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品评诸臣诗作:称量天下的诗歌评判
2013年09月24日 16:18 中国文物网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上官婉儿墓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工地被发现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上官婉儿,被今人称为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巾帼宰相”。对于这位命运曲折、生前显赫而又不得善终的唐朝著名才女,史书中为何有“称量天下”之评价?正史野史是如何评价上官婉儿的呢?为了解开相关疑团,中国文物网采访了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所长杜文玉教授。
上官昭容独当书诏之任 堪为巾帼宰相
据杜文玉介绍,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尤其在唐中宗时代,对军国大事她是有一定的决策权的。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先封婕妤,后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昭容为九嫔之一,正二品,地位仅次于贵妃、淑妃、德妃与贤妃,,上官婉儿从此以嫔妃的身份掌管表奏与诏敕,其政治地位又非武则天时代所能比拟。
按照惯例,朝廷诏敕由知制诰草拟,有时也命文学之士草拟。《旧唐书》职官志记载:武德、贞观时,有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永徽后,有许敬宗、上官仪, 皆召入禁中驱使。乾封中,刘懿之、刘禕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皆以文词召入待诏,常于北门候进止,时号北门学士。天后时,苏味道、韦承庆,皆待诏禁中。中宗时,上官昭容独当书诏之任。上列诸人,均为朝廷重臣,一代文宗。与之相比,上官婉儿以一人之力,批复四方的表奏和草拟朝廷的诏敕,其政治才干和文学修养由此可见一斑。
杜文玉说除了批阅奏章、起草诏令,有些重要的人事任命上官婉儿也能稍为干预。所以今人给予她“巾帼宰相”这一美称,也不为过。
品评诸臣诗作 为“称量天下”的诗歌裁判
上官婉儿经常劝说中宗,在昭文馆大量设置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广为传诵。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帛,风光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
上官婉儿自幼聪慧,《新唐书》本传载其年十四,就因才华横溢而得到武后的重视。她才思敏捷,常常代帝后、长宁、安乐两位公主同时赋诗,且能做到“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唐诗纪事》卷三载: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而怀之。既进,唯沈、宋二诗不下。此次诗歌擂台赛发生于景龙三年(709 )。
作为品第诸臣诗作“称量天下”的诗歌评判,上官婉儿不仅在创作上对唐前期宫廷诗的题材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所超越,而且在评判诸臣诗作时,开始有意识的标榜词气充盈,刚健明朗的诗风。从而突破了宫廷诗歌的创作题材与审美趣味,为初唐宫廷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开启盛唐之音迈出了矫健的一步。
杜文玉认为上官婉儿除了对唐朝宫廷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繁荣唐朝宫廷文化方面她也发挥积极的作用。
史书对上官婉儿的评价
杜文玉说史书对上官婉儿此人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对上官婉儿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肯定了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肯定了其在推动唐朝诗歌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对促进唐朝宫廷文化繁荣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她在唐中宗时期,和武三思韦皇后勾结沆瀣一气,给出了客观评价。由此来看,上官婉儿应是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另外她也算是一位政治家。为何不加“杰出”二字,因为虽然上官婉儿做过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但是她也有不少助纣为虐的行为,甚至,卖官鬻爵这样的事情她都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