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雕塑一个动画生命要多少步

2016年03月29日17:42   中国青年报  收藏本文     

  《疯狂动物城》里,小仓鼠上班族吃着冰棍摇摇摆摆排队走过。一直搞数字创意技术的曹女士一边和其他观众大笑,一边在心里嘀咕:“哇噻,大手笔。”

  她很清楚,每多一个三维形象,就是多出一条漫长繁复的流程。

  动画师们首先要建立模型,也就是用建模软件“捏脸”。在鼠标咔嚓咔嚓的移动点击之下,电脑屏幕上一个规则的立体被拉拉扯扯,消磨平尖锐,吹饱满圆润,变出脑袋躯干四肢,又逐渐丰富出额头、颧骨和下巴的细节。像一块灰泥一样,慢慢地被雕塑成生命。

  接下来是材质的打造。如果这是一幅平面的图画,这一步相当于涂色。在这个三维的环境里,动画师们需要造出一张栩栩如生的画皮。空白处被填补出皮肤的颜色和脸部的红晕,还有裙袂的质感和瞳孔的灵动。不同材质的毫厘微秒在被代码确定下来前,首先经过眼睛的捕捉。

  有了轮廓皮肤,更重要的是骨骼和肌肉。塑骨生肌需要熟练的软件操作,更需要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在动画的世界里,运动的自由是馈赠也是局限。如果不加设定,当塑造完的形象动起来以后,我们会看到可以360度旋转的脑袋和膝盖反折向前的踢腿,相当恐怖。骨骼即是在原来模型的基础上对各个部门进行限定,使其更真实。

  肌肉绑定则是更细致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动态的变化。休息状态的手臂是松弛的长条,而一旦使上力气,则会鼓成圆圆的小块。绑定不成功会导致各种奇怪的画面出现,比如小男孩弯曲手臂,大臂和小臂竟然重合到了一起。人物在动作与动作的衔接处不穿帮,进一步模拟更真实的运动,往往很能显出动画团队的业务能力。

  人物形象被建立起来,字面意义上的动画工作可以开始了。动画师们像操作小木偶一样,让他们根据脚本做出各种动作。在不少动画制作公司,每个动画师桌上都有一面镜子,方便观察自己的表情,参照制作出更逼真的人物效果。

  人物的背景也被持续地丰富。专门的特效组在原画基础上,添加风动云涌,打雷闪电。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电脑的计算能力极大地影响着最终画面的优劣。我们能在白纸上一笔涂抹红绿;而在三维的动画世界里,每一笔里都包含着颜色、材质、动作的大量信息。这都需要通过程序和数据实现。

  这样的数字涂画发挥魔力的过程,被称为“渲染”。“渲染”需要在“渲染农场”里进行,这是对“分布式并行集群计算系统”的昵称。为大量的人物和场景丰富细节添加效果,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很高。动画工作室却显然不能拥有一间屋子才能装下的超级电脑。通过“渲染农场”,普通的计算机可以集合成一个网格计算系统,达到效果。

  硬件有了,软件也不可或缺。每个画师当然可以从零起步一行行编出这些效果。更多动画企业会使用数据包,即集中写好的程序集合。每一个数据包都包含着一个小世界:毛发的生长、肌肉的运动、流体的运动……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动画生命雕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