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博物馆不要辱没民众智商

2013年07月17日 08:12   中国文化报  

  尉超伟   

  “鉴于冀宝斋博物馆成立时未按相关规定向省文物局申请设立,冀州市民政局撤销为其颁发的民营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证。”7月14日,河北省文物局公布了对河北冀宝斋博物馆的调查处理结果。这个被网友称为“奇葩”的博物馆终因作家马伯庸的博文《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引发社会各界的连声质疑,在“雷人”“错位”“穿越”卷起的轰动效应中闭馆整顿了。

  可是,当我们为“真知战胜了谎言”而欣慰时,是否敢做如下假设呢?如果冀宝斋此前的动静没有搞得这么大,如果其诸如炎帝时期的“青花人物纹罐”及“三英战赵云”葵口盘等藏品不是过于挑战公众智商,它是否会这么快关张歇业呢?研究其盛衰轨迹,不得不指出,其充分膨胀后见弃于普罗大众,而非在发展初始便有权威言论以正视听,这对于民众、对于这家民办博物馆来说,都是一种晚来的裁决,是一段时期内正义担当的缺失。

  长期以来,抓住大众对文物知识的相对缺乏,个别民办博物馆为自身构建了一个自编背景、自说自话、自吹自擂的“良性”发展空间,凭借一些“红包”鉴定师的专业论断,借着“扯大旗、谋虎皮”的声势鼓动,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被卷了进来,于是有了几A级景区、某某基地等招牌作背书,产生出“三人成虎”的“真实”效应,导致许多原本不信的人投鼠忌器而缄默,半信半疑的人感叹藏品丰富、物华天宝。

  《少年Ma》一文是冀宝斋闭馆的导火索,更是代表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普通民众对“奇葩”博物馆的评判。这种评判强大而有力,但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非专业性。笔者认为,在博物馆自我宣传外,还要建立起来自官方、专家知识层的评价体系。这三种评价体系共同构成与少数博物馆自说自话相对应的“话语对冲机制”。这种对冲是藏品真伪、文物价值的评判平台,也是扶助民办博物馆走向正轨的助推机制。

  7月9日,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即将展开,藏品真实可靠、有鉴定证明和来源合法等藏品管理指标可谓设立了来自官方权威部门的话语评判体系。除了文物部门今后加强巡查和监督外,有专业知识的圈内人士更应发出自己的声音,坚定地成为职业操守和文化担当的守护者。我们尊重民办博物馆自我叙事的权利,也真诚希望民办博物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却不能放任极少数滥竽充数的博物馆的欺世盗名。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