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与信托联姻能生财吗

2014年04月23日 11:22   收藏投资导刊  收藏本文     

“紫泥茶韵”中国茶叶博物馆历代紫砂茶具展上的清代朱泥小狮球壶 “紫泥茶韵”中国茶叶博物馆历代紫砂茶具展上的清代朱泥小狮球壶 宜兴工艺师制作的紫砂蛇 宜兴工艺师制作的紫砂蛇

  文/鸣福

  如今,因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兴盛之势让世界瞩目,所以便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想与之攀亲。此中,最为殷勤的便是金融业。从2006年上海出现首家艺术银行,到2013年12月30日某信托发行成立“紫砂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艺术与金融的结合催生了艺术品价格指数、艺术品抵押、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保险和艺术品交易所等众多艺术品金融产品。

  然而,仔细审视这款国内首支投资紫砂壶艺术品的信托产品,便不难发现,紫砂壶与信托结合还真不一定能生财。

  首个紫砂信托产品

  按照规划,“紫砂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期36个月,规模1800万元,分两期募集。产品结构由优先级、中间级、劣后级组成,投资比例6:2:1。

  而该计划选中的目标是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工艺师,包括:张正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清华美院硕士)、王辉(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清华美院副教授)、吴曙峰(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央美院学士)、杨帆(清华美院副教授、博士)、范军民(无锡工艺学院讲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王翔(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据投资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信托计划是该公司发行的第一支艺术品信托产品,也是国内首支投资紫砂壶艺术品的信托产品。

  拍场热浪滚滚

  信托之所以看上紫砂,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最近几年它在拍卖场上是风生水起、引人注目。

  在拍卖市场上,近几年的紫砂艺术品行情不仅节节高升,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近现代紫砂艺术品,其炙手可热的程度远胜于除了当代艺术瓷之外的其他工艺美术门类。

  自2008年中国嘉德在秋拍中开辟了第一场紫砂壶的专业拍卖,斩获443万元的成交额之后,便陆续有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西泠印社、北京歌德等知名拍卖企业参与了紫砂拍卖,更有不少中小型拍卖公司主推现代紫砂作品。

  2012年春拍,中国嘉德的紫砂专场总成交额跃升至2799.79万元,成交率为69.62%。到了2013年春拍,中国嘉德还为紫砂开设了两个专场:“紫泥赏心——宜陶古器遗珍”和“紫泥春华——近现代紫砂珍品”。前场总成交额约1341.395万元,97件拍品的成交率53.61%;后场总成交额约4021.55万元,164件拍品的成交率为78.75%。

  北京匡时是在2009年首推紫砂专场的,但2011年北京匡时秋拍的“近现代及当代紫砂专场”最为轰动,不仅全场147件紫砂名品的成交额高达5604.9万元,而且其中的紫砂大师何道洪作品“大涵壶”与“三色松竹梅提梁壶”分别以782万元和770.5万元成交,不仅包揽该专场的冠亚军,还刷新了何道洪作品的拍卖纪录。2012年,匡时春拍的紫砂专场总成交额为2590.375万元,成交率为59.84%。2013年,匡时秋拍的紫砂专场总成交额为4707.64万元。

  另如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歌德等知名拍卖公司的紫砂艺术品也在拍卖台上风光无限,而且这些拍卖公司还更多关注大师名作之外的中青年紫砂工艺师的精品力作。如在北京保利2011年12月举行的“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紫砂壶专场”6726.8万元成交总额,以及2013年6月其春拍同名专场实现的3430.34万元成交额中,中青年紫砂工艺美术师的贡献都不小。

  而北京歌德在2011年的秋拍开槌的首场“紫玉金砂—名家紫砂壶专场”中,60余位现当代制壶名家的百余件精品,共实现总成交额1464万余元。歌德2012年的同名专场,将拍品增加至100件,总成交额为1435.545万元,成交率达70%。

  除了在大陆异常红火之外,紫砂拍卖在香港也备受追捧。如在2013年11月24日,香港邦翰斯举行了一场名为“茗韵清心——Jimmy Sha伉俪珍藏宜兴紫砂”的专场拍卖,共上拍22件紫砂,总成交额为5238万港元。

