鍒嗕韩鍒板井鍗�
关闭

杜晓帆: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具有借鉴

2014年06月24日 08:25   中国文物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丝绸之路文物——红地对鸟纹锦,此为唐朝文物,现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 丝绸之路文物——红地对鸟纹锦,此为唐朝文物,现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 丝绸之路文物——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此为南宋文物,1975年南宋黄昇墓出土,现由福建博物院收藏。   丝绸之路文物——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此为南宋文物,1975年南宋黄昇墓出土,现由福建博物院收藏。 丝绸之路文物——铜熏炉,此为汉代文物,2003年12月风门岭M26墓出土,现由合浦县博物馆收藏。 丝绸之路文物——铜熏炉,此为汉代文物,2003年12月风门岭M26墓出土,现由合浦县博物馆收藏。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此次大会上,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也申遗成功,至此,中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处。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包括河南4处、陕西7处、甘肃5处、新疆6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此次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

  丝绸之路项目最终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这种联合申报的模式对未来跨国跨区域遗产申报方面有何启示?对于这一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贯倡导跨国、跨地区申报,一方面有利于遗产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和促进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丝绸之路项目的成功申遗,为大型的文化线路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

  丝绸之路这条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申遗成功对于未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有何影响与意义呢?杜晓帆称,“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

  项目是中国第一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必将对今后的遗产保护与申报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文化线路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遗产类型,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于国内其他的文化线路具有借鉴意义。

  丝绸之路申遗历程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在世界范围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1990~1995年,又组织全世界丝绸之路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了五次国际性科学考察。

  200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积极协调下,中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5国联合启动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1年,因为丝绸之路庞大的规模,国际组织专家提出“廊道”的概念,对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策略进行调整。

  经过多次协商,2012年最终确定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

  2013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向联合提交丝绸之路申遗文本。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娆㈣繋鍙戣〃璇勮

鍙戝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