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欲销毁象牙艺术品:没有结局的象牙三幕剧
■郭峰
近日,媒体披露英国威廉王子准备销毁白金汉宫内所藏1200余件象牙制品,以此向非法猎象者宣战。此事将象牙制品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少人认同威廉王子的做法,认为这是一次将象牙制品从人类文化中彻底“拔除”的良机;然而,持反对态度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王子无权销毁这些人类艺术的瑰宝。为何要毁掉自家所藏的海量象牙制品?这是一时脑热、脱口而出的戏言,还是深思熟虑、痛定思痛后的领悟?一根根看似温润如玉的象牙,又缘何会激起动物保护者心中的血色波澜?象牙和大象们的最终结局是悲是喜?
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白色开场
象牙,巨大、洁白、优雅、坚固,令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欲。历史上它们主要被用来制作各种实用器皿和工艺品。曾几何时,象牙如同木材、石料般不可或缺,是构筑人类文明的基石。
象牙艺术可以追溯到史前。在荒蛮的远古大陆上,象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即使它们死后,那一副硕大的、不朽的长牙依然昭示着自然界永恒力量的存在。可以想象,原始先民崇拜象的力量,他们收集、使用象牙,企盼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万灵之长。2003年,《自然》杂志报道了一个惊人的考古发现:德国考古学家在该国南部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三件栩栩如生的微雕,它们分别是小鸟、马头和“狮人”。后经研究得出,这些雕塑的材料均为猛犸象牙,其制作年代应在3万年前。这就意味着,象牙雕成为了已知最古老的雕塑,它标志着人类艺术的启蒙。
在人类早期文明中,象牙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亚述和古埃及宫殿中充斥着数量庞大的象牙制品,甚至连墙壁和天花板上也镶嵌着象牙,这些建筑被称为“象牙城堡”。《圣经》中,泰雅王海勒姆命熟练工人为所罗门王打造了一座纯金包裹着象牙的宝座,此后象牙成为王权的象征。
象牙艺术在中国形成较晚,但因中华文明连绵不绝,所以此类工艺积淀深厚,较之西方更显成熟。中华文明中有关象牙的记忆始于新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随葬品以及后来河姆渡与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皆有象牙制品出土。商代以后,象牙运用更为广泛,《周礼》中将其列为手工业“八材”之一,象牙笏更成为当时诸侯的象征。后来的唐代至明清,中国象牙制作工艺不断提升、长期繁荣,孕育了牙雕这门独特的工艺。明清是牙雕的鼎盛时期,各类技法如圆雕、浮雕、镂雕等广泛运用,优秀匠师层出不穷,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施展,逐渐开创了北京、苏州、广州等数个流派。19世纪,国内牙雕已具工业规模,并大量出口。据了解,英国宫中就有多件来自东方的牙雕,它们也在被销毁的目录中。这些洁白无瑕的象牙工艺品,看似如同上面雕刻中的小天使般单纯善良,将其在一个艺术盛世中毁灭,这种牺牲是否值得?
难以抹去的时代烙印
金色铺陈
象牙怕酸蚀,经年会形成一种淡雅的金黄色,这种颜色深受各国皇室宠爱。作为一种收藏品,象牙曾是王公贵族们的专享。康熙时期,清宫造办处四处征召牙雕艺人。尽管这些匠师没日没夜、无时无刻不在制作牙雕,但无数成品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让皇帝满意。清代皇帝多认为苏、宁、杭、嘉、粤等地的牙雕有“外造之气”,不符合宫廷标准,工匠们不断揣摩皇帝的审美和意图,使得牙雕融会了多门、多地的工艺特点。个别工匠的辛劳终于得到了帝王的认可,甚至允许他们在其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黄振效、李爵禄、陈祖璋,这些工匠因为象牙而有幸被载入了中国艺术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随着君主制的衰落,二十世纪初,曾作为王权象征的象牙已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辉煌。各国宫廷内,关于象牙的去留早已有了争论。许多原本服务于皇室的象牙工匠也被遣散,他们流落民间,但技艺没有失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厅里,有一件中国政府于1974赠送的巨型牙雕“成昆铁路”。此作浓缩了千公里铁路线的风光,一座座耸立的峰峦、一片片葱郁的林木、一趟趟飞驰的列车、一位位辛劳的工人无不栩栩如生,甚至连人物手中的《毛主席语录》都清晰可见。成昆铁路工程人员的坚毅令人震撼,而在这巨大牙雕背后,也有8根象牙的付出以及140位匠师的心血。这些匠师的艺术成就,扣动着无数国内藏家的心弦。
前些年,在国内市场上,想买到牙雕或者象牙工艺品并不是难事。与其他艺术品一样,牙雕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而购买者一般很难分辨他们到底是属于哪个时期的象牙、将其公开买卖是否合法。拍卖市场上,竞拍者对牙雕更是趋之若鹜。2010年,一尊明代象牙雕观音像以1792万元拍出,打破象牙艺术品拍卖纪录。许多媒体配以“火爆”、“振奋”等词语来宣传这个原本应该低调的事件,使得一个本属于藏界内的新闻,瞬间招致了不少“业外人士”的批评。一些藏者不解道:既然牙雕是明代的,那么将它送往拍卖是合法的,为何会引发异议?同样,白金汉宫中的许多象牙藏品也来自一个世纪前乃至文艺复兴时期,它们与明代牙雕观音像一样价值不菲,那么王子为何决意要销毁这些符合英国当前法律的收藏品呢?
屡禁不止的凶残屠戮
血色危机
象,曾经遍布世界的庞然大物,而未来,“象”很可能只代表棋盘上一枚小小的棋子。而造成这一切的元凶,竟然是人类对美的追求。
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有约40万头大象存活,而每年也有5万余头大象惨遭猎杀。大象的繁育力较低,活到成年、再长出獠牙已属不易,而这些成年象一旦被猎人瞄准,那么它们就几乎不可能从枪孔里逃生。据了解,猎杀一头非洲象成本仅为30~50美金,而砍取象牙直接出售,便可获利7000美金,但与象牙制品的售价相比,这些还仅仅是一个零头。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大象数量锐减,成为受联合国保护的濒危物种。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在通过缔结条文、公约来表明对象牙贸易的抵制,但收效甚微。近年来,各国又加紧利用行政、司法等一系列手段打击本国非法象牙交易,取得一定成效。2014年1月6日下午,中国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广东省东莞市一次性销毁了查没的6.1吨象牙及牙制品。
眼看着一根根象牙在粉碎机里被碾成粉末,别人拍手称快之时,象牙爱好者和收藏者此刻却百感交集。威廉王子,这位王室的顺位继承人,如果不出意外,未来他会成为白金汉宫的主人,同时也是坐拥千余件绝世象牙制品的“收藏者”。他的父辈或许不存在这样的困扰,而在今天的西方,一个有着高等学历同时见多识广的年轻人差不多就等同于“动物保护者”了。两个头衔该如何取舍?王子必当在象牙与象之间做出抉择。
如果1200余件王室珍藏的象牙制品注定被销毁,这一定是藏界、艺术界的重大损失,但这样小小的牺牲与失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平衡相比就微不足道了。然而,将人类从象牙制品中解脱并不能只寄望于每一位藏家皆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它更应依靠文明的进步。相信象牙工艺,终会以另一种更为文明的方式呈现在艺术界以及收藏界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