  个人成绩不断攀升

  整体市场的热闹自然让紫砂工艺美术师们的身价水涨船高。此中最引人瞩目的,也是带动紫砂市场步步走红的人物,便是被誉为“紫砂泰斗”的顾景舟。

  2010年,由戴相明安排,顾景舟制、吴湖帆题书画的一把“相明石瓢壶”拍出了1232万元的高价。2011年12月,在北京保利秋拍中,顾景舟所制“提璧组壶”创造了1782.5万元的高价,刷新了紫砂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2年5月26日,在北京翰海的紫砂专场,顾景舟的“提璧壶”以1288万元成交,同场中曾于1993年赴台参展的顾景舟“虚扁壶”以1150万元成交,顾景舟的另一著作“双圈壶”以943万元成交。2013年6月,北京保利的“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中,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寒汀石瓢壶以1495万元成交;当年11月,香港邦翰斯的“茗韵清心——Jimmy Sha伉俪珍藏宜兴紫砂”专场中,最高成交价的拍品便是现代紫砂大师顾景舟的“武陵逸人”款朱泥矮石瓢壶——经过场内竞争最终以1036万港元成交,同场另一件顾景舟的“景舟制陶”款紫泥矮石瓢壶也以1036万港元成交,位居专场成交前列。

  在顾景舟的拉动下,一众宜兴紫砂名家名作的拍卖价格也不断飙升。如当代紫砂名家汪寅仙一把“三友同福壶”在拍出了529万元的高价后,其壶价也在不断攀升。而何道洪的紫砂作品更是连创佳绩,在2012年6月21日拍出的“集思壶”以747.5万元成交,当年年底再拍时此壶的成交价则攀升至920万元。2013年12月,何道洪的歪嘴梅桩套壶在北京翰海拍卖时估价为300万元至350万元,结果以1265万元成交,不仅刷新个人作品成交记录,也创下当代紫砂拍卖新纪录。

  拍场风光无限的紫砂名家作品,如今在一般的市场交易中已是踪迹罕见,但却带动了整个宜兴紫砂市场的火爆,尤其是自2010年央视报道了假紫砂、毒紫砂之后,宜兴紫砂各级工艺师们的身价便不再是每年百分之十几的涨幅,而是百分之几十甚至是数倍的增长。

  如今已基本定型呈金字塔状的宜兴紫砂市场格局中,有19位国家级大师——其中有7位既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又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们是徐汉棠、李昌鸿、徐秀棠、谭泉海、汪寅仙、周桂珍、鲍志强。另外,何道洪、曹婉芬、毛国强、徐达明、邱玉林、徐安碧、李守才、吴鸣、季益顺这9位享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他们的紫砂作品已普遍是数十万元的身价,少数代表作品的市场行情则达上百万元,因此他们也被业内人士誉为紫砂圈中的第一世界,且一壶难求。以2003、2004年为例,当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的一把壶,市场售价仅为数万元,但现在其最低价已经卖到了20万元,如果是代表作则是五六十万元的身价,甚至上百万元。

  其次是48名江苏省级大师和60多位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些被列在紫砂第二世界精英们的紫砂作品,便从10年前1万元上下的售价变成了现在最低售价10万元。

  再次便是拥有五六百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宜兴紫砂第三世界,他们的紫砂作品最低销售价格也从数年前的数千元涨到了万元以上;最后便是拥有四五千人队伍的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员,他们的身价也从数年前的最低卖五六百元涨到了现在的两三千元。

  对于今后宜兴紫砂的发展,各级紫砂工艺师们的身价已不再是市场推动下的自然上涨,而是有计划地每年至少上调百分之十几至二十多。而宜兴紫砂的上涨之所以能如此有底气,不外乎真正的宜兴紫砂原料被宣传为枯竭,以及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整体兴盛而推动的紫砂收藏群体在不断扩大。

  从表面上看,紫砂与信托此时的合作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宜兴紫砂的红火已经不再是几位大师的备受追捧,而是整体市场在向前稳步发展。

  真是大势所趋?

