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收藏不缺土豪 缺什么

2016年03月28日11:15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收藏本文     

  原标题:不缺土豪,缺什么

  本周关注艺术市场的人都在谈论的话题莫过于3月24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艺海茫茫,人海茫茫,声色犬马,头晕眼花。有人也许会因参与到这样“土豪”的艺术展感到兴奋,在当今这个消费的时代,在香港这一亚洲消费的天堂,艺术展销会的价值无疑被放大了不少。

  香港巴塞尔如此,内地举办的一些当代艺术展览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尝试:3月28日至6月26日,为期3个月的“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中国南方古城乌镇举办,似乎更带有蒙太奇似的拼接剪辑色彩。权且如总策展人冯博一所说:“展出这些当代艺术,是一次大规模的审美教育,展览不是迎合,而是引领。”话外之意,当下中国大众对当代艺术的消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如何理解和评判当代艺术的问题尚未厘清,艺术和市场的关系也是常议常新的话题。艺术家的学术水平与市场价格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藏家如何基于对艺术自身的判断入藏作品?哪些艺术家没有因为市场的左右而改变创作方向?这些问题,显然无法从3月24日发布的“2016胡润艺术榜”中寻找答案。当然,想从这样的排行中观察点什么并不那么简单。崔如琢连续两年蝉联胡润艺术榜榜首;曾梵志保持第二;何家英超过范曾,升至第三。有画商认为“艺术家的价值取决于他或她能够吸引人们掏出多少钱”“艺术即金钱”,而非它丰富的生命故事,这只是一些人的错觉还是整个社会的错误?同时,“2016胡润艺术榜”也指出在当前相对低迷的经济形势下,2015年中国前一百位艺术家成交缩水45%,这又说明了什么?

  其实,收藏品不仅是财富,更是品位、修养及地位的象征。中国现如今并不缺土豪收藏家,可那些动辄豪掷百万“买买买”的藏家,有多少人巴不得把手中的藏品立刻转手升值变现。当然,在中国,不是非要求哪个藏家还能写出如《历代名画记》般的历史巨著,但至少不要辜负每个艺术品经手时带给自己的审美愉悦和文化身价。

  不可否认,对于艺术品收藏,中国藏家眼界也在不断提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中国正掀起一股私人艺术博物馆建筑热潮,想要留下文化遗产的中国亿万富翁艺术投资人,依仗其经济能力,纷纷建起了私人艺术馆,其中代表如上海龙美术馆、南京四方当代艺术湖区等。尽管有媒体质疑中国私人艺术博物馆暗含着浮华,但无论如何,这些美术馆建筑至少不像某些匪夷所思的装置艺术,将来实在不行了,它们还可以转化,发挥具有实用价值的用途。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土豪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