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毛雕工艺会不会失传

2015年12月09日16:21   新华报业网  收藏本文     

蒋喜在为听众讲解 蒋喜在为听众讲解

  本报讯(记者 李婷)12月5日下午,市非遗办主办的“艺见——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面对面”活动在苏州文物商店艺术沙龙推出了第二场公益讲座,著名 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蒋喜在讲座中为听众深入分析了中国玉器制作工艺特色,他还着重表示当代玉雕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已经 是个很急迫的现实问题了。

  当天下午的讲座围绕着中国古代玉器制作工具与技艺演变的重点展开,蒋喜以丰富的资料展现了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玉器及 中原地区夏、商、周玉器的概貌,不少听众对PPT上的每一张图片都不放过,认真记录。蒋喜35年的治玉生涯始于最初的临摹,当年拥有大量古玉的工艺品进出 口公司、各地文物商店及港台收藏大家,都为年轻的玉雕艺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学习标本,零距离接触古玉使得悟性高者受益巨大。“但是现在的年轻玉雕学艺者不 再有这样的机缘了,他们坐到玉雕机前的启蒙基本不知其所以然。”蒋喜特别强调了方圆造型在中国玉文化中“由器而道”的发展历程,君子头顶圆冠而知天时,脚 穿方履而晓地形,方圆相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物化成果,“可惜的是,这种从思想与审美高度产生的玉文化传承,今天确实少有艺人去 研究去表现。我担任过多次全国范围内的玉雕行业赛事评委,从各地参赛作品中早已发现这样的趋势,这应当是一个让大家警醒的问题。”在现场听讲座的一位玉文 化爱好者对蒋喜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当代玉雕在材质和工艺上比古代作品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有一个现象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就是当代玉雕最宜远观,上手后却不过如此;古代玉雕远观不怎么样,上手后却是越看越有味儿。”蒋喜即以“游丝毛雕”工艺为例回应:“这种工艺从良渚发端在战汉时达到顶峰,有研究者对 其早期工具提出了种种猜想,比如骨器、牙齿等等,其实我们动手实践者都知道,这就是砣具的杰出作品。制作游丝毛雕需要极好的目力和定力,这不是一朝一夕间 可以完成的训练。我现在担心的是,这种工艺会不会很快失传?”

  市非遗办负责人李红在讲座现场也表示,传统手工艺中有很多具体而微的精彩之处需要当代传承,请来大师们与从业者、爱好者的交流正是促成传承氛围与平台的有力措施。

  来源:姑苏晚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玉雕蒋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