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青委员:如何发展书法产业

2014年03月07日 13:58   新华网  

  3月5日,光明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赵长青就书法产业、保卫汉字、书法的根基等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记者:李总理的报告中,没有讲书法两个字。但您是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又如何指导具体的书法工作。

  赵长青:我们今天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感到很实在,很给力,听了以后很振奋。这个报告我认为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也是合乎我们中国国情的一个报告。就是说,这个报告它既是总结了我们13年的成绩,全面地概括,同时又提出了今年的一些任务,就是思路非常清晰,可以说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报告,也是一个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报告,这个报告让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发展的前景,它描绘的2014年,可以说是我们一个全面改革、深化改革的一年,也可以说是攻坚的一年,也是发力的一年,非常关键。因为他讲到了我们的改革是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就是说它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了,就是说要以壮士割腕的那种气概来对待着改革。深化改革涉及到我们的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包括社会各个方面,要用经济体制改革来的突破,带领或者是带动各方面的改革。

  我是一个书法工作者,当然作为我们文艺界的委员,虽然这个报告里边没有讲书法两个字,但是我觉得他讲的哪一条,我觉得都跟我有关,好象就是冲着我们讲的。报告极大地焕发了我们这种内心的动力,产生了一种互通、共鸣的责任感。我现在觉得,作为一个政协委员他要参政议政,所以我觉得总理讲的这些,我们都要去思考、去衡量、去判断。报告针对性很强,他有没有可能性、有没有可操作性或者指导性,这个我们都得考虑,能不能落实到位。所以我们想这个问题,想到文化体制改革,和我们书法产业的发展。

  我们书法艺术那不用说了,是国粹,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它是一种文化的形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总理的报告里讲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我们觉得书法更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几千年了,经久不息地充满生机活力,它是我们中国这片大地上的一种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书法不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而唯独书法它是我们中国的,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应该说中国的书法它可以去影响西方。

  作为艺术,作为文化形态,书法它也有产业。就这种产业,我们怎么去迎接我们国家的这种全面的改革?我们应该说,在党组的领导下,我们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抓住了非时政报刊改革这样一个时机,创建了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我们书法界,我们书法人没有自己的出版社,没有自己的报社,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有美术报、有美术的出版社多了。我们通过非时政报刊改革,中央和国家领导非常关怀、非常重视,给我们批了中字头国字号的这样的公司。这样我们现在更名“大众文艺出版社”为“中国书法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是文联的一个出版社,现在整体地划给我们书法界了,我们有了中国书法出版社,我们有了中国书法报社,20年了没有批一张新的报纸,给我们批了一张,这个是对我们极大地关怀。这个事对书法界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是倍受鼓舞。所以我们现在怎么能够通过改革来促进我们书法产业的发展,来为我们国家全面的深化改革做一份我们的贡献,也为我们改革的红利贡献一分。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我们也分享到这个红利,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分享到了。

  现在我们正在推动注册,推动注册涉及到出资人,现在财政部是我们的出资人,进展得慢一点,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我们想借助这个报告的精神,他会产生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我们也要赶上这班车,在2014年开局,我们就能有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让我们大家都能够感受到一种力量和希望。这样的一个消息,就是我们这个公司,能够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工商总局这些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脱颖而出,能够在我们文化体制改革这个领域里异军突起,能够有它的作为。我们还得有信心把这个企业做好,做强。做太大我们不敢说,但我们努力把它做强。因为它是我们独树一帜的,它是一个开创性的,是前人没有的。前人没有的它就是一个改革,它就是一个创造。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前人没有的事业,我们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我们借助改革这个大潮,将借助这个平台,打造一个中国书法产业的航母。我觉得这就实现了我们几代书法人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我们觉得,它就是和中国梦是连在一起的,应该说是我们中国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梦想。我们要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好,要踏石留印、抓铁留痕,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踏踏实实的把事做好。

  记者:书法杂志和报纸是纯市场化的操作吗?

