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不断革新与淘汰的艺术史特征

2015年04月14日09:53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1963年,杜尚的大型综合性回顾展于洛杉矶帕莎迪那美术馆举行。杜尚与其著名作品《泉》在一起   1963年,杜尚的大型综合性回顾展于洛杉矶帕莎迪那美术馆举行。杜尚与其著名作品《泉》在一起

  艺术史不是一个禁锢知识的监狱,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会不断被革新、怀疑、审判、拯救和重写。艺术史不断的被重写,正如艺术创作一样,我们在关注过去历史题材时,既要还原当时的文化情境来看历史的价值, 还要以当下的视角来给历史以新的诠释。对当下正在创造的历史,也应该保持这样的态度,允许未来的人重新书写。

  因为艺术史具有主客观书写不断平衡的特征,所 以艺术史会在不断革新与淘汰中发展。艺术史案例书写虽然是一种应该保持物理客观精神的话语,然而因书写主体(写作者)的身份、知识结构和话语权力的不同, 书写时对案例的诠释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态度。选择什么案例以及案例和案例之间的关系、结构,时常因不同的作者选择不同、版本不同、视角不同,书写的艺 术史会相互影响和补充,避免主观片面的篡改历史事实。然而不管版本多寡,艺术史保持的原则是艺术史即精英化的历史,是在不断革新、不断淘汰的历史,艺术史 也是平衡主观与客观叙事的价值支点。

  当代艺术史存在的意义

  艺术史是一个体现艺术功能最有力的途径,因为 它有普及教育作用,也会提高大众的鉴赏能力,而试图引领社会的价值观。它是艺术理论和策展、收藏、拍卖、艺术市场、艺术区、艺术教育等诸多艺术生态建构的 参照系数。当然,这些诸多的艺术生态节点的建构也会影响当下的艺术史,从而创造艺术史形成的条件。

  传统艺术史是历史中出现的艺术现象、特征、思 潮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借助艺术研究社会文化的手段。而当代艺术史的研究结合当代艺术的特点需要打破传统史学的束缚,解放思想,自由的创造历史,不只是总结 和梳理的关系,应该在不断的改造中引导艺术,它越来越强调即时性与现场感,因为只有在场的书写更为客观,而不在场的艺术史只能通过文献考古结合历史文化背 景研究才能进行辨别,必定有它的局限性。

  当代艺术是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即使是针对历史、经典和未来话题的表现时也进行 当代语言和当代感受的转换。一个时代的艺术最能直接体现这一时代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现象。当代艺术史也必然是时代的前沿,最能代表这个时代。

  艺术史书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供给我们的文化 针对性与生存感受不同,每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史也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艺术是在不断变化的时间叙事中纵向发展,也是在某一时间阶段横 向的束缚中存在。艺术史在政治权力支配下可以被篡改,也可以被经济资本话语权利诱导改变成为一部伪历史,甚至会改变艺术的形态。

  当代艺术史书写类型及关系

  艺术史的书写方式和类型很综合,如时间线索、 地域划分、媒介类型、思潮与个人传记结合等。其类型也有一定的层次,除了综合性的艺术历史,还会有更加细化的微观艺术史研究,如按地域性分有地方艺术史, 按媒介分有不同的媒介艺术史,按艺术人物与现象分类也有个人传记或个案史,按社会艺术机构分类还有不同机构的艺术史,另外以意识形态分还会有主流官方的艺 术史和民间在野的艺术史等等。

  艺术史书写经典的方式,即时间线索及地域划 分,梳理不同时期及国别的艺术现象与艺术生态。这一类艺术史如吕澎著《中国现代艺术史》、邹跃进著《新中国美术史》、H•H•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 史》、高名潞等编著《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此类艺术史书写方式综合,需相对严格的写作方法;另一种以理论、概论为纲的史料,如布莱顿泰勒著《当代艺术》、岛子著《后现代艺术系谱》、鲁虹著《中国当代艺术30年:19782008》、刘淳著《中国前卫艺术》、葛鹏仁著《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栗宪庭著《重要的不是艺术》、朱其著《新艺术史和视觉叙事》、朱朱著《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当代艺术》、张海涛著《未来艺术档 案》等,这类史料注重价值判断与实践结合,推动前瞻性的艺术思潮为潜在的目的。

  第三类以传记、个案口述的方式,做为野史或补充史料出现,如温普林著《江湖飘——中国前卫艺术家外传》、杨卫著《通州演义》、吕澎编著《艺术史中的个案》等。

  还有一类以文献、档案、年鉴方式书写,如朱青 生主持编辑《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张海涛创办的以网站方式《艺术档案》、温普林著《中国行动》、费大为编《85新潮档案》、栗宪庭/张海涛/陈进编《行为 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朱其编著《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等。

