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雕泛滥代工充斥:核雕还能玩吗
尽管近年来文玩核雕在收藏市场中备受欢迎,但这也催生了核雕市场的乱象。据不完全统计,仅舟山地区核雕年销售就近3亿元,从业人员已有3000多人。核雕产品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甚至还有上百万元的作品。尽管从业者众多,但真正的核雕大师并没有几个。市场中大量的“代工”与“机雕”现象,在扰乱市场秩序的时候是否也给那些真正的核雕大师带来影响呢?
核雕收藏日益升温
在潘家园刚刚落下帷幕的核雕名家名作精品展销会不仅汇集了全国各地150余名核雕制作者,还吸引了众多文玩爱好者前去参观购买。这些核雕制作者中既有老一辈的开路人,如宋水官、周建明、周雪官、周桂新等,他们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有工艺美术大师,还有一批新一代的年轻核雕制作者。
谈起橄榄核,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学时学过的那篇《核舟记》。在大约一寸见方的桃核上微雕,在我们国家可谓历史悠久,据说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到了明代曾风靡朝野,不仅皇帝喜欢,连民间也极为风行,并成为文人雅士显示身份地位的宠物,甚至被视做当时的时尚。
橄榄核雕是中国的传统核雕艺术,它展现着工匠师们精湛的技艺,雕刻成品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正因为核雕属于中国民间艺术中极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在历史中还担当了友好大使的角色。1955年,时任总理周恩来出访,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中就有件核雕作品。1957年,原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访华时,外交部仍以核雕相赠。
近年来,随着核雕热的不断升温,手腕上的把玩之物开始受到藏家的追捧,而橄榄核也成为藏家关注的新焦点,成为了不少文玩爱好者的首选玩物,因此在艺术交易市场上很受欢迎,尤其是一些有着美好含义的核雕作品,更是成为了收藏市场的抢手货。其市场价格也逐年增长。
和善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从事文玩文化的传播,并开设自己的网络店铺。据总经理单志刚介绍,“从2013年起,核雕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核雕玩家这两年都在翻倍增长,从去年的1.5万人/天到如今的3万人/天,这个变化是很直观的”。
除了核雕玩家人数发生变化外,核雕的市场价格也在逐年增长。几年前,一串橄榄核雕价格还多在50-100元之间,工精质优的也仅200元左右。但时过境迁,如今橄榄核雕仅是一般技师或工艺师的作品至少也要卖到1000-3000元不等,名家橄榄核雕价格甚至上万元。
核雕收藏日益升温,带动了不少年轻人加入这一行列。在此次展销会中有一对“90后”的兄弟,他们师从著名核雕大师周雪官,作为年轻一代核雕制作者,他们表示,“文玩可以说是一种全民性的娱乐项目,所以年龄不是界限。目前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对核雕这类文玩爱不释手”。据了解,文玩核雕除了在国内比较受欢迎外,在国外也有爱好者,甚至韩国、俄罗斯等地也有人开始从事核雕制作,只不过题材与国内的有所不同。
机雕、代工充斥市场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许多核雕艺人纷纷招收学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苏州地区的核雕艺人有数千人之多,河北永清县也有2000多人。近几年来,浙江、福建等地原来从事其他雕刻业的一些艺人也转行于核雕。在苏州及永清县,橄榄核雕业已形成产业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具的制作、原料的采购都出现了专业化的趋向;媒体的报道、政府的扶持等因素也成了核雕业迅猛发展的推动力。但是,在核雕产业备受关注的时候,机雕、代工现象也接踵而至。
橄榄核与其他收藏品不同,虽然目前本身原料价格已水涨船高,但一颗橄榄核的真正价值贵在人工。核雕讲求的是精细和艺术表现,尽管核雕从业者众多,但真正的大师并没有几个。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手工雕琢橄榄核的速度已经不能跟进交易速度,大师作品产量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因此,大量的代工和机雕作品充斥着市场。
单志刚介绍,“目前整个核雕市场中约有80%半机雕半手工的核雕作品。无论是机雕还是半机雕,都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才出现的”。
在淘宝网上输入核雕二字,销量最高的是一款标价97元的十八罗汉核雕手串,一个月内出售了852件。如果是大师纯手工雕刻,一颗看似普通的罗汉核雕,哪怕从前已经雕刻了千万遍,一个拥有42年雕刻经验的大师还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而淘宝网上一个月800多条的产量也着实让人吃惊。但是从买家评论来看,大多数人追求的只是整体造型和价格便宜,对于是否为手工雕刻,没有太多人在意。 据了解,一件核雕作品的价格定位是由众多因素组成。首先是工艺,工艺包含了刀法雕刻难度和所用工时;其次是题材、创意、作品的布局,整件作品是否透露出灵性、韵味;接着是原核的质量、品种、尺寸;最后才是作者的名气。尽管制作者的名声在选购核雕时并不是第一要素,但是不少消费者却以拥有名人作品为骄傲。而这一炫耀行为也催生了不少代工“大师”的出现。
北京商报记者 马嘉会 张茜琦/文 陈伟 张笑嫣/摄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