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一带一路中茶具的文化意义

2015年12月08日11:44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宁波古称明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而发祥于慈溪上林湖的越窑青瓷是这条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主要标志。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复苏与振兴越窑青瓷,激发其文化活力,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越窑青瓷铺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由河姆渡遗址上的黑陶文化,发展到彩陶文化,直至东汉年间出现瓷器。正如夏鼐先生指出,“原始瓷是在长江下游地区发明的”,“后来在长江下游地区逐渐改善,终于在汉末出现了瓷器,成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92页。青瓷是我国最早的瓷种,发明于距今1800多年的东汉,比欧洲瓷器早15个世纪。浙江东部最早烧造瓷器,为我国著名的青瓷发源地。那里属于古越国之地,故称越窑青瓷。众多的窑群散布在今绍兴、宁波一带,以上林湖为最佳,那里原为余姚属地,今属慈溪市。汉代天子游猎之地称上林苑,出土的唐光启三年(887)的文物铭文,讲到上林湖有贡窑,提供秘色瓷贡品的地方也称上林。1987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县法门寺塔的唐代地宫,发掘出16件越窑青瓷器具,在记录法门寺皇室供奉的物账上,这批瓷器被明确记载为“秘色瓷”。唐代诗人陆龟蒙喻其为千峰翠色,诗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虽充满诗情画意,却使人很难理解釉色的深浅。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使人们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釉面本色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面一般清澈碧绿。秘色瓷是在越窑青瓷制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青瓷中最突出的制品。就以“茶碗”来说,茶圣陆羽对全国各大名窑产品作了比较之后,再以邢州和越州所产的一流的茶碗相比较,指出:“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评价“碗,越州上”,“青则益茶”。陆羽:《茶经·四之器》。名瓷在全国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中原皇室取用最多的不是北方白瓷,而是南方青瓷。仅五代吴越王钱镠在位的30年间,就向中原朝廷进贡越窑青瓷14万件。

  浅说“一带一路”中茶具的文化意义|越窑青瓷通过明州港运销海外,在国外更有深远影响。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佛教代表团到杭州访问,归程那天上午9时,由我国著名地理历史学家陈桥驿作陪去灵隐寺拜佛,途经孤山时,在浙江博物馆稍停。那团长在馆里见到上林湖的青瓷碎片,顿时思绪翩翩,纵横论及,讲了两个多小时,还误了去灵隐进香。

  改革开放后,台湾茶学专家蔡荣章夫妇寻访上林湖。他俩走访过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见到上林湖越窑青瓷遗迹十分欣慰,并向当地生产名茶的朱小明总经理建议,把名茶和青瓷茶具融为一体,共同经营。蔡荣章考察上林湖恢复的古代龙窑后,对古代龙窑叹为观止。烧制青瓷的龙窑长10米左右,依山而建,利用首尾高差产生抽力,能快速升温或降温,这长形的窑身还可延长火焰在窑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窑内温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越窑青瓷标本作过测定,其烧成时的温度达到1310±20℃,0.8毫米的瓷胎还可微透光;此外其吸水率、显气孔率、抗弯强度等工艺,都达到现代日用瓷的标准。

  以农立国的封建社会,明州港出口的主要物资为茶叶、瓷器和丝绸,其中,茶和青瓷茶具联系密切,历史源远流长。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在《中国茶叶外销史话》中说,唐时印度民西亚遣使中国,从明州登陆贸易;唐代开元二年(714)在明州已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茶碗一类的器皿,历史上曾有“茶之父”之称,与“水为茶之母”相对应。茶和瓷器演绎成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多年前宁波就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茶路”启航地之称。2006年4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在第三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期间,举办宁波“海上茶路”国际论坛。与会的海内外专家认定宁波为海上茶路启航地,在论坛上发出倡议书,提出建立合作框架。近10年,围绕宁波海上茶路启航地的主题,汇集国内外茶文化专家,成立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在古港口遗址上树有海上茶路启航地纪念碑,相继开展“甬为茶港”系列活动,出版多部相关专著,为弘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特色,提供了历史文化佐证。

  唐代明州与扬州、广州并列,为全国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在古代明州和义路海运码头遗址、宁波东渡路城墙等多处发现的大批青瓷,是准备经海上出口的外销产品。越窑青瓷从明州港运向海外,北达高丽,东至日本,南经广州后又分两条路线,一是向东南,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另一条向西南,沿海经越南,达泰国,并经马六甲海峡,过印度洋,1869年在苏伊士运河未开通之前,绕道非洲好望角,再经大西洋,到欧美诸国,一度使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茶叶市场。

  二、服务“一带一路”的文化瑰宝

  越窑青瓷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沿岸国家广受欢迎,促进了文化厚积、贸易繁荣。越窑青瓷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是当今世界构筑经贸平台,扩大友好往来的文化瑰宝。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思,其构成的大通道覆盖面之广,将推动我国同中亚、东南亚,东非、欧洲及美洲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我国规划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并参与。

  宁波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港口经济圈,发挥港口的最好资源、开放的最大优势,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积极开发东盟、南亚、西亚等新航线,到2014年12月,宁波港集装箱航线有228条,其中,远洋干线114条,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关系。

  据《宁波日报》介绍,宁波在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跨国投资,设立境外企业(机构)48家,外方核准中方投资达15.4亿美元。

  宁波正在为“一带一路”夯实基础,2014年成功举办了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和经贸文化周活动,广受国内外关注。今后将继续开展相关的经贸、文化活动。

