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衍生品消费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2014年05月21日 11:17   《艺术品鉴》杂志  收藏本文     

  记者:郁华  辛追  洪波

  ——访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

  西沐,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中国政协文史馆西沐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负责人。

  展望全球,艺术衍生品正在由艺术品的替代品、高端生活用品及礼品不断向资产概念、财富概念转化。聚焦我国,艺术衍生品市场规模只占到艺术品市场总规模的5%左右,占到艺术衍生品潜在市场的规模2%不到,大量潜在的艺术衍生品消费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对此西沐表示,我国艺术衍生品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而要让艺术衍生品走出博物馆、美术馆,以实体店或网店姿态参与人们的市场消费生活,恐怕还需要制度先行。

  艺术衍生品产业迅速发展缘于巨大需求促动

  《艺术品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量正呈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我国刚刚替代了美国成为全球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这也意味着,我国国民能够获取更多来自海外市场的艺术品以及艺术衍生品。您如何看待目前全球范围内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又如何评判我国国民对艺术衍生品的需求?

  西沐:从全球范围看,各国艺术衍生品产业都在走向国际化。我们知道,艺术衍生品最为关键的是六个环节:依次是授权、专业创意与设计、有品质的制造与有质量的生产、整合营销与体系、培育与引导消费以及体现文化内涵与品质的品牌。

  据我了解,现在除了创意与设计,全球衍生艺术品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展开。特别是授权、生产与营销体系等环节的全球化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授权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除了美国,日本与欧洲已经成为重要的授权国家,国际化是授权行业未来发展的大的趋势,与授权业一同成长的是制作工艺、生产的专业性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巨大潜力的开发。但是,专业创意与设计的国际化问题,核心是多极化、区域化与本土化问题,已成为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竞争发展的制高点,甚至可以这样说,创意与设计的国际化发展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衍生品产业国际化的格局。

  我们应当看到,不仅中国,甚至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产业竞争的结果,而是巨大需求牵引的结果。集中的巨大需求迅速整合与聚合了相应的产业要素及支撑体系的培育与形成,并推动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正在迅速完成新的塑造。

  这里首先要提的是,衍生艺术品产业的不同阶段如授权、创设、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正在不断独立成为新的业态,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其次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衍生艺术品产业资源的能力与基础正在形成;三是在需求的推动下,新兴业态的产生与老业态的再造共生共存,不断满足越来越个性化、规模化的消费诉求。

  中国消费结构处于快速转型期,这为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与机会。在世界消费结构不断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消费结构也进入了快速转型期。

  在艺术衍生品市场,有两个数据值得我们重视:一个是全球化授权业中,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只有3%;另一个是中国艺术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只占到中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的5%左右,占到艺术衍生品潜在市场的规模2%不到。这表明,中国内地潜在的艺术衍生品消费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艺术衍生品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这反映出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

  艺术衍生品正在从高端生活用品转化为投资标的    

  《艺术品鉴》:我国是工艺品生产大国,现在,有很多地区都在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加强特色工艺品的研发生产力度。您如何看待艺术衍生品的工艺价值和投资价值?

  西沐: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全球艺术衍生品正在由艺术品的替代品、高端生活用品及礼品不断向资产概念、财富概念转化。也就是说,艺术衍生品正在成为一个投资产品,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的资产配置工具之一。艺术衍生品资产化的趋势,在未来会深刻地影响着艺术衍生品的创意、生产及其消费的格局,可以说,这一发展趋势,为全球艺术衍生品及其产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窗,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回到本土,我认为我们国家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如何积极推动完成,在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世界化”背景下的“本土化”进程;二是中国的艺术衍生品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要素,如何参与到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的整合与再塑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意与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进程是否能够深刻地发生。否则,国际化的结果,就可能沦为发达国家艺术衍生品的生产与消费基地。

  在我看来,当下我们可以围绕全球艺术衍生品资产化、财富化的发展取向,架构起相应交易市场与交易平台,力争在艺术品资产化、财富化的过程中领跑全球艺术衍生品市场。把艺术衍生品看做是另一种财富,构建艺术衍生品价值分析体系,积极搭建艺术衍生品“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将产品策划、设计、生产、营销管理、销售终端等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整合与发现艺术衍生品的价值。

  艺术商店正在脱离博物馆、美术馆,走向实体店

  《艺术品鉴》:我们经常关注我国国立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感觉艺术衍生品的种类和质量虽然较往年有所提高,但相比美国大都会等博物馆及艺术品展览中心,我们的产品还有发展潜力,同时网上展示交易平台发展得虽然快,但尚未形成规范和规模。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又有怎样的解决方案?

  西沐:在欧美发达国家,艺术衍生品通常是指进入博物馆系统零售业的艺术商品,是美术馆品牌形象的一个延伸,营销市场一般走的是“博物馆或美术馆+艺术商店”的路子。

  随着产业资本与体系的广泛介入,全球艺术衍生品市场正在经历交易体系的再造。首先是艺术商店不断脱离博物馆美术馆走向实体店;其次是在品牌的整合下艺术商店走向连锁或品牌化经营;三是艺术商店+电商;四是交易平台化+电商。除此之外,艺术衍生品的二级市场也会不断兴起,如拍卖、博览会等形态也在不断兴起。

  展望全球,我们正面临一个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管理技术不断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这也促使全球艺术衍生品市场朝着四个大方向发展:一是衍生艺术品新资源新领域所带来的新的产业发展机会,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会;二是产业艺术化所给现有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带来的转型与业态变革带来的机会,这不仅仅解放老的产业能力,更主要是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三是大数据技术对市场资源与体系的整合作用;四是当下全球艺术品市场服务的平台化取向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融合,所带来的市场与产业发展治理机会,特别是当不断兴起的交易服务平台化+互联网技术式的互联网市场服务模式,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以上四个方面,如果不认真应对,不努力地把握,在不断前行的世界面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如果我们正视机会,迎头赶上,那对我来讲就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我国角度看,我国艺术衍生品市场还不成熟、缺乏应有的操作规范,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艺术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制,改善法制环境,完善行业管理职能,出台相应的促进政策,为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规范的发展与交易空间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博物馆、艺术馆开发衍生产品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但对如何完善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的生态环境,完善博物馆美术馆的服务功能,探索全新的以公益为主的营收模式,可以说博物馆、艺术馆艺术授权产品的开发与经营面临机遇,也是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一个基础。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