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乱象:利字当头眼睛蒙雾

2014年07月04日 10:43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顾学文

  人潮汹涌的免费鉴定会上,有人坚称自己用的普通拐杖是名贵黄花梨;金钱面前,专家频频失节,只要收钱即可随意开具鉴定证书;廉价地摊货摇身一变成“古董”,而后贩卖给不懂行的人;拍卖公司“拍假”、“假拍”,几成公开的秘密……收藏乱象,不一而足。

  收藏,最值钱的是眼力,最需要的是耐心。但绝大多数收藏者既没有眼力,又缺乏耐心,却梦想一朝捡漏。被称为“藏界深喉”的学者吴树曾说,“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

  电视剧《人生几度秋凉》中,尚珍阁老掌柜一生的积蓄与声誉毁于一张打眼的假画后,对学徒痛心地说:“利字在心头,眼睛就被蒙上了一层雾。”但许多大众媒体却在用各种关于天价拍卖、一夜暴富的报道助长社会的功利心:荧屏上,一个小碗小罐,动辄数百万元、上千万元,虽然也有抡锤打假的,但渲染后的爆炸式的财富获取方式仍刺激着普通人的神经。

  其实,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繁华往往是片面的,荧屏上的一家欢喜,必然伴随着荧屏背后成千上万家的哀愁。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本应是文明一脉相传的继承与发扬,是修身养性的情趣与寄托,而过分渲染藏品的经济价值,却使本该弥足珍贵的藏品的文化内涵被忽略。

  如果仅为财富和投资而藏,收藏便失去了它的本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