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餐厅看私立博物馆生存

2013年07月26日 18:55   收藏快报  

  吉林白山 王永贵

  今年四月份,我曾在西安参加过一次会议,那是一个民间博物馆的论坛。在会议期间,我接触过各种类型的收藏家,听他们讲述过各种收藏的艰辛与快乐。当然,会上更多的民营博物馆,都在为收藏品如何有效地保存,不让它们再一次流失而殚精竭虑。

  在我们国家,民营博物馆是一个新生事物,民营博物馆无论是经营,还是经营运作的法律环境,都有待于改善与加强。中国的民营博物馆,缺少独立的国家立法,关于文物的收藏、买卖,又有着含混的法律规定,让民营博物馆缺乏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为了配合这次论坛,主办单位为应征的收藏家,准备了一个藏品交易会。笔者漫步整个交易大厅,发现那些藏家兜售的很多藏品,居然是不开门儿的假货。在整个会议期间,那些藏家们一边大吐苦水,抱怨民营博物馆的生存窘境,一边又大肆兜售着假文物。

  那些收藏家们彼此都心知肚明,他们一边痛恨假文物,又无奈地贩卖着假文物。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行背后,是这帮藏家们的良苦用心,他们靠“贩假”而“养真”,为了个人博物馆的生存,却违心地干着不道德的事情。

  其实,作为一个收藏家、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份良知。为了收藏、传播、鉴赏,他们没有更多的金钱去养活一个“奢侈”的个人癖好。为了丰富个人的藏品,可以说他们用尽了一切手段,有人甚至动用了自己一生的财富。

  近日,一则域外新闻,为收藏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收藏经营模式。韩国首尔开了一家“毛泽东餐厅”。餐厅的老板把自己对中国“文革”时期的收藏,用来装点了一家特色的主题餐厅。这位韩国收藏家,她用收藏办了一家博物馆餐厅,让餐厅既有了一个经营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藏品,一举两得还给餐厅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用。

  我们的收藏家们,在选择自己的经营模式上,能不能逃离原有的思路,卖门票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茶室、酒吧、餐馆、高档的私人会所,这些具有盈利性的地方,为什么不能添上一份文化、收获一份永久的记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