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鹏书法感悟:池边碎语技法篇
用笔的难处不在落笔,而在收笔。若能笔笔收得起,归得位,岂患落笔?
欲知善书与不善书,观其操运便知。令笔行寓立者为善,常卧不起者为不善。
“五指执笔法”,适合坐姿书写,其它姿势就不一定相宜。
“用笔为上”,不是不要注重结构,恰恰正是因为有了精到的用笔才能书写出精妙的结构。
因为用笔始终被掩盖在点画的墨迹之中,所以不易觉察,故而难。
只有在笔锋立起的状态下才能谈得上”八面出锋”,所以”顶”法用笔是获得此最佳状态的不二法门。
“中锋” 是行笔的关键,“顶” 是调锋的关键。
“顶” 可直顶、侧顶,亦可全顶、半顶、微顶,多用在调锋处。以顶法收笔,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反复多次完成(但笔不离纸)。详察古今大家名迹,此法多为墨迹所遮,又被“提按、转折、衄挫-----” 等名词概念混淆,至使学者心迷手惑。
“顶” 是用笔中的枢纽与灵魂,得则笔活,失则锋颓
“中锋” 用笔,古人有三种提法,非常高级:
①万岁枯藤-------形容线条的万种变化,
②屋漏痕---------形容线条总体直而局部不直,
③锥划沙---------形容行笔涩而富有节律。
书写过程中,行笔速度一般是:
点 快于 线,
撇 快于 捺
横 快于 竖,
短 快于 长,
细 快于 粗,
近 快于 远
顺 快于 逆,
露 快于 藏,
转 快于 折,
左 快于 右,
挫 快于 顿。
润 快于 渴
这些都是提供给初学者的一些参考,在实际书写过程中,不仅因为书体不同而速度不同,而且不同的人书写习惯不同,书写的速度也不尽不同。何况有些方法可正用,亦可反用。竟管书写速度千变万化,但有一条是不能违背, 即:有速度, 一定要有变化. 没有变化的速度等于零。
行笔太急, 失于痛快; 行笔太缓, 失于矜持。
用笔和用锋是两个概念:用笔------是指毛笔通体,即笔根、笔腰、笔尖、包括笔杆在内。用锋------是仅仅使用笔尖带有半透明的骨感部份(锋颖)。
写楷书宜手急而心缓;写草书宜心急而手缓。得此“缓”“急”二字,便易达‘沉着痛快’之妙境。
文-----------象也,
字-----------用也,
笔-----------器也,
墨-----------缁也,
纸-----------阵也,
章法---------势也。
我写字喜欢:
用长锋纯羊毫 ------锻炼控制力
用劣纸 -------锻炼适应度
由方至园 -------防止园熟
由帖至碑 -------不染时俗
由南至北 -------便于借鉴
由今及古 -------易于入手
侧偏锋-----有人用,没人说,说了怕人笑你是外行。《天发神谶》碑用过,《爨宝子》碑用过,近代金农先生、赵之谦先生都用过。此锋用得好可得浑穆、凝重、老辣、苍茫之气,用的不好即产生平板、刻簿、浮噪之气。其用笔之关键在于:笔既卧于纸上,锋仍含顶冲之力,涩勒横行。此法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得到体会与好处。
书法理论上有‘令笔毫平铺于纸上’一说,此非中锋之良法也。中锋用笔的唯一目的务使线条遒劲产生立体感,。唯用裹束之法方可得之,若用平铺之法,必致平庸。
章法练习的步骤与方法:在写好单个字的基础上,为了使这个字能在章法中做到‘合调’,还要对这个字进行,大小,正斜,疏密,粗细,断连,枯湿等造型上练习,之后,再以二字为一组,三字为组组,五字为一组以同样方法进行组合性练习。
如何落款一般有两种方法,⑴事先留好地方,⑵临时处置。后者有一定的难度。
书画上的落款应该看成是作品的一个有机部份,他关系到作品的成败,非常重要。好的落款能让作品更加丰富和臻美,差的落款能让作品谙然伤神。
落款有三忌:齐头 、 平脚 、 等腰。
写字难,画画难,其实落款与钤印也难,吾曾云:书画落款钤印如奕棋,往往动一子而牵动全身。
落款与钤印,多数是在正式作品完成之后进行的,所以每一次的落款与钤印既是对原先的布局的‘破坏’,又是对原先布局的重新创建,因此决对不要小看了它。在某种程度上,它还主宰着你的作品生杀大权呢!
书法体式有三种类型:⑴ 内紧外松型, ② 外紧内松型, ⑶ 松紧适度型。
书法体势有三种类型:⑴ 左低右高型, ② 左高右低型, ⑶ 左右平衡型。
笔法总不外乎: 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正侧中偏 顺逆转折 裹散绞乱 滚顶压翻。各法可单用,亦可兼用,明者则法活,迷者则法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