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画廊如何走出边缘化

2014年04月09日 07:17   北京商报  收藏本文     

本土画廊如何走出边缘化 本土画廊如何走出边缘化

  日前,香港春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与火爆的拍卖业相比,位于艺术产业链最基础一环的画廊业却显得有些低迷。起步仅20年的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已日渐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占据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同样是从事艺术品交易的画廊,其经营状况却是几遭重创、举步维艰:营销额急剧下降,关门歇业者不在少数。本土画廊业为何身陷困境?又该如何走出尴尬?

  规模之外 画廊业被“边缘化”

  所谓画廊,是指展览和销售美术作品的场所,或展卖美术作品的商业企业。2006年以来,我国专业性画廊稳步增长,目前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2007年上半年,中国画廊的数量达到一个新的峰值,为1.38万余家。经过2009年严酷的市场环境,画廊数量下滑至8700余家,这种下滑局面一直持续。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公布、出版的《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画廊总数量为1649家,主要分布于大中型城市。北京、上海是我国画廊业的主要聚集区,北京地区的画廊有721家、上海地区有256家。《2012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降速,市场交易总额为1784亿元,同比2011年下滑15%。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442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总额为460亿元。

  规模之外,我国画廊业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为3600亿元,其中画廊业(包括网上画廊)市场成交额为100亿元左右,只占市场总额的不足3%;2012年,已达到3106家的画廊总数却远不敌300家拍卖企业的成交总额442亿元。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核心,中国画廊业似乎正在被这个市场“边缘化”。

  微观来看,在画廊业具有代表性的798艺术区也遭遇了寒冬,从艺术区到商业区的转变,看似热闹非凡的798,在经营上也面临重重困难。最近几年,798出现一个“逆淘汰”现象:就是好的被淘汰出去,差的被吸收进来。业内人士透露,“学术的、艺术探索的空间机构没法生存,只好撤出,一些低端的画廊、礼品店、艺术设计、陶瓷店都进来了,798正日益变成一个产业区。好的画廊也一家家退出,德国的‘空白空间’、意大利的‘麦乐(音)画廊’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端油画画廊和商业店铺”。

  多重挤压 画廊业职能被取代

  相比较国内艺术市场画廊业的惨淡,发展已有百年历史的国外画廊业已形成成熟的体系,并能良好地发挥其艺术品价值的发现职能。除了画廊协会对画廊资历的严格考察,着重诚信和专业素质的考核外,画廊自身也注重品牌的发展,坚持长期投资和开发,排斥现买现卖的短期经营,并与艺术家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了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的必要职能。

  在中国,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国际游戏规则执行不下去,画廊似乎被拍卖行“越俎代庖”了。从艺术市场经营的角度讲,画廊经营才是一级市场。可是现在有一大部分买家、收藏家不去画廊买画,而是去拍卖会或者直接去画家家里去买。结果便是:画廊业陷入一种无序竞争的局面,为当代画家做市场定位的能力逐渐淡化,而失去二级市场高端意义的拍卖行,也沦为一个“大卖场”。

  谈及画廊市场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太和空间董事长贾廷峰认为,画廊经营艰难的外因一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二是与画廊相挂钩的同属艺术品产业链条上的拍卖行、艺术家、收藏家对画廊造成的“外伤”;内因是画廊自身各方面的不足或缺失造成的“内伤”。

  私下交易的猖獗让画廊业“雪上加霜”。对此贾廷峰表示,“国内的现行体制使画廊发展举步维艰,体制内画家霸占着丰富的社会公共资源,他们私下卖画,价格完全自己说了算,说涨就涨。他们不需要跟任何画廊合作,从来都是自己跟藏家直接打交道。再说法律,中国与艺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本来就少,加上艺术品行业的难以量化和艺术行为的界定模糊,很多打法律擦边球的商业活动伺机而生”。

  对于需要购买艺术品的群体来说,是去画廊买?还是去拍卖行举牌?“虽然画廊的价格相对略低,但是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支撑他们下决心购买一件艺术品的动力往往是网上逐年上涨的成交纪录。”业内人士表示,“所以很多拍卖行与画家私下联系,画家同时充当买家和卖家,逐年抬高自己的价格,这样既取得拍卖高价,又有投资者买单的画家会舍弃画廊这一中间环节。而拍卖行直接与艺术家联系,并为其宣传、包装等,也直接替代了画廊的职能”。

  局势不利 经营定位是生存之本

  画廊的基本运作模式主要有:代理运作模式;画廊+画家模式;画廊+作品模式;画廊+活动模式。但是并非所有建立在此模式上的画廊都能存活下来。

  “跟风式”经营一直是业内不甚认同的经营方式。但是这种没有明确自我定位,只是根据市场所反映出的一时喜好而选择其经营的方向,投机取巧般地在市场交易当中“捞一票”, 置艺术家的前途与未来于不顾的方式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面对国内艺术品市场大环境的不利因素,画廊经营更需要探索、坚持创新、明确的管理与经营模式。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案例已经证明,一个成功的画廊经营需要一个好的画廊定位,既有明确的学术定位,更包含相对成熟的市场定位。

  太和艺术空间1月曾举办“象·外——吴强行走日记”展览,此次展览独一无二的销售方式引起业界关注。该展览中有一条销售方式:“所售作品一年后退还,公司负责加价10%收回。”这种敢于晒其经营模式的做法以及独特的销售方式得到了藏家和市场的认同。贾廷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种经营模式在画廊成立初期他已经开始探索并尝试,虽然并不是画廊所有办展的画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这是建立在对画家及对市场有着明确而良好的定位中,当然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这种经营模式已经取得成功”。

  新闻大厦艺术馆常务副馆长张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如今竞争愈加激烈的行业环境当中,明确的经营定位的确立可以算是一个画廊长期存在的先决条件。画廊虽然受困于拍卖行和艺术家挤压之间,但是仍需坚持有力的市场判断、合理的产业化定位,解决二者之间各自经营的尴尬:艺术家作品无市场,拍卖行征集有难度,做好前期准备,提供从学校到市场、从新兴到成熟的画家群体,达到互通有无的境界”。

  艺术北京博览会副总监姚薇表示,“尽管目前拍卖市场比较火热,但就艺术品市场空间来看,消费市场要大于收藏市场,拍卖市场中的天价拍品也终究是个例,消费才是主力。所以作为艺术市场基础环节的画廊业终究会是消费的对象。此外,画廊业虽然受困于某些外部环境,但是相比较不能自主培养艺术家的二级拍卖行,画廊则具有得天独厚、接地气的市场条件,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年轻的艺术家。当然,这也需要画廊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凭借长远的眼光、判断力等发掘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家”。北京商报记者 陈丽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