  赵长青:完全是市场化的。它是一个整合市场资源,完全进入市场的,但是它要有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要有社会效益,它要把握好导向,作为大众出版传媒这个很重要。

  记者:对于很多书法家,包括一些年轻的书画家来说,如何把自己的这个东西进行产业化运作,对书画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常关键的,这个平台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好的机会?

  赵长青:我想我们这个公司组建之后,我们有了出版社,有了报社,有了杂志社,有了手机报,我们还要创建书法礼品的公司,我们还要把文房四宝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把它做成文化礼品,我们还要做书法艺术品。书法既是艺术又是产品,我们如何包装,让它进入市场?所以我们还要搭建拍卖平台。书法艺术如何进入市场是次考验,也就是说,给我们的书法家搭建一个通向市场的桥梁,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中国书协是联系书法家的桥梁纽带,我觉得也是通向市场的桥梁纽带。

  记者:范增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画在全球之所以它能称为中国画这个概念,它是一项艺术形式,为什么没有外国画,没有意大利画这种词?中国字我们怎样来维护咱们中国字这个平台呢?

  赵长青:范增先生说的这个中国画,它也是我们的国粹,但是书画它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说书为心画,画由心生,先有书还是先有画说不清楚,应该说它是相伴而生的。说中国画是我们的国画,那么书法呢?它就应该是我们的国书。所以我说,书法它同样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我们这个书法,我刚才讲了,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以汉字为基础的,几千年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它跟国画还不完全一样。国画也是属于清末,但是国画它这些年也受到西方文化的这种影响,它也借鉴了西方一些东西。但是你说书法,它没法借,它是以汉字为基础的,它也不需要画花,也不需要画山水,它就用线条写我们的汉字,用我们的水墨、用我们的毛笔,用我们的宣纸,就是说笔墨纸砚,由我们书法家任意地挥洒。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书法的魅力。书法博大精深,书法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因为他植根于中国文字,植根于我们的人民之中,它是我们中国人的血脉。所以我说,书法它更有它的发展的前景,更有说服力。就是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或者说你拿什么文化形态去跟西方去比?我觉得书法可以说算一种,它起码是我们中国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所以我觉得书法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一种艺术。所以我想,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书法怎么能够走出去,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这次提案就讲了这个问题,就是书法怎么走出去。书法如何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通过书法来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通过中国这个文化来了解我们中国的现实?我觉得书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所以我想,这次我的提案里面要有这点。另外也有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的书法交流,我们要有一个组织,有一个机构来统筹,这样会使我们两岸的交流更加规范、有序,更加符合我们两岸书法家和两岸人民的这种精神需求,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现在有人说中国汉字危机,您听到这个说法是什么样的心情?书法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法家这个圈子,书法如何走进大众,走进学校?

  赵长青:书法它是一个传承的艺术,我们从祖辈传下来几千年了,它就是一个我们中华民族这么一代一代人传下来,但是它现在又成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又是我们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我想书法普及、教育、传承是特别重要的,传承是最好的保护,我想我们现在推动书法教育进课堂,也就是说我们中小学已经恢复了书法课,这是教育部这一年干了一件特别得人心的事情,是一个英明之举。所以现在正在启动,我这次提案有一个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如何加大力度培养老师的想法。作书法老师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你停了好几十年的书法课,一下子青黄不接,老师现在很缺乏,所以我们现在抓紧要创建中国书法师资的学院,或者书法院来培养更多的书法老师。我想我们所有师范学院都要开设书法课,培养更多的书法老师,这样我想才能弥补当前这种缺失。

  终于有人提出来要保卫汉字了。就是说现在我们年轻人都在用电脑了,都玩键盘了,很少书写,书写能力确实减弱了,提笔忘字了。另外好多有很高的学历人,但是写的字很难看,有的人形容惨不忍睹。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已经是很严峻了。所以我们教育部能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书法艺术能帮助我们的汉字,保护汉字,使汉字青春永驻。这个是书法的魅力,它是艺术,所以大家都喜欢。我想,书法和汉字规范书写相辅相成,会相得益彰,共同地发展。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