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乡建趟条路

2015年07月26日09:15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收藏本文     

  梁毅

  为期一个月的“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展览正在展出,此展之所以引发持续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易被遮蔽但越来越凸现其“当代性”的议题:艺术介 入乡村。有论者指出,“艺术介入乡村”无论是从哲学层面,还是到改革进程中纷纷聚焦乡村和土地问题的学术讨论,以及当代艺术近些年已具备“介入乡村”的条 件看,都为这一风潮兴起提供了支持,而在中国,此类艺术实践所呈现出的各种鲜活样本亟待学界关注。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用文献的形式呈现了40位(组)参与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在北京五环与六环之间进行的40个艺术项目调研。项目完全开放,只要是对六 环和五环之间的社会生态感兴趣的人皆可加入,参与的方法是选择这个区域中的一个村镇对某一问题展开不少于10天的调查,调查的角度涵盖就业、生态、身份、 教育等方面。因为参与者多为艺术家、设计师、导演、作家,所以在理性和高冷的调查报告外壳下包裹着些许感性和丝丝温情。

  除了“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近年来诸如此类的项目还有渠岩的山西“许村计划”、欧宁和左靖的安徽“碧山计划”,北京的皮村、白庙以及合肥崔岗等艺术村的 “乡村建设”等,其关注点大都在艺术如何介入乡村、复兴乡村等方面。作为乡村建设的一种艺术实验,无论是“许村计划”“碧山计划”还是各地艺术村落的建 设,起步之初大都步履维艰,而到现在也依然是蹒跚而行,参与者们践行“造梦”的足迹,“孵化”出一个又一个让人闻之好奇、观之难忘的展览和活动。但与策划 展览、举办艺术活动等短期行为不同的是,乡村建设实在是一条没有多少成功案例可资借鉴和仿效的寂寞之路。

  说起乡村建设,最早缘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包括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了救济农村、改造农村,做了不少积极尝试。抗日战争之前, 乡建运动已蔚为大观,惜乎后来为战乱所断。如今,城镇化的加速使得乡村文化日益凋敝、城市病愈加凸显,这就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打捞历史、重新打量当下, 艺术家们则试图用艺术的方式为乡村文化“招魂”,借此来修复残破的心灵故乡,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先贤遗志的追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今年4月在元典美术馆举办的“乡建在中国——碧山&许村”展览,到如今在单向空间开幕的“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展览,再到8月即将举办的“乡绘许 村——2015中国和顺·第三届乡村国际艺术节”,可见此类艺术活动朝着越来越频繁的态势发展。到底艺术如何介入乡村公共生活、乡村又如何与艺术“共生”,这些问题不是艺术家“下个乡”考察考察就能明白的,只有真正俯下身子、接过地气而又具备与官商民打交道能力的实践者才能有所体悟,才能为艺术“乡 建”趟出一条路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艺术乡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