  然而,在国内金融与艺术的攀亲之路上,不管什么样方式的结合,紫砂并不是第一个被选中的对象。

  2006年,上海出现了国内第一家艺术银行从事艺术品租赁业务之后,中国的艺术与金融结合的大门便由此打开。2007年,先是北京世纪墙美术馆推出艺术银行业务,然后是民生银行发售首支关于艺术品收藏的基金“艺术品投资收藏1号1期”。2010年7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并发售完成,成为中国首个艺术品资产包;紧接着便是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当年的12月推出的“艺术品产权1号”。2011年1月,天津文交所首次以“拆分”方式推出了天津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啸》和《燕塞秋》。之后,郑州、成都、山东等地纷纷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并以各种形式涉足艺术品交易,但经国家整顿,陷入调整中。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品价格指数、艺术品抵押、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保险和艺术品交易所等艺术品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但它们所涉及的艺术门类主要还是中国的当代油画和近现代书画。

  而国内信托机构正式介入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开始,是在2009年6月18日,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推出“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用于购买数名著名画家知名画作的收益权。

  之后不久的2009年秋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具体表现就是,因大量流性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让艺术品市场的规模迅速增长,艺术品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迅速推高,艺术品的投资收益率远超过其他行业。在此背景下,大量的金融资本便开始正式进入艺术品市场,我国的艺术品信托市场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据统计,2010年国内共有2家信托公司发了10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7.5亿元。但到了2011年,共有18家信托公司发了45款艺术品信托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超过 55亿元,比 2010年猛增约626%。

  但从2012年开始,因国内艺术品市场出现调整下滑,尤其是当代艺术成交价格的大幅缩水,让艺术品信托市场进入了下行通道。有数据显示,2012年约有13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34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33.46亿元,与2011年相比规模下滑了39.5%。2013年的艺术品信托市场则跌入“冰谷”,不仅参与机构从高峰时的18家锐减至4家,而且全年新发行的艺术品产品也仅有5款,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2014年的前两个月,还没出现新的艺术品信托计划。

  从中国艺术品信托的发展轨迹来看,它的重点合作对象还是近现代中国书画和当代油画,而紫砂则是在历经兑付危机、规模大幅萎缩之后,所做的另一选择。毕竟在中国的当代油画和近现代书画行情近两三年来有波澜起伏的同时,紫砂市场还是一路上涨的;此外,信托虽然较为平稳地度过2013年的集中兑付这道坎,但它发现此前的尝试并不理想后,也只得退而谋求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合作。

  前景依然难料

  仔细审视国内首个紫砂信托产品,表面看,它有发行方总结的五大特点:首先,该产品为优先级投资者设置了2:1的资金安全垫,首创了由签约工艺师购买产品中间级份额的做法,保证优先级收益及紫砂艺术品的质量;其次,发行公司组建了一套完善的“产、存、销”流程,同时引入银行保管箱、保险、担保等创新做法;再次,此产品不同于以往的融资类艺术品信托,而是属于主动投资型管理类艺术品信托;第四,该产品既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了投资金融产品的机会也为其提供了投资紫砂艺术品的机会;最后,在发行方看来,国内首支紫砂艺术品信托的成立,无疑给中国宜兴紫砂行业及紫砂收藏领域打入一针“强心剂”。

  梁里是发行信托的银行旗下的一位支行零售行长,也是一位紫砂壶收藏爱好者。在她看来,这款紫砂信托产品每年10%的收益率应该能够达到,而关键的变现问题,是通过拍卖还是其他销售途径,她自己还没有想出肯定的答案。虽然这款紫砂信托产品不仅允许银行或者信托公司的员工购买,而且也有专门的销售渠道,但梁里并没有涉足。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艺术品信托大致可以分为融资类、投资类和管理类三种模式,而这款紫砂信托产品所属的融资类艺术品信托是指为艺术品藏家或机构提供融资服务的信托。这类信托一般在发行时,即约定了明确的预期收益率,信托公司通过结构化设计、艺术品质押担保以及第三方机构担保来防范风险。因这类产品风险较小收益稳定,国内的大多数信托公司比较青睐这种操作模式,所以融资类艺术品信托是目前发行最多的。

