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遗产继承的另一种方案
文/子 贺
我一直认为,85新潮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文化遗产的基因,虽然我们不能否定一举开创了文化丑角时代的一批精神弃儿们,疑似先锋的中国艺术史功勋,但仅此而已。菲勒斯的畅想无法成为文化再崛起的领航者,或者就连基石也不是。虽然那些如今饱食终日,也惶惶终日的人民依旧在世故地说来说去,为了当下的肉身与灵魂,能够即刻就进入所谓的历史,而不舍聒噪。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们该如何继续?!
当先锋渐成院体,姿态僵化成造型,我们还能以怎样的心情,去窥探文化的未来?于是,我一头扎进泥与火的世界——景德镇,并就此邂逅一批深海动物。
景德镇的文化基因极具宿命,能举出的例子甚至包括极其具有扯淡特征的某种说法,比如景德镇的区号0798与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居然都叫“798”。因而,我们貌似有理由将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院派新锐的这个小群展,看得更重一些,而且,他们即是我邂逅的深海动物之一。但这当然会贻笑大方,若只找来虎皮装代王,未免太小儿科了。
我以为,这个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院派新锐的展览,一定要被看重,却不是依仗什么似是而非的凭证,而是来自这五位年轻老实的文化视角与态度。
这个展览被命名为《有所重来》,正是有一语道破天机的功力。
这个75后与80后混杂的五人小团体,终于走出了从“艺术新潮”,渐渐堕落为聒噪难忍的“讲故事主义”的“85阴影”,转而寻求某种反向穿越性的文化姿态,最终提出,当下中国艺术应当“有所重来”的文化反思,实是难能可贵的。
我甚至就此愿意相信,中华文明,终于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枝叶渐盛,有所新生。
玩过了先锋、玩过了泼皮、戏谑了政治、改造过历史,文化失语症正再次轻而易举地穿透一张张二皮脸与桃花下狗日的绿皮,张牙舞爪地侵浊这个时代。一批批刚学会涂抹的孩子,一转身就学会了制造观念的小把戏,这让光头大叔们情何以堪?!
赵兰涛、邵长宗、李伟、李立波、朱斐翡,我们有理由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也记住这个小小的展览,因为他们叫《有所重来》,他们安静地看见了皇帝没有的新衣,真诚地承认了自己的血缘,转而去找寻爷爷的爷爷的存在趣味,这将是遗产继承的另一种方案。
立此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