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附体:艺术家是否变印钞机

2014年03月09日 08: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图/记者江粤军

  当尤伦斯将资本运作概念引入中国当代艺术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内资本——企业、机构乃至金融业,也纷纷加入到运作艺术家的行列。一时间,中国艺术品市场“金”彩纷呈。那么,资本附体,究竟给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什么样的利弊?对艺术家的创作和成长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此话题,业界专家展开了深入的剖析。

  

  知名画家 方向——

  多数资本运作者不懂艺术

  当前国内外的艺术品市场,资本的参与度都很高。总体而言,应该是好事情。但国内资本对艺术家、艺术品的运作方式,我并不太认可。他们的介入,其实对学术的进步、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基本没什么助益。

  本来,资本运作艺术家,应该有艺术上的见解,按艺术规律办事。例如,资本介入到有个性的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中,让他们后顾无忧地进行学术性探索,为艺术界注入新鲜活力,推动整个艺术界的更新换代。可惜,这样的例子我鲜有听说。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国内想介入艺术市场的资本,多数对艺术一知半解,不过是看到艺术品市场繁荣,艺术家的作品升值很快,利润空间比较大,所以想进来分一杯羹。所以他们并不想冒风险,极少会去主动发掘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而主要是瞄准那些有一定成就、一定名气、市场已经比较稳定、升值有保证的艺术家,将艺术家的作品当成金融工具,进行快速炒作,以套取高额利润。

  这几年,不断有一些基金、信托、私人银行的高端理财项目来找我,希望运作我的作品,我都拒绝了。在我看来,他们都比较急功近利,三五年就会抽身退出,想的是在这个周期内要增值多少,而不是画家的创作有多大提高。这和国外的一些艺术基金会不同:国外的艺术基金会扶持艺术家创作,一般不会那么急;或者更多的是去推动一些已故艺术家,为他们在全世界办展览,属于一种带有公益性的活动。

  我想,国内现在还只能算资本运作艺术家的初级阶段,只为投资不为艺术。希望随着整个民族文化素养、审美水平的提高,慢慢能够走向正规化运作吧。

  美术评论家 梁江——

  运作艺术家比包装明星更“暗黑”

  资本运作画家,犹如资本包装明星,都属于市场行为,有其合理、正常的一面。但要警醒的是,目前中国的市场还不完善,导致出现诸多不规范的运作。因此,社会大众千万不要把市场价格和真正的艺术价值画等号。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艺术价值很多元的时代,严重点说,就是原来的艺术标准被解构了,新的艺术标准又没有建立起来。同时,我们的艺术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人为的东西常常凌驾于规则之上,又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资本为了包装某个艺术家,往往不遗余力地夸大宣传,把二三流的作品或者伪艺术的作品说成精品,甚至是大师之作,误导、欺骗公众。拍卖场上的天价作品,很多情况下其价格跟艺术价值是分离的,亦即业界常说的“虚高”。 

  那么,资本究竟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家进行运作呢?首要的一条是所选对象有炒作的空间和可能性。资本出于某种关系、某种需要相中了某位艺术家,那运作方手头肯定要囤积该艺术家的一批量作品,先找人连篇累牍地写推广文章,又做展览、开研讨会,再到市场上进行“假拍”,热炒艺术家的某件作品,把价格推到一定高度后,就将自己已网罗的作品高价抛售,以赢取高额利润。这就是资本运作的基本市场策略。

  目前,由国内资本运作出来、可以作为正面范例的——譬如某个很有实力的艺术家尚未被发现,通过资本运作后为社会所认可的,似乎还没有。艺术品市场运作的规范程度甚至比不上影音市场培养明星那么成熟。因为一位明星的成功运作,通常需要经过演艺市场、音像市场等多个渠道的展现,最终由大众来决定接受度;而艺术品没有二度制作的环节制约,资本运作更容易浑水摸鱼,制造假象。

  收藏家 冯毅——

  资本运作艺术 百害而无一益

  在我看来,资本运作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尤其是对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因为中国的审美教育水平一向很低,在大众的审美趣味还没得到很好引导的情况下,就贸然走向资本运作,结果往往是好作品没人关注,烂作品的价格被炒得奇高。这必然将民众的审美趣味进一步引向歧途;也让艺术家很难把心思放在艺术本体上,只关注如何炒作才能获得更大的知名度。

  我们都知道,真正的经典必须经过历史的检验。本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通过一些展览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各选其好,在艺术品进入千家万户之后,真正有历史价值的优秀作品,自然会慢慢沉淀下来,成为经典。这才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艺术市场发展模式。但在资本介入以后,真正美的东西却一文不值,而奇奇怪怪、有点噱头的作品,由于吸引眼球,通常能够被资本迅速捧红,使得整个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不炒作便没人买、炒作的东西抢着要的怪现状,全民逐利,让人担忧。

