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园区应迈向常态化运营

2013年11月04日 08:11   中国文化报  

  陈晓峰

  国内最知名的艺术园区有两个,一个是798,一个是宋庄。今年798艺术节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吸引了80万人次的游客量,可以观察到本次艺术节的一些变化。

  一是经过10年淬炼的798已经成长为一个艺术文化新兴综合旅游区。二是从初期艺术节的仪式化,过渡到平民化、简约化,出现了798发展过渡的一个界面,在这个界面里,管委会希望设计一个能够协调园区艺术机构的系统,当然这个系统现在还没有成形,但是省去艺术界惯有的繁文缛节就体现了798管理层刻意营造的变化,可以视为艺术园区迈向常态化运营的第一步。之前的所有文化园区都过于强调仪式,开幕就等于闭幕,把文化现场表演化,而不是引导和强调现场的体验。三是一种微变化,每个艺术机构相对平等的参与798艺术节,实际给798创造了一种协同文化环境的土壤。除了特定的艺术节体现所有机构协调机制,那么是不是798管理方在园区特色主体——画廊和艺术机构的其他事务方面,也能引进类似艺术节的协商和协调机制,让园区具有良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系统和运营结构,这样也能真正确认798作为艺术园区的示范作用,而不是越来越像王府井或者三里屯,成为物质化的休闲消费区。这也涉及到国内艺术园区如何深度耕作艺术生态以及优化艺术关系,是以798艺术区为代表的艺术园区面临的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

  798能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客厅,还取决于如何梳理出艺术生态和商业生态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艺术和商业不存在本末倒置的关系,但是至少798的立足之本和竞争力,我觉得管理方应该有清晰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需要真正的推动园区艺术生态环境的构造,唯有如此,这里的商业信息流才能生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艺术机构首先需要保护,因为艺术经营需要一个合理化的环境和时间过程,所以798实际上已经营造了一个城市地标性的消费形象区,因此更需要下大功夫去保护这里的艺术元素和相关链条上的机构,形成一个具有可生长性的艺术生态关系,这才是798未来在文化消费形态上所需要重点开拓的方向和要素。

  2012年举办过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宋庄反而引来它的生态发展中的紧张关系,因为过度地开发宋庄艺术品市场,反而让宋庄陷入方向性的误差,非但没有解决宋庄发展的问题之核心,更多的开发商趁机打擦边球做商业化地产开发,这个膨胀的过程让宋庄内部的平衡性彻底被打破。房租上涨得尤为厉害,加上冬天的取暖问题,以及外部卖画环境并没有想象的好,导致了宋庄生态发展的困境:到处都在建设,但是这种虚假性的繁荣,只是文化房地产似的繁荣,这和很多艺术园区假借文化的名义,实际上在运作地产的交易行为是一样的。

  宋庄本身可以导引出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文化园区自有发展模式和路径,但是政府规划的“路径依赖”,就无法真正释放文化的“边际效应”,这是宋庄发展遭遇瓶颈的核心问题,只有把创造性主体——艺术家群体的问题解决了,周边的相关生态做好,宋庄作为国内最受人关注的文化园区才可能真正产生模式效应,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否则又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文化园区大谎言。

  宋庄聚合这么多创造性的艺术文化群体,因此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发展,而不是政府牵制力量过重,需要真正创造性的发展出适合艺术家、村民、第三方开发平台以及政府等多方机构共荣、共生的一个机制和可生长的文化生态环境,才能让这样一个爆发性增长的艺术园区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以及巨大的可能性前景,否则宋庄反而是一个无法体现当下社会文化现状的“包袱”,成为一个文化创新发展阶段的可怕“黑洞”。

  (作者为艺术评论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