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术展览的回望与期待:贴近生活回归学术

2015年01月04日 10:15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冯智军

  在过去的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举办的内容繁多、类型不一的展览近7000场次。换言之,平均每天有近20场展览开幕、400场展览在展出中。它基本囊括了在公立美术馆、民营美术馆以及画廊等地的展览总数。实际情况也许会超出上述数字。

  美术展览是美术界一个平常却奇特的现象。它是作品展示的舞台,也促成了其他元素陆续上演;它揭示了美术创作的兴衰,也因过度开发为外界所诟病。相较往年,各类美术展览有了更明显的主题性色彩。“中国梦”“新中国成立65周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中法建交”等展览热词频繁出现。回望去年,有哪些重要展览值得铭记?又有哪些新的动向需要关注?

  贺岁展一“马”当先

  如同每年的贺岁大片一样,贺岁展近年来也慢慢成为“美术馆过大年”必备项目。而这也是各艺术机构策划喜迎新春特展的一个由头。

  2014恰逢甲午马年,从年初开始,许多展览就围绕 “马年春节”做起了文章,其中大都以年画唱主角。如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红红火火中国梦——中国首届木版年画展”, “点缀年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民间年画精品展”等,不仅贴合“中国梦”的主旋律,也因展期横跨春节时段而十分应景。中国美术馆则以一层全部展厅推出 “丹青贺岁”,作品选自“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此外,各美术馆或艺术机构还纷纷推出以马为主题的展览,如正观美术馆以“命题作文”的形式,请各位艺术家以马为主题表达新春祝福,推出“正观·贺岁(2014)马年画展”。

  既有新作品贺岁,又有老作品捧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丹青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马画作品展”、南京博物院的“奔腾马——2014南京博物院院藏马文物精品展”、首都博物馆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御马摇铃’群展”、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迎甲午马年——楹联书法展”等,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文化气息。

  “羊”早就是中国艺术领域里常见的表现题材,如商代巧夺天工的“四羊方尊”,集雄奇与秀美于一身;再有人所共知的“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在各种艺术门类作品中流传;在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艺术中,“羊”的形象更是多姿多彩。在即将到来的乙未羊年里,相信自古就寓意吉祥的“羊”,将再次成为各展览机构的重头戏。希望以“羊”为主题的展览,不停留于借用一个符号,而是要真正挖掘出生肖文化的丰厚内涵和民族特色,并引领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主题展览力图“接地气”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今年再度亮相,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长达5个月的展期里,各画种展览在13个分展区陆续亮相,为全国人民呈现了一道视觉盛宴。从2.4万余件投稿作品中遴选出的4391件作品,不乏新人新作,也不乏精品力作。相较往届,2014年在展区上有所突破,首次将陶艺、漆画和综合材料绘画独立出来,在艺术设计展区增加了工艺美术的内容,同时增设实验艺术展区。从参展、入选和获奖的情况看,那些更加贴近时代,特别是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作品更能引发共鸣。这些变化反映出全国美展这个老品牌力图创新的尝试和希望更“接地气”的努力。

  已办3年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因突出“美术惠民”,并推动了美术馆对藏品的梳理、研究和保护,自开展以来就深受好评。今年入选的41个项目,有对大师、名家不同角度的解读和再现,也有对艺术发展史的梳理,更有依据本土艺术资源推出的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展览。其中,名家纪念馆(美术馆)的参与力度较以往两届有较大增强。“丹青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作为国庆重要展览之一,通过近百年来中国美术家创作的优秀作品,探寻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自身发展与艺术特征。

  大型主题展览彰显出对艺术各门类越来越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样也显示出在追寻“中国梦”的今天,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宏大叙事,开始更多地思考艺术的本体语言架构,以及表现人民火热生活的新方式。

  学术展凸显“学理化”

  很多展览还令人感受到各美术门类对学术的梳理。这种梳理,有以区域为界限的研究性展览,如“丹青京华——20世纪的北京中国画坛”,以北京画院藏品为基础,梳理出北京画坛在20世纪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景象与脉络的展览;有对某一艺术门类百年来发展的反思,如以油画的语言风格演变为线索,梳理了中国的百年油画史的“国风——中国油画语言研究展”;还有对某一重要时间节点的再现,如“时间节点——中国·1980年代水墨景观”,就试图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梳理了当代水墨的缘起、发展、变革和实验,以及水墨艺术家的成长和分化。

  对新兴及相对冷僻的艺术门类,也逐渐通过展览来进行定位和探索。如“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展: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展”“透器·透气——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等。从中可看出,通过展览促进具体学科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并在更大程度上拓展了展览的功能。

  而围绕展览展开的数场集中的研讨会,也呈现出一定学术追求。如第二届中国批评家论坛上,6位批评家举办了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史与展览制度”为主题的讲座;CAFAM双年展“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展出期间,也以策展为出发点,展开了多场论坛活动;以“批评与展览”为主题的批评家年会,围绕“策展与批评”“展览与制度”“展览史与艺术史”“策展人与艺术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首届湖北美术馆论坛的主题为“展陈与观看”,邀请了国内美术馆界、美术界具有重大展览经历和相关研究领域的17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演讲。可见,如何推出既有学术价值,又能与观众形成互动关系的展览,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研讨方向。

  展览之外的忧虑

  在如此频繁的展览活动映照下,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似乎正在呈现一派大发展大繁荣局面。虽然展览相较往年,在开幕式的排场和程序上有从简趋势,而各种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对理论研究的关注,成为展览的新常态,但其中也不无忧虑。

  纵观各种类型的研讨会,鲜有针砭时弊的批评性、建设性发言,特别是一些个展研讨会,陈词滥调的现象更为严重。这其中,有理论家、批评家们碍于面子应付的原因,也有艺术家好大喜功、摒弃异见的个人原因。笔者曾亲历的一次个展研讨会上,某位与会嘉宾刚刚说了几句委婉的批评意见,就引得办展艺术家大为光火,更是摆出老资历言辞激烈斥责。如此听不得意见,研讨会举办何用?

  展览的同质化现象也很严重。既表现在展览主题和定位的重叠,也表现在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的自我重复。在群展中,熟悉的名字和面孔看多了,作品千篇一律,实在令人生厌。而个展里更有一年举办10余次的情况,如此频繁的展览,如何保障作品质量?

  展览画册越出越大、越出越厚,也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不论是阶段性研究的呈现,还是个人艺术实践的检阅,画册作为展出的纸本呈现,应更具备典藏价值。但如何切合实际、不浪费资源,需要深思。如某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进京展,展览开幕后,美术馆门口的书摊上就堆积了当天开幕展览的数十本画册,连包装都没有打开。画册遭此遗弃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值得琢磨。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不少艺术机构也将推出新的展览计划。不论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主题展, “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还是众多颇具特点的个展,新的热点将不断涌现。如何再多些精品展览,多给时代留下些精品佳作,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展览美术美术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