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办国际艺术展:行路难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周奕敏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刊发了多篇巴塞尔展览评论的文章,45岁“高龄”的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这次主办方从全球1000多家申请参展的画廊中遴选出了300多家参展,所涉及的艺术家更是大腕云集:骨灰级的如Edvard Munch、 Joan Miró,中流砥柱的如达明·赫斯特、 草间弥生、Marina Abramovi、William Lewitt。而作为近代艺术的风向标,巴塞尔艺术展不仅展示了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先锋艺术作品,并且为众多年轻的新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被观众认知的平台,更是以全新视野推动对于曾经被忽视的作品的“再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展会现场不仅出现众多亚洲艺术家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被画廊作为明星展品放在显眼的展位。尤其在“Unlimited”装置艺术展区,一进门是Haegue Yang的作品,接着是中国艺术家的《Grand Canal》,然后是日本艺术家的100幅男扮女装自拍像,深入进去,杨福东的影片《New Women》正在回顾着上海的黄金年代,而在展厅的心脏位置陈放着徐震的雕塑作品《Eternity》。从展会的其他艺术作品中亦能窥见对中国元素(如灯笼、旗袍、瓷器等)的提炼和运用。
而在东方元素不断受到展会追捧的同时,中国艺术家也在被西方文化影响和改变着。
近年来,中国内地一直都在竭力发展当代艺术展会,北京有“艺术北京”,上海在中断了一年后将于今秋举办第7届“上海当代艺术展”。相较于巴塞尔艺术展的名声在外且产业链成熟健全,中国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至于大家都在讨论的展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这里就不赘述了。就说说个人的一些感受:
首先,巴塞尔对传统及当代艺术的发扬传承由来已久,公共机构与个人藏家的合作越发巩固了其艺术文化之都的地位。如当地的Emanuel Hoffmann基金会就与巴塞尔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 Basel)及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Gegenwartskunst)亲密合作、共享资源。而在展会期间,人们不仅可以参观Art Basel, 整个城市更有几十个质量极高的外围展供选择,如Design Miami、Gerhard Richter作品展、Art Book Fair Basel等。 同时,在距巴塞尔一小时火车车程的苏黎世亦有苏黎世当代艺术周末(Zurich Contemporary Art Weekend)来为巴塞尔预热。一个Art Basel充分挖掘并整合了整个城市和国家的旅游、艺术、出版资源,同一时期有如此密集高规格的文化活动及展会上演,这在中国尚是无法想象的。
其次,当代艺术中很多重量级的作品均以性或性器官作为创作对象和灵感源泉,以表达对生命本初的赞美、批评及探寻,这一现象在狂野张扬的行为艺术中尤甚。可以说,没有了性和裸露元素的当代艺术是不完整的。那么,偏于保守的国内买家和受众群对于性意识的接受度会如何?政府对于这方面又会有怎样的政策限制?
最后,随着大量国外画廊的参展,国内观众将得以见到更多先锋实验性艺术作品。要更好理解现当代艺术作品,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时间缺一不可。而国内目前在审美教育尤其是现当代艺术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很多人对作品摸不着头脑。看不懂作品,自然就理解不了作者需要表达、批判或赞美的东西,于是一些作品成了观者眼里的“垃圾”,因为看到的是垃圾,观众就会分配更少的时间去解读作品,走马观花的结果便是对当代艺术难以从内心真正接受。■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