  与此同时,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青瓷在复苏。上林湖畔有慈溪市越窑青瓷研究所、慈溪市上越陶瓷研究所等机构,也有越窑青瓷有限公司,并培育了孙迈华、施珍两位烧制青瓷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传承人。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成立30周年的纪念品——青瓷出自孙迈华之手,其造型别致,古色古香,纹饰独特,具自成风骨的内涵,堪称“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上越陶艺研究所所长施珍是位名副其实的陶瓷专家。她在继承传统和创新求变中,做到中与外、古与今的精华工艺巧妙结合,把古老的越窑青瓷艺术延伸到高雅清幽艺术境界。施珍制作的“卷叶牡丹瓶”“龙纹刻花瓶”等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和业内人士的好评。2013年夏,施珍携作品到美国西雅图参加展会交流。她把越窑青瓷茶具带到美国,其中有获奖的上林秘色茶具组合茶盏,又有创新型的越窑青瓷花茶碗。当西雅图的女市长和丈夫参观展示的越窑青瓷之后,向施珍竖着大拇指夸奖时,施珍说:“越窑青瓷的历史是从烧制茶具开始的,我把烧制越窑青瓷茶具作为茶具与中国茶文化最好的结合方式,使越窑青瓷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

  施珍认为烧制越窑青瓷应是从茶具入手。越窑青瓷和茶文化不但在形式上一体,绿茶茶汤的颜色和越窑青瓷的釉色也是一致的。施珍认为茶与青瓷茶具在内在精神上是融合的。她认为千峰翠色,相当于高档绿茶第二次冲泡的茶汤汤色。

  越窑青瓷烧了千年,风流千年;又衰落千年,停滞了千年。自北宋末年越窑衰落后,现在仍处于复苏时期,离越窑青瓷的振兴还尚需时日,面对“一带一路”的新常态,做好越窑青瓷的复苏与振兴,可谓前程似锦,任重道远。

  三、复兴越窑青瓷茶具的思考

  越窑青瓷从复苏走向振兴,这里简称“复兴”。当今越窑青瓷遇上空前的发展机遇,也受到严峻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后,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制定这一战略具体规划的同时,相关的沿海地区已经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实践国家战略。比如泉州在华侨大学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深圳提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枢纽,提升对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辐射能力;湛江建立起一座占地1500亩、投资超120亿元的东盟城市综合体。沿海省区更在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城市关系上做文章,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结成的友好城市38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千舟竞发,扬帆远航。

  在这样的局面下,宁波如何深化发展对外的经贸、文化交流,特别是激发文化活力,本文围绕越窑青瓷(茶具)的复兴,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要认清越窑青瓷茶具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友好合作的特色载体。在古代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出土的许多越窑青瓷,印证了我国与这些国家经贸与文化往来的悠久历史。这些沉淀了厚重的人文因素的艺术珍品,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注入文化活力,成为互通互连的桥梁,有利于推进经贸活动。这是宁波加强对外联系无可替代的特色品牌。当今宁波对外贸易蓬勃发展,2014年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与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相比,地方特色的文化优势发挥还显得不足。在服务“一带一路”中更要创新思维,为提升宁波地区的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越窑青瓷应重放光彩。

  其次,纠偏越窑青瓷(茶具)在继承与创新过程中的思想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所产秘色瓷,多被列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印尼、埃及等国家也将从当地港口考古出土的青瓷视为珍宝。这些足以体现出越窑青瓷的文化瑰宝价值,也由此引起我们对越窑青瓷的思路局限,认为越窑青瓷高深莫测,甚至不可逾越。从考古层面上也许有其理由,但是我们继承青瓷遗产,旨在发展,重在创新。试想,唐代的青瓷,如果停留在东汉初期的水平上,就不可能有“千峰翠色”“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当代我们复苏越窑青瓷产品,无论从人才、技艺还是科学水平上,都已达到或将达到前人的水平。设想当代的作品在500年后也许也成为重要文物。我们要从历史的层面上,认真继承先人的技艺,把越窑青瓷做精做强,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当然也要防止一哄而起,粗制滥造,这涉及科学管理和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更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最后,注重把握和运用越窑青瓷茶具的历史符号。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的商品之多,并不限于丝绸,尤其是明州作为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出口的物资除丝绸之外,更多的是茶叶及与茶相关的青瓷茶具。丝绸之路的丝绸是个历史符号,越窑青瓷茶具也是个历史符号,还和丝绸的符号相通、相融,使古代的明州港更具特色。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可以越窑青瓷茶具为媒介:一是越窑青瓷茶具在古代就是名品。茶圣陆羽对它有确切的评价,认为它超过北方最好的邢州窑瓷器,青瓷茶碗“类玉、类冰”,处于全国首位。二是茶碗可以一物多用。考古发掘出的茶碗并不限于泡茶,还可用于盛汤水。宁波博物馆镇馆珍宝之一——青瓷莲花盏托是典型茶具,可用作冲泡绿茶,也可用来盛莲子白糖茶、盛人参汤等。越窑青瓷茶具不过是一个特指的文化符号。三是越窑青瓷茶具有实用价值,既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有欣赏和珍藏价值,也可用来收藏高档茶叶,作为馈赠友邦和贵宾的礼品。有些企业和单位常为馈赠外国友人的礼品犯愁,曾有一企业家向工作人员提出采办礼品的要求:强调地方特色,要有文化情趣,要有艺术品位,更要有实用意义。而配套的越窑青瓷茶正好满足了上述所有要素。

  越窑青瓷茶具依托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当代文明互动的世界上,能够引发与各国友好人士的对话和交流,成为互通互连的最好载体。青瓷茶具和茶交融,乃是文明的象征、友好的桥梁、经贸的纽带。宁波实施港口经济圈,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越窑青瓷茶具可重放光彩!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旅游新闻网 文/陈伟权,宁波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青瓷越窑茶具宁波海上丝绸之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