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是今天的绘画

2015年03月31日 14:06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扬·迪波茨 《地平线I,II,III–海》 录像 1971年 扬·迪波茨 《地平线I,II,III–海》 录像 1971年 杨振中 《 通道》 单屏录像 2012年 杨振中 《 通道》 单屏录像 2012年 德里克·克雷克勒 《无题》 单屏录像装置 2014年 德里克·克雷克勒 《无题》 单屏录像装置 2014年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影像艺术创作,大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在西方出现,并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主流的艺术创作媒材,因其对运动、时间等元素表达的天然优势,和与现代传播方式的紧密结合,而被人们接受并喜爱。在一段时间内,流行的影像实践专注于叙事和幻象,而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影像展,则让我们通过对空间的重视,重新发掘出视觉认知感受的解读能力。

  一段写实叙事的时间

  2015年3月26日,“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影像展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该展览由广东美术馆和澳大利亚MAAP艺术机构(亚太媒体艺术)共同主办,策展人为MAAP机构负责人Kim Machan女士。

  围绕着“空间性”这一主题,这次展览从18位国际当代艺术家中挑选了一些最令人关注的录像作品,从2014年开始在韩国、澳大利亚、中国的多家美术馆与博物馆巡回展出,来到广州已经是巡展的第五站,它将会在广东美术馆二楼的五个展厅中停留到5月6日。

  Kim告诉我,这次展览中创作年代最远的一件作品,是荷兰观念艺术家简·迪贝兹在1971年所创作的《地平线》系列,同时它也是这次展览讨论的起点。“简·迪贝兹1968年的作品‘透视矫正’改变了我们对摄影的这一媒介的认识。他的精明及观念式的手法也同时用于电影中以表达其解析式,简化并且规范性美学准则。在1970—1971年之间他制作了许多关于‘地平线’的短片,并与2007年在其摄影系列‘地与海平线’中继续其探索。这些作品利用了一个有关风景的共识:一条横跨页面的直线来区分天与地或者海与天,一并由此将这个画面陈述转化为对于空间效果和透视关系更为广泛的研究。在这个前提下,对地平线其公共性和简单性的探索,成为为‘海陆空’展览的出发点。”

  几十年来,影像艺术在发展中由仅仅强调“写实性”和固有上下文语境的“叙事性”,逐步转向对作品主体、即场空间和媒材之间多元关系的理解和思考。Kim认为,录像艺术里的空间性正在迈向一种“雕塑性的表达”——该展选择的艺术家有意用雕塑式的表达方法来对待影像,借以思考距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空隙”。地平线的元素从最简单的形式——穿越水平面或页面的一条直线——扩散到更复杂的观念,如地理国界和边界、精神想象上的空间以及真实和表象空间。

  这种对空间的重视重新发掘出我们视觉认知感受的解读能力,空间在这里是一种视觉感知上的关联,是有自身生命力的。潘诺夫斯基曾为“影像”这种新媒体下过这样的定义:空间的能动化和时间的空间化。作为以“感知”为机制的有机体,空间能不断地解构和重组作品主体,主体随着空间的改变相应地产生新的语言表达,因而需要我们特殊的关联式“观看方式”。就这次展览中所见的作品为例,韩国艺术家金守子《包袱—尼日利亚阿尔法海滩》中颠倒的地平线, 澳大利亚艺术家克雷格·沃尔什《站在石头上》中被调换的日出日落,都从不同的视角空间极大地扩展着我们的感知。

  影像作品与即场空间发生的关系

  除了作品内容本身表达的空间思考之外,这次展览布置的本身也考虑到了作品与即场空间之间的关系。Kim认为,这种关系不是指改变美术馆固有的空间,而是让作品与既有的空间之间展开对话。“广东美术馆的空间非常特殊,与巡展中其他城市美术馆不太一样,我很高兴能让展览在完全不同的空间被呈现。”Kim告诉我,巡展的首次展出是在韩国首尔,展场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展厅之间有几分钟的步行路程,所以观众在到达下一件作品之前有几分钟的思考时间。而广东美术馆的展厅也同样特别,左侧是一个开放式的展厅,站在这里可以俯瞰中庭;而站在三楼的展厅中,也可以通过天井和玻璃窗俯视二楼的展厅,在这样多重不单一的空间里,需要考虑的是录像在空间里不是单一画面的呈现。“所以希望观众们不是单从电脑屏幕之类的地方观看录像作品的内容,最好是亲临现场,感受录像作品与空间的对话。”