  但不管是发行者还是投资者,艺术品信托产品的“退出”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最终如何实现收益。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渠道:第一种渠道较为常见,即通过艺术品拍卖实现资金兑付用以完成退市,这种方式不止在国内被众多艺术品信托所看重,在国际上亦是如此;第二种渠道是通过转让或私下交易实现兑付,这种退出方式被业内人士称为“刚性兑付”。所谓“刚性兑付”是指信托产品到期之后,信托公司必须向投资者兑付,如果项目出现风险,导致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兑付,那么信托公司需要利用各种方式实现对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分配,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兜底”。

  分析第一种渠道,业界并不看好这只紫砂信托产品能顺利落地。因为这款紫砂信托产品虽然是发行方“凭借对紫砂艺术品市场的深入研究和专业眼光,投资具有高成长性和价值性的紫砂艺术品,通过富有成效的市场运作和策划宣传,提升所投资的紫砂艺术品的市场认知度,最终实现增值退出”的,但在目前宜兴紫砂整体行情的构成框架中,最受追捧的“正规军”是宜兴市政府人事局颁发评定证书的各级工艺美术师,其中鲜有名列紫砂信托产品主打的“学院派”人员。

  日前,宜兴首次公布了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完全名单。无论是国家级大师,还是省级大师,在宜兴市人事局官方网站、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官网、江苏省陶协官网均可查到。

  另外,如今的紫砂交易市场也还认可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认定证书的各级紫砂工艺美术师,而由中国科技协会认定的各级紫砂工艺美术师和未取得相关资格认证的紫砂从业者,则处于前文所述宜兴紫砂市场体系的最底层。至于“学院派”紫砂,不管是在收藏界还是工艺美术圈普遍表示是头一次听说。

  再看第二种渠道“刚性兑付”。这一被视为信托行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专家早有风险极大的论断。因为艺术品的定价原本就较为复杂,再加上如今炒作盛行,更让人们对其看似风光的高价风险不可控制。再加上艺术品信托项目的操作者多数是金融证券领域的专业人士,缺少必要的艺术品操作经验,只是单纯借助“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其它领域的运作方式,在“短、平、快”的功利主义影响下,简单而盲目地将现阶段的艺术品经营生拉硬拽至金融化的经营层面,妄想在2至3年内实现利益的收割,最终只能在艺术品市场固有的波动式发展中吃到大苦头。

  虽然这款紫砂信托产品通过由签约工艺师购买产品中间级份额的做法,将工艺师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捆绑在一起,以保证优先级收益及紫砂艺术品的质量,但信托专家孙飞认为,这种类似于生产者自己入股的担保方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艺术品信托的风险,不过,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对原来艺术品信托产品风险方面的一种完善,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托最终的兑现问题。

  “艺术品金融化的本质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投资工具,并不是金融本身的创新,而是金融的对象新而已,是现有金融手段在艺术品上的运用。”所以孙飞认为:“从根本上说,不管是艺术品信托也好,还是其他艺术品金融化方式,在产品设计时需要尊重艺术品、艺术市场的规律,摒弃急功近利的操作思路和圈钱思维,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贯穿到产品运作中,才能让包括紫砂信托在内的中国艺术品信托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从艺术品信托的宏观发展而言,艺术品信托市场的好坏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和艺术品自身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虽然国内经济形势在持续好转,但艺术品市场的调整还在继续。如果按业内人士普遍预计的艺术品市场要等到2015年才会真正回暖走强,那么艺术品信托市场这种低迷态势至少还有两年时间才会改变。另外,对艺术品信托能否良性发展,持不乐观态度的人士目前在信托业、拍卖界以及收藏界是普遍存在,且几乎是一致认为艺术品信托未来将有一段漫长的调整期。在这种大背景下,紫砂信托的发展处境之艰难不言而喻。

  也许正如国投信托总经理吕益民所言:“艺术品市场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市场……真正的艺术品金融化在中国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