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与艺术有啥关系

2016年01月16日09:58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来源:美术报 文:张鹏

  这个冬季,“雾霾”成了国人谈论最多的公共话题之一。仅去年12月内,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就两次启动了红色预警。这两次预警期中,除了常规的车辆分号限行,幼儿园和中小学都放假了,还提倡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这些措施充分说明,作为一个公共灾难的雾霾,起码在北京区域内从政府到社会确实给予了高度重视。相比之前,雾霾污染的范围在扩大,从最初的华北扩延到南方,全国大多数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某个冬晨,坐上高铁,车窗外霾意重重,自北京一路南行,依次经过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郑州等地,会感觉霾比北京更重,整个华北大地统统被笼罩。这时候你终于发现,在被舆论称为“霾都”的北京之外,还真实存在着若干个受污染程度更甚的“霾都”。

  我频繁穿梭于北方几个城市之间工作生活,亲眼见证了这个现象。比如河北,其中南部多个城市在受雾霾污染的社会报道中尽管不如北京动静大,但其受污染程度实际上却比北京严重得多。个中缘由很明显,作为首都的北京受关注度高,关于雾霾的各种公众呼声和媒体舆论更为密集,而像河北、河南、山东等“重灾区”没有那么多声音报道出来,所以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其“惨状”。这种情形下,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些预警期措施在北京之外的很多地方并未见实施。比如,在长居全国受污染城市排行榜前几名的石家庄,某小学不管雾霾多严重都要在每周一举行户外升国旗仪式,更为甚者,校方要求所有参加升旗活动的中小学生摘掉口罩,名曰“对国旗的尊重”,试问:谁来尊重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

  有良知与责任感的人们在各自领域内思索着能为解决雾霾问题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关注,哪怕只是研究,哪怕只是想不出任何切实有效的办法而心情复杂。谈论公共话题,稍不留神就会失于宏大与偏狭,不惜笔墨铺叙前面这些,只为引入一个别样的视角对雾霾话题投以某些观照与思考,即艺术的视角。它虽没有像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各路专家那样学理清晰、剖析缜密,但艺术视角的观念与感性特质又保证了它在“雾霾”这样的深刻人类生存命题面前的严肃性。

  艺术乃人类共有之珍宝,是上至王侯将相、下及万千大众得以同享的福祉。艺术对人性的涵养与滋育中,对生命的敬畏与平等的尊严应置于前列。雾霾袭城,考验我们的是对生命和生存的审视,既包括对世界与他人的姿态,也包括对自我的姿态。前面谈到的重霾下的中小学不戴口罩升国旗事件,根本问题是出在了观念上。我发现,很多北京之外雾霾严重的地方,日常戴口罩出行的人反而不多,究其缘由,不是这些地区人的生命更不值得重视,而是因为大多数时间里都是重霾锁城,所以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雾霾的日常化造就了人们对雾霾无视能力与接受心情的日常化,毕竟,生活还要继续,总不能因为雾霾来了而离群索居无所事事,毕竟,还没有太直接的所谓“研究数据”言之凿凿地证明吸霾一定会死人。渐渐地,很多生活在“重灾区”的人也都乐观甚至麻木地认为环布在自己生活中的不是霾,只是雾,因为霾这种东西,只是北京才有。这就是观念的误区!这也恰恰是需要艺术这种最贴近生命的方式引导人们正视生命和生存问题的理由。2013年冬天某个雾霾极为严重的日子里,我走在石家庄街头,行人匆匆,不戴口罩出行者大大超过戴口罩者,当时就想把这一事件和现象做成一个艺术计划方案,旨在揭示一些雾霾下普通人生命问题的深度思考。这个计划至今尚未实施,而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同一城市2014年的雾霾重度又远超了前年。

  艺术,是否需要真实记录今日之生存境遇?毋庸置疑。记录雾霾之下的众生影像,不仅仅是莫奈的专属,今天的艺术家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担当,以艺术的文本为后人留存重霾锁城下的噬心画面与生命温度。艺术家可以进行个人化雾霾主题创作,也可以集合起来做展览统一发声。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这类创作和主题展览活动,但很多还是指向了一种宏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我觉得,需要在观念和心灵的维度上进一步开掘。也就是说,当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时,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内在的挑战和质询,不再将视角伸向外界,而回归到每个人心中。

  为了探寻雾霾和艺术的关系,笔者深入到艺术史的文献中考察。一直以为“霾”是近年的新品,细细梳理文献才知道,实则古已有之。《尔雅·释天》云:“风而雨土为霾。”《诗经·邶风·终风》有“终风且霾,惠然肯来”句,这两者讲的是作为自然现象的霾,有风有雨有土,跟现在的霾确实不同,起码还有风吹雨打之态,雨疏风骤之美。从语义学看,还有另外两个含义。一为遮掩,《水浒全传》第23回说:“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一通“埋”,埋葬之意,《楚辞·九歌·国殇》云:“霾两轮兮扎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考证到此,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今天所遇见的“霾”乃自古及今“霾”之集大成者,除自然恶劣现象本义外,还透出它对生存意识和生命尊严的“遮掩”,如任其所为,恐要把我们普通人对生活、阳光和梦想的美好寄寓渐渐“埋葬”。而这,艺术岂能坐视无睹?

  前几日,我为一群青年学生的展览写了篇小序,首句为“驱自然之霾,端赖造物之恩宠;逐心灵之翳,可寄艺术之疗救”。说到底,艺术有资格也有能力驱散个体心灵的郁结,但遍及全国的雾霾还需诸多领域和手段的共同治理,艺术仅为其中一员。凭依艺术对生命的捍卫,让更多的人理解生存的价值,让更多地区的人重视雾霾的危害,起码不至于还让我们的孩子在重度污染的空气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再说到底,今日之雾霾已成为或许要伴随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许久的社会问题,当很多领域都争相发声共商解困大计之时,艺术,真的要做点事情了。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雾霾莫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