”的开启》,但是关注的人不多,当时的论点即使今天重读,我仍然认为是对的。但是有趣的是2008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像西方一样陷入金融海啸的泥潭,而是一枝独秀,同时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于是被一些国粹派吹嘘成经济发展的“中国方式”,但是2013年以后,我们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合理的经济方式(如果滥发纸币、疯狂印钞、土地经济也算是一种方式)。

  更为关键的是,在世界经济处于一片迷茫的时候,人类的沟通方式出现了本质的突破:自媒体从博客转向了微博,这是革命性的突破,特别在中国,这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彼此沟通了,而是对集权政治的一次破冰……接着社区媒体“微信”、“陌陌”再次横空出世,“微信”、“陌陌”成为更隐秘的圈层文化的聚集、交流模式……

  经济发展、交流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当然也不会无动于衷,从2006年中国艺术市场火爆开始,连一个分不清油画还是水彩画的人也在谈“艺术史逻辑”的收藏。而一些大学教授也积极参与到所谓新艺术家的海选及包装的业务中,比如所谓的“青年艺术100”,声称有成功艺术家的经验(曾梵志曾作为评委参与),艺术史的挑选眼界(央美艺术史教授赵力[微博]任总监),其余的当然就是市场中的锋利砍刀和蜜心甜嘴等各色人等……可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什么:一堆唯美的俗气商品画!

  那么我们需要反思,是艺术史没有逻辑?还是他们没有执业操守……?

  实际上,艺术史必然存在逻辑,只是这个逻辑只会存在于已经成为艺术史的艺术事件中,而对于未来艺术的判断,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这些华丽的对未来的设想,不过是基于某种经验的推理和预测,而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在此时是完全失效的。

  如果艺术的未来竟然是可以被推论出来的,那么艺术将是一件多么无趣的工作啊!

  艺术家为什么而“生产”?

  这个部分的问题应该由艺术家来回答,我并不想在此凭空来回答。不管是崇高的还是卑微的,也不管是理想的还是功利的。具体答案我会通过具体采访艺术家来完成。

  我们在“艺术”中到底“消费”了什么?

  回到市场中,一个为艺术花了钱的人,到底消费了艺术中的什么?

  消费艺术有三种形式:赞助、收藏和投资,艺术家最喜欢的是赞助,因为不需要结果,结束了就彻底结束了。可是消费者最不喜欢赞助艺术,特别是中国人更不可能,因为赞助意味着做雷锋,没有丝毫结果。收藏是大家都喜欢的,只要喜欢就可以收藏,“喜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所以看起来就没了标准。在很多人眼里,收藏就是一个靠忽悠的事,所以狂吹滥侃的人特别多,侃倒一个算一个!

  艺术投资则是需要重点来谈的,因为国内的艺术市场基本都是为钱、为赚更多的钱而来,为赚钱而做的事情就是投资。理性的投资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其一是盈利的模式;其二是风险控制;其三是退出机制。而这三个要点,艺术市场都无法给出,所以国内的艺术投资基本是一地鸡毛。艺术基金经理表情都很神秘:做了的不能讲,讲了的不能做!

  艺术中的生产和消费有对应的关系吗?

  多数人理解市场经济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对于普通商品,特别是快消品而言,这是对的。因为只有存在需求的时候你进行供给,才可以获利。求大于供时可以适当提价,供大于求时则需要促销!