  从艺术史写作的角度看,第一类写作方式相对综合、整体,后面几类侧重点不同,第一类与后面几类结合将更佳。

  在现代教育中时常把中国艺术史与世界艺术史完全隔离,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世界艺术中应综合一部分中国史,把中西方看作一个整体,平等对话而非对立的关系。当代艺术史写作为近期新的类型,随着艺术所处时代的不同也需要有自己的特点如:

  () 当代艺术史需增加全球化艺术背景,去边缘化,而非只是发达强国的艺术史,应增加亚非拉州重要国家艺术史,因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艺术的国别差异、多元补 充才符合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 ()当代艺术史应增加艺术生态的建构史料,因为艺术史是靠良性的艺术生态建构作为依托的,一个部艺术史需要策展、教育、收藏、市场、艺术区生态等环节, 而不仅仅是艺术与艺术家的历史。

  辩证的看待艺术史的特征

  艺术史每个时代都是在现实大的政治和资本权利 背景中书写,目前当代艺术史书写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合法地位刚刚确立,所以当代艺术史多为民间史,再向公共扩散;出版时又会受到资本 和意识形态的的审查,从而造成艺术史的独立性缺失,因此需要警惕历史被篡改、遮蔽和利益操纵。另外2005年后信息化逐渐发展、市场的运作,集体的乌托邦 意识也随之消散;艺术江湖的各自为政也造成了大的思潮、流派和艺术现象逐渐消失,艺术史中整体架构和类型受到了冲击,未来的艺术史避免不了零散化、扁平 化、浮躁和功利化。

  我个人认为艺术史是一部精英史、积极的历史、价值判断史、主客观调和的历史。艺术史具有当代向超时代的跨越性,新认知与修订的不确定性,小众认同到公共认同发展的辐射性特点。

  一、艺术史的精英化,必然使试图进入历史的人,都要首先成为业内被认同的精英,然后向更加公共的认同辐射。这个精英要熟悉艺术史,理解无形的价值判断的规律,不同于常人和普通艺术家,把自己放入艺术史脉络和现实背景中,分析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艺术史是主观和客观调和的历史,艺术史的主观性表现在于谁来书写艺术史。艺术史而非只是一种个人主观认同,有些重要的大家公共认同的史实不应该被主观的抹去,这样的公共认同感很多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三、艺术史的书写重要,然而参与和介入创造艺术史的人更重要。艺术史的创造有多种途径,涉及艺术生态的各种类型,不同身份的艺术工作者都有创造艺术史的权利与机会,他们都可能决定和影响艺术史的发展。

  四、如果对于宏观的历史观不好把握,相比之下 多数人与所谓的正史无缘,这时微观艺术史的参与更加重要,这时每个人都将有机会参与微观史。如一个小时间段的历史书写,一个地方艺术史的书写,一个媒 介的历史书写,甚至一个传记和艺术个案的书写,这些微型历史也同样具有价值,微观艺术史的介入让历史更加鲜活、客观、具体。微观艺术史进行考古的挖 掘,甚至会改变艺术史中的机会主义、偶然性、关系化、圈子化和主流化格局。

  五、艺术史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很多被时代遗漏的历史人物,如一些大师在自己活着的时代被历史所遗忘。因此艺术史除了具有当代向超时代的跨越性,也应该是不断在超越时代的同时体现它的不确定性。艺术史也会不断被后人所修定,赋予艺术史以新的认知与诠释。

  结语:

  艺术史有艺术史的价值规律、残酷性,它也会有 偶然性、主观性,因此给书写着者带来很大的挑战性和压力。艺术史的精英化也会给竞争中的闯荡者以沉重感和失落感。因此艺术工作者应该保持主动但无为的 心态,不能为了艺术史而做艺术,在了解艺术史的同时更应该真实表达内心的愿望、思想与情感,为现实和未来社会的文明起到引领和启示的作用,谨防伪艺术和功 利艺术史的形成。

  而对于当下艺术史的书写者,要有对其敬慕、严谨负责的态度来编写,亟需关注新人新事,不能总是书写老人的历史,避免陷入换汤不换药的怪圈,也不能靠个人喜好、亲疏关系书写历史,尽可能尊重客 观案例事实作出判断,有立场、态度,也要有活力。怎样体现每位书写者的一家之言,但又不失客观理性,需要深入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并以自己的价值判断 梳理艺术脉络和结构,纳百家之长。(张海涛)  

  来源:艺术中国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张海涛艺术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