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盗:美术馆管理机制的短板

2015年08月01日09:43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导读

  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原馆长萧元监守自盗,以赝品调包将143幅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书画作品窃为己有。国内外美术馆“内盗”不绝,虽然被盗物品不尽相同,但案件共同点在于美术馆的管理漏洞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特约记者 方翔

  7月21日,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原馆长萧元贪污案在广州中院一审开庭。根据检方指控,2004年至2006年间,萧元利用掌管画库钥匙的职务便利,监守自盗,以自己临摹的赝品调包的方式,将143幅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书画作品窃为己有,并拍卖掉125幅作品。以拍卖价和评估价计算,萧元贪污的画作价值高达1.1亿元。

  这并不是在专业美术馆内发生的第一起“家贼”案件。随着科技的发达,越来越多的拍卖行通过技防手段来提升对于文物的保护,但近年来在国内外美术馆内发生的一系列监守自盗行为,让人不得不感叹“家贼难防”。

  美国研究艺术品犯罪的学者爱德华在《是名画总会被偷的》一书中描述:“全世界失窃的艺术杰作可以组建一座博物馆,堪比世界上任何一家最伟大的博物馆。印度尼西亚梭罗博物馆原馆长达尔莫迪普罗,盗取博物馆收藏的六尊珍贵佛像,将真品卖给当地企业家,却用赝品代替展出;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被偷走逾两百件银器及珐琅,而盗窃者则是原馆长,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沙皇时代的冬宫,也是俄罗斯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国内文物界内耳熟能详的类似经典案件是上世纪90年代湖北荆门博物馆的监守自盗案。荆门市文物局原党总支书记、副局长、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必胜,原副馆长王传富等7人里应外合,将国家一级文物“双龙首玉带钩”等文物卖出,私自将国家一级文物“战国带鞘玉首铜剑”的玉首借给荆州无业人员张某复制,造成玉扣流失。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令人痛心的数字是,1990年代后被偷盗流失的文物,是以往任何年代文物流失之最。”

  美国联邦调查局艺术犯罪小组创始人罗伯特·惠特曼曾经表示,监守自盗在艺术品盗窃案中占到90%。他认为,内部人员最清楚博物馆的安全漏洞在哪里,艺术品盗窃犯通常不是惯犯,没有其他犯罪的经验。每个人行窃的理由都不一样,但这些案件的共同点在于美术馆的管理漏洞和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在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原馆长萧元贪污案开庭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表示,“美术馆是用纳税人的钱进行收藏,因此必须对纳税人交代收藏了什么,这是一种与公民共同进行文化管理的态度。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布这些信息能够迫使我们更认真地接受社会的监督以及历史的监督。”

  随着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开始关注到藏品的防盗,不少博物馆纷纷采用先进的数据技术,使得馆藏精品得到更加准确的登记,像内蒙古博物馆对文物进行3D数据采集,有关人士表示,“我们国家的文物突然出现在国外的拍卖会上,但我们只能拿出几张照片,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这是我们遗失的,但有了这套数据资料,就能拿出确切的细节证明这些艺术品是属于我们的藏品,即便遗失了也有可能找回来。”

  作为中国首家超规模私立博物馆的创立人和馆长,马未都曾经对媒体表示:“我的博物馆从来没有失窃过。我的博物馆安保措施比故宫严得多。不信你们来试试。”对于许多私人美术馆来说,对于藏品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公立博物馆,特别是随着博物馆业务的扩大,馆际交流的增多,藏品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库存藏品经常变换,给藏品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不少博物馆和美术馆已经开始借助于新的科学技术,藏品的日常监督可以借助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码技术,这样当库管人员带着感应器走到安装了RFID晶片的藏品时,其晶片就会发出信号,自动报出藏品,并进入电脑。若把感应器安装在出入口则藏品进出时也可以进入电脑,与其联网的安全技术防范就可以对其进行监督。在运输中的藏品可以利用卫星定位(GPS)技术建立藏品离位报警跟踪系统,随时跟踪离位藏品。(编辑 孙伶)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博物馆美术馆藏品盗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