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初:艺术品拍卖降温

2013年06月18日 10:03   艺术国际  

  在去年兑付的11款艺术品信托中,有6款产品提前清盘,好在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都已兑付。今年有40款艺术品信托到期兑付,投资者还能那么幸运吗?

  就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内地春拍中可以看到,艺术品市场仍然延续了前一年的下行趋势。在去年的春拍和秋拍中,艺术品成交额和价格低落,艺术品收藏圈内人在观望的同时,那些购买了艺术品信托的投资者们也焦急难耐——毕竟艺术品的成交价格,决定了艺术品信托抵押物的实际情况。

  艺术品拍卖规模下跌30%

  2011年,购买了中融信托艺术品信托产品的王楠(化名),购买后的焦虑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在兑付之前,我会随时关注。”她购买的产品将在2013年下半年兑付。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对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不完全统计,在王楠购买艺术品信托的同年(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拍卖成交总额在134.56亿元。而到了2012年,情形开始变得糟糕起来,这个数字变成了84.58亿元。

  在拍卖成交额减少的同时,产品的价格也有下行趋势。“艺术品拍卖个性化太强,没办法比较同一件藏品的拍卖价格,但是从大概分类上可以看出,在2009年,同一级别的当代书画家的封面作品级别的艺术品,拍卖价格可以到1亿元左右,到了2013年,这样的艺术品拍卖价格只有7000万元左右了。”一家知名艺术收藏杂志的记者说道。

  事实上,根据这两年出现过的拍品价格走势也可见一斑,2009年乾隆藏刀拍卖价格5000万元,到了2011年,这把刀的拍卖价格只有6000万元,去掉评估费,以及参加拍卖的一些中间费用,持有者实际上是赔钱的。

  就在去年,王楠也切身感受到,艺术品信托开始变得不那么受欢迎起来,“产品发行量减少了,收益也减少了,2011年买的产品收益在12%,到2012年,收益只有10%左右了,而到了今年,艺术品信托的发行数量在进一步减少的同时,收益率也降到了10%以下。”虽然并未发布公告,但是根据利得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中融信托去年有4只艺术品信托产品提前清算。这给王楠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否会提前清算,只能随时关注艺术品市场来侧面了解。”王楠坦言。

  在购买了产品之后,王楠开始关注每年的春拍和秋拍,在此之前,王楠对艺术品市场也并不是一无所知,“就是因为了解到最近这些年,艺术品市场一直在上升通道,而直接投资艺术品门槛高,风险也高,所以购买了艺术品信托。”王楠说。

  2012年,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萎靡,多款艺术品在2012年春拍和秋拍中遭遇流拍,这对艺术品信托的直接影响是:如果抵押物流拍,那谁来兑付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

  资深收藏家颜明则认为:“此前发行的信托产品,抵押品和投资标的多数是当代油画,以及近现代如吴冠中等画家的作品,某些产品如果着急出手的话,半价都很难。”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有40款艺术品信托到期兑付,兑付规模达38.52亿元。兑付期集中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这些产品多数都是在2011年艺术品市场火爆时成立,当年艺术品市场拍卖价格较高,时隔两年,艺术品市场遇冷,今年的艺术品信托能否顺利兑付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在去年兑付的11款艺术品信托中,有6款产品提前清盘,好在他们都兑付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和本金。而更糟糕的是,前一段时间的民生银行(9.99,-0.01,-0.10%)艺术品庄家案,让人们对艺术品信托心存疑虑。

  看不清的艺术品估值

  目前艺术品信托共有融资类、投资类和管理类三种模式,其中,融资类艺术品信托,也就是权益投资方式最为常见。信托计划发行后,募集到的资金并不是直接购买艺术品,流向艺术品市场,而是资金募集者通过手中的艺术品,再质押融资。专家进行鉴定和估值后,以一定的质押率来折价抵押给信托公司做抵押。募集到资金后融资方用来投向其他的用途,在今年预期兑付的艺术品信托,都是成立于2011年左右,很多融资方将资金投向房地产、矿产等方向。

  此类产品在发行之前,融资方普遍会与信托公司签订到期回购协议,与投资者约定固定的预期收益率。在投资者看来,此类产品风险小收益稳定。

  艺术品信托质押物为艺术品,在信托产品中,艺术品的价格评估主观性很大,并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所以艺术品的估值多数依赖拍卖行的成交价格来判断。

