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艺术在巴西策展的一些感受

2014年05月07日 09:22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收藏本文     

“中国艺术在巴西”展出现场 “中国艺术在巴西”展出现场

  马琳

  “中国艺术在巴西”经过一年多筹备,终于于上月在巴西圣保罗OCA展览中心开幕。

  我一直是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展览策划,只不过课题研究的成果是用展览的方式来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由于有中国自身的文化背景和西方艺术潮流的双重关系,呈现出非常复杂的面貌。就如何解读中国当代艺术,如何评价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目前在中国的学术界都作为反思,也一直在讨论。尤其在现在,像“中国符号”这样的关键词普遍被接受的时候,如何寻找到“中国符号”之外的艺术家和作品,更加成为了我要关心的事情和这个展览想讨论的话题。当然我无法用一个总体的命名来概括中国所有的当代艺术,而只能用一种点点滴滴的描述来提供2000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信息。基于这样的策展理念,我把展览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艺术介入社会”、“历史、记忆与未来”、“图像与形式”。

  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史上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尽管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2000年以后关于艺术与社会方面的讨论,在中国的艺术批评界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以艺术介入社会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发展趋向,而且这种趋向似乎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部分,我以王劲松、倪卫华、 李一凡、 渠岩、王南溟、 何成瑶、徐唯辛和张敏捷的创作实践为例,讨论了艺术与非艺术的问题,艺术家如何不停地打破艺术边界,强调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介入社会现实,讨论社会话题的新的功能。

  比如王劲松的《百拆图》、李一凡的《淹没》和倪卫华的《风景墙》分别讨论的是中国的城市、乡村拆迁问题和生态问题。1999年,王劲松拍了北京将要被拆迁地区的房屋墙上的执行令“拆”这个字,王劲松将它命名为《百拆图》。这件作品不仅讨论了北京旧建筑被破坏的问题,也体现了王劲松对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思考。

  李一凡是从电影出发涉足摄影和“档案艺术”的艺术家,他的纪录片摒弃主观参与和风格化,追求对真实的陈述。2002年,李一凡拍摄了作品《淹没》。影片忠实记录了在2002年,为保证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成功,在水位上涨前,奉节老县城被搬迁毁灭的全过程。李一凡的作品讨论了城镇被淹没后人性的问题。

  对社会话题和社会行为的关注也使得一些艺术家从非艺术当中找到新的艺术,如渠岩的《许村计划》和王南溟的《西东合集的演出》就是这样的作品。渠岩以他几年在山西考察和镜头中所聚集的社会问题为基础,集中到了山西的许村(太行山中的一个古村落)作具体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是从乡村建设的讨论到如何建设新的乡村。《许村计划》作品就是通过图片和影像,思考如何用许村的原有资源而不是去破坏它来创造一个新农村。王南溟一直是不断拓宽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有关艺术与社会的问题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呈现,如《太湖水》、《拓印干旱》等。

  历史与记忆,未来与想象也是2000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组成部分。比如李山对生物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张小涛对未来的想象,张健君、宋钢竭力从历史与当下记忆状况中去选择素材来讨论被人们忽略的或者说是视而不见的问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