  艺术市场也是如此吗?实际的艺术市场中,特别是国内,所谓的需求只有名家字画、当代工艺品,为什么?因为作为礼品也有硬性指标,在礼品市场中,比如名家字画和当代工艺品作为特殊礼品具备几个特征:价格可以被相对确认、有身份感,并可以被把玩。特别在中国的官场文化中,附庸风雅是一种老传统。于是这两个板块的艺术市场是中国最火爆、却最隐蔽的两个巨大市场。

  当然,写实油画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是无法和书画、工艺品市场相提并论。

  当代艺术在市场中显然缺乏供需关系,那么当代艺术还存不存在一个真实的、有需求的艺术市场?答案是否定的:当代艺术没有市场。因为当代艺术并不是为了市场需求而进行的艺术生产。

  当代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必须要进行的一种自虐行为,一种非要排泄的排泄物,否则会被涨死的。我这里指的是那些迷恋、执着、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的艺术家,而不是那些为了钱而投机的伪艺术家,虽然更多时候伪艺术家比真诚的艺术家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善于投机和精于转营。

  显然,真正的当代艺术家需要的不是艺术市场,而是艺术的赞助机制,在中国如何实现艺术的赞助呢?

  在传统的艺术赞助结构中,有三个基本元素:美术馆、艺术中心、基金会。中国在这三个元素中,官方的美术馆不会赞助当代艺术;没有真正意义的艺术基金会;多数的艺术中心都是虚假的,不过是个名称而已,实际上或许是画廊也或许是街道办的老年活动室。

  环境如此恶劣,当代艺术家如何办?

  一切都是政治,谈艺术行业中的民主建设

  中国艺术行业的环境,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摆到桌面的灰色部分,比如一个展览的形成,从策展人开始,到资金的筹备、艺术家的邀请、展览的实施,都有很多无法透明的环节。一个艺术家和画廊合作、和拍卖行、和艺术基金、和藏家……其中有很多无法示人的隐秘之地……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愿意涉及这个部分,知道的不会说,说的都是无伤大雅的客套话,这就是江湖,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江湖!

  中国的艺术界目前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江湖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体现在老一辈的艺术家、批评家中,在年轻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中同样存在,那么,这种格局对艺术发展有帮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种江湖化的艺术圈格局已经严重影响了艺术的健康发展,为了维护狭隘的江湖利益,彼此画地为牢、相互攻击、彼此不屑。

  这种江湖格局已经无法承载现代化的机构运行,比如上海的证大美术馆(现更名为喜马拉雅美术馆)过去几年被江湖人士几乎掏空,停业两年日前又勉强开业。而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微博]也曾一度是江湖、圈子文化的根据地。这些民营美术馆并没有成为更多艺术家的舞台,因为这个舞台并没有形成一个开放的,进入通道,而入口却被江湖人士把持。这并不是投资人希望看到的局面,无论从现实利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方面,投资人并不想被某一个群体挟持。

  不被单一势力左右的前提是要建立一个开发的运作系统,可以接纳更多彼此不同能量。和我们最为接近的台湾美术馆的运作模式值得国内民营美术馆参考:财团法人、学术委员会、开放的展览申请通道、透明的审核机制、高质量的执行团队……一个开放的平台不仅能吸引更多艺术家参与美术馆的建设,更能吸引社会人群的目光和媒体的关注。

  艺术中心也同样,把有效的参观人次和媒体报道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并作为下一年获得资金支持的重要条件。社会的参与度是衡量美术馆、艺术中心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只是做到这些在中国仍然不够,还是不会有投资人愿意干,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不是雷锋而去责备他。

  在当前的中国,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赢利模式,才能获得投资人的关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非盈利机构(组织)的赢利模式是未来艺术市场研究人员应该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画廊,当代艺术家不能太苛求他们,至少在中国,画廊中经营的“当代艺术”和学术界所说的当代艺术,在发生的时间上有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在标准上也有所不同。这也是很多当代艺术家抱怨一些画廊不懂艺术,只会经营那些老掉牙的过气艺术家作品的重要原因。

  只有那些有着强烈热爱、不计成本的所谓的学术性画廊,才会和当代艺术家无缝链接,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非盈利的艺术中心的职责。在北京、上海都有一些少量的这样的画廊存在,他们和实验性艺术家一样,活的很艰辛但是却很有理想。

  限于时间,对相关艺术机构中的运行机制和民主架构,不再展开,以后另文讨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