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博伊斯的症状

2013年09月13日 10:03   北京青年报  

  读博伊斯,是件艰难困惑的事,但却有很多人愿意主动去了解,不仅跨越国界、文化、语言,还要向前追溯近半世纪。考虑到这尚不是一蹴而就的举动,包括他的成长、学习、创作,有关他的影像、图片以及因他引起的种种争议,都需要我们反复去思量和把握。

  假如,博伊斯在中国

  假如,博伊斯在中国,以上的很多顾虑将烟消云散。有这样冲动的想法不止于我,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思先生在“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的展览开幕式上就毫无掩饰地设想:如果博伊斯在中国,在此刻的展览现场,他会说些什么,会不会做一次行为艺术,他会不会谈什么是自由……这带有伤感追悼的“假设”,在“假设”面前是那么轻而易举,唾手可得,但在现实面前,即便是博伊斯一生的作品,也非常有限。

  博伊斯作品在中国的首次展出,引来社会的众多关注,特别是艺术界的学者、师生等。展出的包括博伊斯本人的大量照片、明信片、签名胶印、报纸、海报、写在餐盒上的文字等文献资料,以及他的装置作品、社会活动影像等。这些作品纵博伊斯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是分析研究20世纪中后期当代艺术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假如博伊斯在中国,就像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带着他的“大黄鸭”巡游,博伊斯携带他的作品,和我们在同一情境下互动,彼此了解,哪怕跟在座的讲述、共享“社会雕塑”理论,不亦乐乎。

  社会雕塑:博伊斯的“乌托邦”世界?

  “乌托邦”一词,我一向慎用,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里。或许,博伊斯也正是心怀这般信念和毅力,坚持一路走来。在无法理解其在艺术界的所作所为时,理性的我们应该多关注他的人生成长经历,特别是经历上个世纪的二战动乱,人文、自然、社会以及人性、破坏、制度等现状对艺术家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博伊斯看来,那是一个沦丧的社会,但同时又是一个带有希望的社会。一方面,他《向死兔子解释绘画》,在这类似祭奠仪式的行为表演中,对话与争辩、立场与观点、存在与虚无等充斥每个器官,即便是思考,在此刻也自个碰壁,甚至窒息;另一方面,他于1982年在卡塞尔文献展上开始种植的7000棵橡树,似乎又在为这个已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培植新肤。

  博伊斯是受精神驱动前进的伟大艺术家,他说,“我的作品是要被视为改变雕塑的,或者整个艺术的观念的兴奋剂”。雕塑是什么?通过什么来改变?显然,这里的“我的作品”也就等同于他无形的思维、思想、精神。社会雕塑,不妨说雕塑社会。博伊斯并没有为改变雕塑而刻意地改变雕塑的材质、形式结构,在他的作品中,毛毡、油脂,延伸至气味、声音,逐渐引到精神与灵魂的高度,此时,材料既是象征的载体,又是象征意义本身。对于那件著名的作品《油脂椅子》,我们很多人不会陌生。在博伊斯眼中,油脂保留了它的某些混乱的特点,把它放在椅子上,是因为椅子代表一种人体解剖、消化和排泄的温暖过程和有趣的化学变化区域,在心理上与意志力联系起来,这很容易让我们联系到其在二战中幸运生还的经历。而此次展览,此刻更像是在倒计时,最终时间定格在1986年。

  人人都是艺术家

  博伊斯试图通过“社会雕塑”,使人类转变成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他甚至认为,艺术创造是改变社会的唯一手段。在这一点上,博伊斯矢志不渝,身体力行,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记忆难忘的时代巨作。除了作品,博伊斯的那句“人人都是艺术家”更是深入人心,相信很多慕名观展的人中,一定有很多是因追随这句话的最大贡献者而来,如同只因为“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买下《安娜·卡列尼娜》一书。

  当然,博伊斯要的不仅仅是关注、阅读他本人。从他的“社会雕塑”中我们已经可以察觉到,这种具有社会性、长久性的艺术实践理念,本身就很难在个人以及他有限的生命中完成。“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提出,一方面可以打开他“孤军奋战”的局面,将“己任”扩展到“众任”。另一方面,人人都是艺术家,这种带有诱导性的口号对博伊斯来讲是艺术家追求生活、创作自由的体现,至少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或者自己想成为艺术家的时候,这种“诱导因子”会被激活,这在他的作品《直接民主玫瑰》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他希望社会制度应该如同玫瑰花的生长,是一个自由的、自然的过程,是直接的、客观的而非操纵的、扭曲的。

  阅读博伊斯,同时也是在阅读我们自己。就在展览开幕,有人预言,在中国即将涌来一波“博伊斯热潮”。虽然这么说为时尚早,但如果我们知道有关博伊斯的讨论至今就没有停止过,我们或许会相信,“热潮”肯定是存在的,正如安德思先生预想的那样,“观潮”的我们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供图/高勇

  ◎评家:高勇

  展览名称:《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

  展览时间:9月7日-11月15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博伊斯试图通过“社会雕塑”,使人类转变成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记忆难忘的时代巨作。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