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相依的古玩跟风

2014年04月09日 10:46   99艺术网  收藏本文     

“成化鸡缸杯,估计能拍到2个亿。”网上的消息,听着很唬人。拍到拍不到,只有天知道。反正是估计,又不需要负责。

可藏家们坐不住,翻箱倒柜找东西,绞尽脑汁往上靠。准备跟风。周日,到老陈店里,神秘地拿出件成化鸡缸杯。小心问道:“看看这个值一个亿否?”

“青花贵宣德,彩瓷贵成化。”成化鸡缸杯,大有名气。拿起一瞅,胎有些厚,手指摩挲,有些涩。而真品胎骨薄,材料精细,胎质细腻、滑爽。亮处照之,有肉红色。没罗纹,就是制作时留在胎体上的细旋纹。

“这件胎厚,有点涩,似乎是民国仿品。”老陈讪讪地说。跟风,跟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啥好货。成化鸡缸杯的仿品甚多,以民国年间所仿的最为典型。

民国是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粉墨登台的军阀官僚们是古玩铺子的最好的客源。故而,民国时期,精品迭出,赝品也迭出。自然,跟风也就是必须的。

作伪总要有个由头。道路开挖说有古墓,老屋拆了地下有异宝。最大的跟风是莫过于敦煌藏经。

1900年6月22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出土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这股敦煌风,被作伪者跟了三十多年,方才渐渐停息。至今,偶尔还能见到“敦煌藏经”。张慧剑在《辰子说林》中说:民初京中大佬以能货古为荣,家藏敦煌一二残简,便自矜赏,甚至将其别屋称“敦煌草庐”。

敦煌藏经说穿了是古旧字画,或绢,或纸,各不相同。做“敦煌藏经”的大体有两种方式。

找旧纸抄经。哪有唐宋旧纸可供作伪呢?即便有,价格也是惊人。找不到,咋办。有高招,裁割,唐宋写经的空白页。找到了,价格贵,一尺百枚大洋。这时,要请高手,字要写毫无破绽,故作品多是精品。然后,包装一番,高价售出。这类藏经,极难辨认。也有破绽,敦煌藏经书写者多是当地的抄经工匠,匠气多多,而灵气少。

藏经跟风。其中有名的是陈逸庵。至今,古玩行还有陈逸庵造之说。陈是李盛铎的亲戚,李盛铎,有人误写为李盛德,江西省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县)人,后来李在天津定居。他曾参与敦煌藏经。陈逸庵是李盛铎的亲戚,见了不少藏经。

这种作伪,或用厚的旧纸,或用老旧纱绢挂浆,或用粗纸。跟风销售,生意也不错,甚至还入藏了某些博物馆。

跟风,终究是跟,多是顺风扯旗。古时如此,今时也如此。

(新闻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