  在目前的融资类艺术品信托中,所抵押的艺术品可以主要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艺术家已经去世,时间久远的古董;第二种是当代在世的知名艺术家的作品;第三种是当代在世不出名的艺术家的作品。

  对于三种艺术品的估值,目前信托圈内的通行办法是,“古代艺术品,谁来鉴定,谁来兜底,出了问题就鉴定者回购。在世名家艺术品鉴定比较方便,但是要小心价格不要过高。在世没出名的艺术家作品,可能就是圈内的几个专家自行决定的。”某信托公司高管坦言。

  目前80%的投资类艺术品信托是通过拍卖渠道退出,他们对艺术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对于那些融资类的艺术品信托,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2009年到2011年发行的信托产品,以艺术品做抵押,当时的艺术品价格已经很高了,当到了2013年退出时,艺术品市场萎靡,信托抵押品估值也就缩水了。

  在艺术品抵押物随着市场行情起伏的同时,艺术品信托的另外一大风险是:融资方联合拍卖公司,炒高艺术品价格后,在信托公司处抵押融资。

  2012年,北京蓝色港湾的实际控制人王耀辉,联合拍卖公司,以3.9亿元高价拍下黄庭坚作品《砥柱铭》(事实上的实际成交价格仅为8000万元),然后以“身家虚高”的《砥柱铭》做抵押,在信托公司募集到4.5亿元资金。融资方将拿到的钱进行房地产投资。而正常的房地产信托的抵押率在50%左右,算上劣后级资金《砥柱铭》的抵押率达到70%以上。

  除高质押率外,更严重的问题是《砥柱铭》的实际成交价格仅为8000万元,一旦信托产品出现风险,投资者的本金很难收回,更别提预期收益了。

  而在此款信托产品未到期之前,《砥柱铭》被证实为赝品。

  王耀辉的做法在业内并不少见,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坦言:“艺术品信托市场存在融资方对艺术品反复操作,人为拉高价格的现象。”

  Tips:

  如果抵押品在几年间经过多次拍卖,在拍出后,仍在金融体系中流转,且多次抵押质押的艺术品,多数为企业融资筹码。

  受欧美国际经济情势不佳影响,上海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主任祝君波5日表示,据他观察今年艺术拍品市场确实较去年减少3到5成,此外去年拍卖成交破亿元人民币的藏品近35件,今年却屈指可数,今年拍卖市场确实受大环境影响正经历调整阶段。

  上海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与清翫雅集、中华文物学会共同协办的华人收藏家大会于10月底顺利在台北落幕,上海组委会4日特别邀请台北组委会负责方、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赴上海与当地媒体深度座谈。

  上海组委会主任祝君波指出,这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亲自接待下,近300位海内华人收藏家欣赏约5000件台北故宫藏品,多赖台北组委会曹兴诚从中大力联系与协助,让海内外华人收藏家留下印象深刻与美好的品鉴之夜。

  曹兴诚则指出,尽管台湾收藏家与香港过去起步早,但近年大陆收藏市场与收藏家进步很快,他说,现在两岸交流交往热络频繁,在许多场合包括拍卖场上都会聚在一起“很是热闹”。祝君波则表示,从他观察,尽管大陆已占整个中国拍卖市场85%,但大陆收藏者要进一步提升到收藏家的高度,仍有一段研究水平待提升。

  祝君波指出,去年拍卖市场成交额约97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但今年受经济不景气影响,拍品破亿元的珍品明显少许多,屈指可数,不过细类结构,中国书画比重大幅增加,油画与当代艺术品比重减少,古董类仍约占3成。

  曹兴诚也指出,现在欧美拍卖中国文物态度更趋谨慎。日前一家英国拍卖行撤销圆明园玉器拍卖,就是碍于不愿再激起中国人爱国情结,宁愿撤销公然拍卖。

  一年前,中国在国际艺术品市场引起轰动;如今,随着纽约各拍卖行为本周的亚洲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作准备,中国龙显然已经失去了一些火。苏富比拍卖行负责亚洲艺术品的副董事长亨利·霍华德—斯尼德说:“中国经济不再像过去那样疯狂增长。在我们等待权力结构出现变化的同时也有一个间歇期。大家都像平时一样屏住了呼吸。

