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博物馆别变成参观馆

2015年01月30日 14:20   中国经济网  收藏本文     

  笔者每到一座城市,必定会去当地的博物馆。因为,要了解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历史人文风貌,博物馆是很好的起点。

  然而,并非每座博物馆都能让人感到满足。

  在笔者的经验里,很多博物馆仅仅是坐落在某一个地址上的房子,除了大小不一之外,没有更多实质上的区别。在博物馆里,最常见的场景是:人们排着长队,沿着博物馆的空间设计,或快或慢地从橱窗、展品边走过。对于许多人来说,去博物馆只是一段从入口到出口的过程而已。

  对于上述现象,有人或许会说,国民的文化素养决定着他们能否从博物馆中有所收获。笔者认为,这只是片面的解读。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大多数博物馆并没有充分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于是,便无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有句诗说:“人的一生,也可以像一座博物馆吗? ”笔者将其改写成:“博物馆,也可以像人的一生吗? ”历史文化不是平面的,装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更加应当是立体的。

  现在,我国的博物馆,仍停留在“喂养”观者的阶段。也就是说,当观者走进博物馆时,只是单方面地看、听,被动地接受,极其缺乏参与,甚至是融入的机会。这样的博物馆,只能称其为展品的收纳处、陈列台,倒不如改名叫参观馆。如此下去,大家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查看资料就行了,文字、图片、影像应有尽有,何必到实体博物馆里耗费体力呢?

  博物馆之所以为 “博”,不仅是指物品多,也是指功能广。正如辞典中对 “博物馆”的定义所说:博物馆是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既然是复合体,那便应当具有多维性。

  笔者的一位朋友长居日本,偶然联络时,也曾聊起当地的博物馆。她在博物馆设立的文化学校旁听过,她的女儿就读的小学更将某些课程搬到博物馆中进行。对她而言,博物馆是日本民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不会特别感知它的存在,但又分明地不断受到它的影响。

  众所周知,日本的博物馆事业相当发达,不仅城市中有很多博物馆,就连普通的乡村也设立了小型博物馆。更重要的是,日本社会对博物馆的要求不只是参观,同时也要交流、互动。简单地说,日本的博物馆具有生命感,观者能够从中找到自己与历史文化对话的可能。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已经突破 4000家,这一数字是十年前的一倍。遗憾的是,数量的急速增长并没能在拓展文化功能、涵养文化生态、提升国民素养等方面发挥更为明显的推动作用。

  近来,电影《博物馆奇妙夜3》的热映,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一股博物馆热,而我国最近审议通过的《博物馆条例(草案)》更让博物馆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话题。笔者希望,这些关注能让博物馆向生活的中心再靠近一些,由此来推促城市和博物馆,真正从社会、人群、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去认真思考博物馆的功能与价值。

  来源: 辽宁日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博物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