  显然,这种努力是成功的。在广东美术馆右侧的楼梯上——观众通常会选择从这里而不是从电梯走上二楼,占据整座墙面的是杨振中的《通道》。这件作品表现了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即一个空间被切除,被从“另一边”可见之处所移除。随着观众走近楼梯并不得不与作品越来越靠近,观看的视点越来越接近,会感受到一种错乱。广州美术学院新媒体周春源老师对这里的布展细节表示赞赏,认为这让观众在正式走进展厅之前,就进入到对“空间”的思考之中。

  影像艺术的崛起

  是时代的必然

  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江郁之介绍说,西方艺术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影像创作,上世纪80年代,中国影像艺术创作拥有了其自身的创作、批评和展览语境,出现了为数不多的运用影像作为媒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是王功新,他的作品也在这次展览中得到呈现。中国批评界眼中杰出的影像艺术家张培力也参与了这次展览。

  “影像就是今天的绘画。这种媒介的方式很有今天这个时代的特点,你到美术馆去看作品,一个影像和一个绘画放在一起,更吸引观众的还是影像,因为它更靠近他们的观看习惯,跟时代更加契合。”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冯峰认为,半个世纪以来影像艺术的崛起是时代的必然,一些观念也的确更适合用录像来表达,这是其他媒介难以取代的表达。

  例如此次展览中王功新的《乒乓球的另一种规则》,王功新通过将物体在录像和空间屏幕中的合并来强调雕塑性。在这件作品中,王功新同步了两面投影和一台显示器,在屏幕空间中构建一场模拟的乒乓球比赛。球似乎在两面投影和显示屏之间运动,通过有节奏的声音提示暗示了球的运动。对于比赛和乒乓球的传统预期也因不可预期的行为而受到干扰。建立在投影和显示屏之间的空间感知既被建构同时也被冲突的规则所解构。冯峰评论说:“视错觉的原理最初是从平面产生的,但是这种运动的视错觉,只有用录像表达才比较容易,这是其他媒材无法代替的。”

  近年来,在广州的各种当代艺术展中,都能看到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胡斌的身影,作为策展人,他更关注此次展览中对录像投影的设置方式。“我们平时在布置录像作品时,好像就是设置一个观看投影的空间就完了,而这个展览对影像的探讨很深刻,投放的方式、不同屏幕之间的并列组合,都有特别的设计。例如澳大利亚艺术家德里克·克雷克勒在其作品《无题》中所采用的纸带和风扇,作为录像投射的基底,本身在运动,与所表达的内容相得益彰;再如奥地利艺术家黑默·佐伯尼格的作品《23号》,作品所投射的基底有画框叠加的感觉,他使用了色度后期制作特效,引入了空间视图层次,从而突出了媒体的重要性。通过网格窗和百叶窗,蓝色的空白画面和花园的景色在录像中不断地切换。随着百叶窗和投影屏的上下移动,艺术家发出指令来建立对框架的编辑。屏幕有时会出现真实的图像,有时变成空白,延续了物质性边缘和艺术改编的诚实混乱。”

  延伸

  广州录像艺术家更多表达对日常生活的介入

  在广州,专门的影像艺术专题展并不太多,2011年底,广州美院实验艺术系刚刚成立不久时曾与广州53美术馆联合举办了“8+8当代国际影像展”,在与国际影像艺术家的比照中,寻找中国影像艺术在全球当代艺术格局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发展方向。此后本土影像艺术仍时常在各种当代艺术联展中作为作品呈现,却缺乏专门的展示。

  胡斌一直以来关注广东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据他的观察,虽然从事影像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在国外越来越多,作品产量很大,但广东艺术家做影像艺术的并不是太多。“这涉及到各种支持的问题。因为国外美术教育环境跟中国不太一样,他们对于观念的探索还是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而国内对当代艺术的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又涉及到扶植力度的薄弱、市场的缺乏,所以专门做录像艺术的艺术家是比较少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国内许多当代艺术的评奖里面,影像艺术和装置艺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它更容易成为前沿艺术家获奖的门类。”

  广东从事影像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有什么特点呢?胡斌认为,他们的创作特点很多是和日常生活有关系。“对日常生活的一种介入,有半纪录性的感觉,就好像在记录一种日常生活,但又结合了以自己的身体来改变日常生活状态的那种录像艺术比较多。在国外,这类型的录像也比较多,只是这次展览有其自身的主题——对空间性的探讨,而非叙事与记录,所以很难有所对应。”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影像艺术绘画艺术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