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文物鉴定把脉

2014年05月05日 06:57   经济日报  收藏本文     

  这些年来,文物艺术品收藏从参与人数到资金投入,规模都是空前的。但是,文化艺术品收藏过程中存在的乱象不容忽视,比如造假、卖假之风猖獗,鉴定市场不规范等。文化艺术品鉴定市场的诚信危机由来已久,一方面是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更是道德问题。

  现实中,有的鉴定专家手一挥,短短十几分钟就能给几百件收藏品宣判“死刑”。这对文化艺术品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他们所否定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大批民间收藏品和收藏家。

  很多民间收藏家对文化艺术品往往“一掷千金”,甚至“守候一生”。有的人把多年的积蓄都用在了收藏上。如果有一天,某个所谓的专家随便看了两眼,就说珍藏多年的藏品是假的,这对收藏者来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巨大的打击。

  这种现象确实需要改变。因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收藏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逐渐成为一种投资行为。而要想文化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需要规范文化艺术品鉴定市场,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鉴定标准问题。

  目前,首先要加快建设既有资质、又有技能、符合德技双馨标准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师队伍。其次,按照“协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三步走”的实施办法,逐步建立艺术品鉴定的标准体系。再次,完善公正、公开、透明的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服务程序和鉴定体系,建立文物艺术品科技鉴定行业标杆。运用传统“眼学”和科技检测交叉融合的鉴定形式将是一个大趋势。可是,当下技术鉴定推广难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传统观念和现实利益。可以说,依法综合利用科技手段为当代艺术品和古代艺术品“把脉”,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作者系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艺术品鉴定与评估委员会主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