  在西方,资本也会去运作艺术家,追逐高额利润。像梵·高等人,生前寂寞,过世后作品却备受市场热捧,就是资本运作的结果。但由于西方的美学体系很完善,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很高,炒作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金钱游戏,不会影响艺术品市场的大流。

  所以,如果资本运作只是艺术品市场多元化的一个支流,那是无所谓的;但像中国今天这样,资本完全变成了艺术品市场的主导,就不仅可悲,而且很危险。

  

  万达艺术品收藏负责人 郭庆祥——

  资本运作

  成就了多位西方艺术大师

  资本运作艺术家,实际上是当前艺术品市场“伯乐和千里马”的话题。

  我们先来看看西方。不少印象派、后印象派和抽象主义等大师,曾经也因资本的运作而浮出水面,并进入到主流美术史的叙述当中,成为名家名作。无论是马奈、莫奈、梵·高还是马蒂斯、塞尚、高更,他们生前大都不为学院派和当时的艺术品主流市场所认可,后来是一些企业家、收藏机构看中了他们的作品,大量购入,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逐步提高社会认知度,再进入博物馆,成为经典。这些大师的作品,共通的地方在于具有时代精神、独立思想和真情实感,原创性强,个人风格鲜明。而那些曾经名噪一时、跟着死套路走的学院派,则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由此可见,手拥资本的西方企业家和机构,也具有超常的审美眼光和美术史的敏感度。

  因此,资本运作要真正成功,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艺术群体中要有真正优秀的艺术家;二是资本方要具有好眼力。

  那么,中国现在到底有没有真正具备艺术天分、有学术创见又潜心创作的艺术家呢?

  事实上,中国现当代的艺术家基本都处于模仿阶段:当代艺术作品大多是抄袭西方,要么还是写实的老一套,要么就是概念化的创作,形式、内容、技法都缺乏个性;国画则多数为临摹古人,甚至是流水线作业,作品千篇一律,或者糅合点西方艺术的素描、水彩等理论,便自诩为创新。而一些企业、机构不了解美术史,缺乏审美品位,以为这些就是好东西,拼命推拼命炒,其实最后都只能被历史所湮没。

  我倒是觉得应该学学中国台湾地区,他们的企业、机构的眼光比大陆要好得多,吴大羽、赵无极就是他们最先发现的。在中国现当代的芸芸画家当中,吴大羽和赵无极的作品,无疑是具有时代精神和开创意义的。今天,我们看好石齐,最认可的就是他上世纪80年代最有创新精神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捧”。

  总之,资本要介入艺术市场,一定要带着学术的眼光去认真研究艺术家,进行长线规划,否则只是制造了艺术市场表面的浮华,于艺术史无干。

  知名文化学者 吴树——

  “傻笑系列”被资本热捧是短视炒作

  资本运作艺术家,本来不是什么坏事儿。运作得好,既有助于艺术家水准的提高,也有助于社会民众审美水准的提高。但由于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一方面是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唯利是图、急功近利;一方面是对艺术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缺少一批真正有眼光、有审美高度、有理论水平的文化经纪人和机构,导致资本运作变成了纯粹的、短视的炒作。

  其实,西方艺术市场有没有资本运作?有,而且很多。但西方的资本运作者,普遍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能够发掘艺术家的个性和独特性,追求的不是片面的经济利益,而是着重于引领、开创艺术潮流。

  为宣传需要,资本运作必定要对艺术家进行包装,提炼概念,这无可厚非。但概念的提出要有根基,要有准确的判断力,深谙社会文化发展到哪一步,文学、哲学、美学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趋势如何,并清楚此前是怎样的发展阶段,做到瞻前顾后,概念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像西方所提出的“前现代派”、“后现代派”等概念,都是有所依凭的,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样的概念绝非唯金钱论,而是将艺术、美学放在了首位,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和审美能力。而国内的资本运作,常常是今天推出一个画家,恨不得明天就将他的作品炒到上亿元;明明只是一件标语口号式的漫画,偏偏要在拍卖场上卖得比一件古代作品更高价。

  我一直公开讲,我很不欣赏那几位被资本热捧的当代油画家,像一位画家的“傻笑系列”,不就是一两个典型化的符号反复出现,并加入一点政治意味,譬如千人一面的长相和衣着,这样的作品艺术性究竟在哪?而这样的“漫画式后文革主义政治标语”至今还被热捧,只能证明我们对艺术的认知太肤浅。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