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仿制艺术品是把双刃剑

2014年08月23日 09:59   和讯网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曹红霞报道

  3D打印的消费和使用,已经成为了普通大众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业界人士认为,这个时代,3D打印已无处不在。

  日前,“穿阅·中塔-2014 3D中国行”大型3D体验展自北京开幕以来,将3D打印、3D扫描、3D雕刻等一系列先进的3D技术带给消费者,加速其发展和普及。

  按3D打印技术原理来讲,任何东西都可以打印。据报道,美国一家公司去年制造了全球首款3D金属手枪,而且成功发射了50发子弹。从那时起,3D打印就产生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问题。

  知识产权的忧虑

  之前,对于音乐、电影和电视产业中的知识产权关注越来越多。3D打印技术也会涉及到这一问题,因为人们可以随意复制任何东西,并且数量不限。

  2013年10月,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一款名为“ONO之神”的3D打印艺术品,引发了业界广泛争议。

  3D打印艺术品被送拍的这个事件,象征意义其实要远大于它的成交价格。因为它对传统艺术品的影响和冲击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当艺术遭遇3D打印,开源颠覆稀缺、技术挑战传统版权观念,如何制定3D打印的法律法规用来保护知识产权?应当如何看待和处理3D打印的法律秩序?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3D已成为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市场、服务、消费等的创新基础和新的竞争高地,而掌握最前沿3D技术,也为他们把控产业链、获取巨额利润提供了依托。

  “3D打印出来的东西只能归为生活艺术品类,而不能拿来跟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一较高低,两者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北京宏阅博观文物鉴定中心负责人王永玉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打印作品跟本来的色泽质地是有很大不同的,打印个青花瓶和1300度高温烧出来的瓷器没法相比,还有,字画的水墨笔韵也是打印不出来的。”

  而业类资深拍卖人士淏天阁创始人仝超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对于收藏者来说,见不到真的,又喜欢,怎么办?也会选择收藏打印作品。”

  如何发展?

  仝超说:“3D打印在文物修复领域的应用有它积极的作用,根据文物最初的原图就能够通过3D技术恢复,给了艺术家充足的想象空间和更大的创作自由。”

  毫无疑问,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就看用在谁手里、怎么去运用它。对于有些工艺复杂的作品,3D打印只需要下载图片就可以打印,区别是材质的不同,除了稀缺资源之外,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

  3D打印技术在重建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机能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水平,几乎任何静态的形状都可以被打印出来,但是那些运动的物体和它们的清晰度就难以实现了。这个困难对于制造商来说也许是可以解决的,但是3D打印技术想要进入普通家庭,每个人都能随意打印想要的东西,那么机器的限制就必须得到解决才行。

  “3D中国行”项目总负责人何文峰表示,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制造技术,3D打印的确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但只是解决传统制造业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对大多数的传统制造业来说,它带来的是技术的改进和提升。两者的关系是互为补充,而不是谁替代谁。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作为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基本“语言”、“工具”和“平台”,3D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关系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以及在下一波世界竞争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没有3D技术与人才的支撑,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文化软实力打造等将无从做起,“中国创造”将成为一句空话。

  去年以来,国内3D打印企业一下子诞生了五六十家。何文峰表示,发展3D打印需要多方联合,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资金辅助,此外,学校、科研单位要进行积极的符合市场的基础性的研发,以这样一种混合之力才能更好地推动3D打印产业的发展。

  中国产经新闻

文章关键词: 3D打印艺术品双刃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