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平:自由的生长

2013年11月28日 14:34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梁和平

  那是一个很用心的女孩。1989 年的广州,我在东方宾馆见到在那里寻找自己音乐路的艾敬和那英。尽管我们本来早就认识,但之前没有太多的交往, 而我对她们两个人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她们都是来自沈阳。那次见面,聊天的时候,我根据她们的音乐风格和性格的不同,提出了我个人的建议。对艾敬, 根据她的声线和当时的状态,提到了自己刚刚听到的几盘磁带,希望能给她一些启示。其中就有美国的Suzanne Vega(苏珊· 薇格),还有英国的Tanita Tikaram,她们都是Folk Rock(民谣摇滚)风格的女歌手,一把吉他,自己能写歌唱自己的生活。没过多久,艾敬告诉我,她已经让人在香港帮她找到了这几盘磁带,这让我觉得她能听朋友的建议并且还很有心。一年多以后,《我的1997》就出来了,我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其实同样的唱片大家都在听,但只有艾敬悟到了,这表明她很聪明,能捕捉到音乐深处与自己特点结合的那种联系。艾敬因此开了当年中国自述式演唱的先河。

  在《我的1997》之后,艾敬推出了《艳粉街的故事》等专辑,基本走出了艾敬风格。对艾敬的艺术之路做一个回顾,有两个名词能给予解答,一个叫表达,一个叫表现。艾敬最初的音乐是一种表达,更多的是和自己个人有关的东西。现在,我看到艾敬的艺术创作,包括她的装置作品等,感觉她已经进入了表现的层面,就是在个人感觉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的元素。

  20 多年前那个乐于表达的小女孩,现在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艾敬因此也成为一种现象,被人称为跨界的艺术家。跨界是这两年比较时髦的词, 在我看来,这个词是对过去有界的无声控诉。过去,我们常被框在一个规定的界限范围内,被形式所束缚,锁定人生。今天想想,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事情。在西方艺术其实是没界限的,像达· 芬奇,你没法给他界线,因此西方人才能更容易打开自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现在的艾敬,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 艺术无界。更深层的意义是她这样一个东北工人家庭出来的普通女孩,没有学过什么高深的艺术理论,就是凭着生命的自然本能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我觉得是特别值得提倡的。

  面对艾敬,你不能简单地去说她是一个歌手,或者画家,不如把她称为一个鲜活而自由的人来得准确。艾敬艺术之路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人人都能有一个开放的、自然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那么未来将是一个非常之灿烂的世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