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对砚甚至比日本人更懂
梁国星
我是1984年中学毕业,当时受家里亲戚的影响,毕业了就跟在表叔程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后面学习雕砚。
当 时我们村(肇庆市黄岗镇东禺村)的风气就是这样,靠近白石村,村里一半的人从事制砚,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前辈引导嘛,自己土生土长,能刻砚就能赚钱,当 时是边学边卖,这样过了几年,后来村里面有一个砚厂给我们这些砚工分包任务。也就是雕好了砚,集中出口到日本、东南亚。
当时雕砚的风格是以雕龙和蝙蝠为主的。国内的端砚需求很少。
现在来看,那时的砚太便宜了,比如一件宋坑的成品砚,1980年代大概每寸2元钱,一块成品砚大概就是18元左右——那时候我们还在学习阶段,刻的都是宋坑砚,老坑、麻子与坑仔三大名坑的石料,师傅是不会给我雕的。
第一次真正开始雕三大名坑的砚台是后来跳出了砚厂自己刻砚,日本人有一阵子忽然宋坑、杂坑的砚石都不买了,只买老坑、麻子坑这样的砚石,我们那时候没办法,就到端溪去,有时捡一些,有时向村民买一些三大坑的石料。
回忆那个时候到麻子坑去,基本没路可通,可比现在危险多了,听说那时候出了也出了一些事故。
我自己真正做砚行是在1992年,除了自己雕砚,就是发货给村里人制砚。从制砚风格上,我基本按照老一辈所留下的传统性、实用性的路子去做。
端砚受到市场欢迎好像是从2002年开始的,从2003年到2008年整个是高峰,这与日本人需要量少,而国内市场销售大有关,也反映了国内人生活水平好上来了,有点重视文化了。
当时政府也把三大名坑给封了,好砚石就越来越少了,需求的人却越来越多,有钱的就买一堆好的砚石屯放起来。
像我们的砚石大多都是以前存下来的,现在想要大批量的好砚石很难了。
后来我开始试着到上海,一个上海朋友让我去考察上海,第一次“试水”上海端砚市场是在西藏路凤阳路。刚到上海时,感觉自己做的砚不适合上海人的风格。我后来 想上海属于江南,文化层次高,审美眼光也不一样,而我们制的砚大多复杂而繁琐,上海人不大喜欢,结果第一年第二年都亏损。
后来我从几个 方面进行改变,一方面砚材主要以三大名坑为主,另一方面,砚雕的风格突出文气简洁,结果一试,受欢迎了,大不一样。国砚行第一次设在西藏路凤阳路,第二次 在凤阳路青海路,现在则转到了昌化路261号八十八店。我在上海肇庆两地从事砚业有十七八年,我的感觉是上海人对砚的眼光不比日本人差,看砚、用砚,甚至 比日本人更懂,这方面,其他地方似乎不及上海。比如,北京都是要大砚巨砚,上海人不要大,要精,要气息。
上海收藏砚的群体有不少,每个人喜欢的砚都不一样,我觉得这里面有一种文化底蕴。有的喜欢名坑石品,有的喜欢简洁大气的砚雕,还有,比如上海交大的一位教授,退休后就喜欢收藏砚,各种品种都要收一下,他觉得乐在其中。这种状态其实挺好的。■
(本文根据对话整理)
来源:东方早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