  中国市场进入调整

  据法新社报道,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据说成为世界最大市场,而艺术品拍卖收入最高的两位画家也是中国人:张大千和齐白石。这两位画家的作品共拍得近10亿美元。主要拍卖会的收入2012年急剧下降,但霍华德—斯尼德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种后退,倒不如说是一种修正。他说,“我们认为市场并不差钱。”苏富比此次共拍卖649件艺术品,拍卖收入估计在2598.02万美元至3885.62万美元之间。

  9月10日拍卖一系列以前从未在拍卖会上亮相的印度当代绘画,其中包括估价在50万美元至70万美元之间的M·F·侯赛因画作《无题》;9月11日和12日将拍卖中国古陶瓷和古玉。在将于9月13日拍卖的中国古典艺术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蓝瑛(1585年—1664年)的一幅画轴。这幅山水画有10米多长,估价在120万美元至220万美元之间。

  另一家拍卖行佳士得希望在持续一周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得大约2500万美元。亚洲、特别是中国仍是艺术品拍卖行业最肥沃的土壤,专家对此几乎毫不怀疑。尽管如此,艺术品拍卖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

  报道指出,除了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之外,收藏品真伪的鉴定问题也非常棘手。鉴定昂贵古典作品的真伪尤其困难,因为中国画家历来都是通过模仿先辈大师来学习画技。霍华德—斯尼德说,“中国人是模仿和伪造高手。”他说,另一个困扰作品真伪鉴定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史非常混乱,这就是说“所有权不具有连续性”。

  佳士得有一批拍卖品非同寻常,面向的正是有这种担忧的收藏家:卢芹斋用珍本书和目录拼成的一个参考图书馆。卢芹斋是20世纪上半叶从事中国艺术品国际贸易的关键人物。这些书估价都在500美元至1.5万美元之间。这对越来越懂行的中国收藏家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因为他们自己就可以进行真伪鉴定。

  从今年春拍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出现场次减少、成交额下降的趋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市场前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春拍成交97.67亿元(含佣金),专场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7次,成交额下降52.38%,行情呈“双降”之势。

  股市低迷、楼市调控、基金亏损……在投资理财困境下,近年来艺术品收藏作为“另类投资”异军突起,并迅速升温,拍卖市场“天价”频出,藏家“暴富”神话不断。然而,2012年中国艺术品秋季拍卖正遭遇“寒流”。主要拍卖公司成交额同比下降50%,收藏市场频陷保真、结算争议,折射出“藏宝热”正在降温。

  专家认为,保真纠纷、估值争议及结算违约频发,损害卖、拍、买三方的利益。市场“退烧”背后,更应完善交易规范,保障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利益。

  保真争议下“藏宝热”降温

  参与书画、工艺品等收藏交易,在满足自身喜好的同时,也成为个人投资的选择。然而,一度火热的艺术品市场正遭遇调整。12月9日,北京瀚海秋拍会以总成交5.4亿元收槌。至此,保利、嘉德、匡时、瀚海四大拍卖机构均完成年度秋季拍卖,公布的成交额合计55.27亿元,较上年同期降幅超过50%。

  2011年保利秋拍专场中,过千万元拍品达83件,2012年同类拍品仅为35件。作为风向标的千万元级拍品减少,重现市场的“熟货”同样遇冷。清乾隆《张照书韩愈石鼓歌》卷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以7010万港元(含佣金)落槌,同件作品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为9026万港元。

  拍卖“藏宝热”降温的同时,保真争议仍在频发。今年8月,画家赵建成起诉北京某拍卖公司,称后者上拍的署名“赵建成”作品系伪作。“汉代玉凳”、“金缕玉衣”等古董“穿越”风波也曾轰动一时。然而,拍卖公司往往援引事先约定,宣称对拍品真伪及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仍处于整合阶段。交易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的渠道和定价机制仍较紊乱。对于艺术品等实物投资品,收藏等渠道来源往往五花八门,难以做到保真、保质。一些“证券化”投资品种如不以交割为目的,就可能陷入纯粹的投机行为,引起市场的波动。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