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艺术品焕发新活力

2016年05月04日14:31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林华

  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共同主办的2016首届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古代艺术国际博览会在澳门举办。全球各地的古文化精品与非物质文化手工技艺同台展示,非遗艺术品再次引来极大关注。

  追溯非遗项目的历史,不难发现许多民间工艺的实用价值渐渐淡化,面临失传的困境。如今,一些非遗项目将文化和经济进行结合,创作出一批兼具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非遗艺术品,并走进民众的收藏视野。

  有关专家表示,在非遗艺术品走俏背后,非遗艺术品收藏的隐忧也正在浮出水面。例如,知识产权瓶颈、真伪问题、价值评判问题,这些难题正在困扰着非遗艺术品收藏的健康发展。

  4月22-25日,首届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古代艺术国际博览会在澳门举办,本届手工艺人和传承人们带来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古琴制作技艺、极富当代艺术精神的玉雕技艺、漆器髹饰技艺、留青竹刻工艺、紫砂陶制作工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雕版印刷等。

  3月27日-4月3日,“非遗进清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成果汇报展”在清华大学举办,在40多名授课教师悉心指导下,41名学员取得了丰硕的研修成果,精心设计和准备的140套、300余件非遗艺术品亮相本次展览,涵盖缂丝、织锦、刺绣、年画、剪纸、漆艺、陶瓷、金工等传统工艺门类。

  据统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一般来说,涉及到可作为收藏品的主要类别包括:宜兴紫砂、龙泉青瓷、木版水印、玉雕、核雕、漆雕、苏扇等多个品种。其中,竹刻、刺绣、玉雕、剪纸等属于传统美术类,而木版水印、制瓷、织锦则属于传统技艺类。近年尤其受到关注的品种包括北京景泰蓝、宜兴紫砂、龙泉青瓷、藏族唐卡等。

  过去,一些非遗艺术品在拍卖场上常常以“杂项”的身份上拍。直到2011年,北京翰海拍卖首次推出“燕京八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师工艺精品”专场拍卖会,来自北京非遗传承大师的14件工艺精品中仅成交6件,总成交额为77.84万元。

  2011年,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荣宝斋联合主办了“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这场拍卖会也将非遗作品列入拍卖市场,更为非遗传承人带来最直观的市场定位,搭建了一个生产性保护非遗的新平台。

  据称,此次上拍的86件作品中有66件成交,总成交额达531.575万元。如北京蒙镶传承人吴中凤的《银鎏金镶百宝佛塔》以1320000元的价格成为全场最高,“仿虞廷清韵-復古殿古琴(第六号)”以880000元紧随其后,当代雕漆大师殷秀云的《铜胎剔红八仙过海纹圆盘》以165000元的价格成交。

  此后,上海朵云轩也在2012年举办了上海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拍卖会,专场涵盖了16个非遗门类共114件拍品,每件拍品都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具的证书,这在以往的拍卖中难得一见。

  最终,九成拍品均得以成交,成交总额为774.4万元,一件黄花梨木雕《达摩祖师》更以260万元的成交价夺魁。除了高价成交之外,这类拍卖会还有一大批无底价拍卖的精品。

  分析人士指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大多处于“保护多、开发少、市场价值难以体现”的窘境之中,而上海的此次成功拍卖,可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非遗艺术品形成文化产业探路。

  据称,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武汉等多个地方开始试水非遗艺术品拍卖。业内人士认为,这开启了另一种艺术品的投资方向。

  与此同时,市场也对非遗艺术品的表现形式和交易模式不断创新。4月18日上线的“南方文交所群珍荟萃文化艺术实物交易中心”就是这样的平台之一。

  据介绍,该平台依托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广东省文化产业功能服务平台的高度,将各省优势艺术、手工艺、非遗等门类的实物作品资源聚集到“群珍荟萃”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同时,联合各地文化企业,搭建线下实物交流体验中心,实现实物交易的O2O模式。

  去年底,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同阿里巴巴首次推出非遗相关的产品,将非遗手工艺通过众筹方式让互联网的用户参与。目前,阿里拍卖会入驻了121位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建设了个人的互联网工作室,同时通过互联网渠道授权艺术机构,如今已经覆盖了65个文化产业带。

  对收藏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非遗艺术品的纯手工制作价值,这些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不仅具有精湛的手工技艺,还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鲜有炒作,市场价格也比较合理,深得收藏者青睐。

  由于老一代艺人相继去世,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作品越来越少。许多非遗艺术品都属于孤品,非遗艺术品制作工艺也可能面临失传的境地,非遗创作本身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些“稀缺性”条件,决定了非遗艺术品未来的升值空间。

  其次,现在市场对于一般名家书画类、瓷器等大类,其价格目前已经被炒作至高位。高价使得一些想要投资艺术品的普通买家望而却步。因此,门槛较低的非遗艺术品能够让这些买家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收藏品。

  在非遗门类中,有大量没有得到重视、收藏价值被低估的艺术品,比如刺绣艺术品。刺绣类非遗收藏升温趋势明显,部分经典作品甚至一件难求。在北京,就有企业家收藏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绣品。

  不过,在非遗艺术品走俏背后,非遗艺术品收藏的隐忧也正在浮出水面。例如,知识产权瓶颈已经成为收藏者必须面临的难题。收藏者购买非遗艺术品时,一定要考虑非遗艺术品是否侵权,涉嫌侵权的藏品是没有收藏价值的。

  据称,苏绣作品《贵妃醉酒》因采用了画家刘令华的同名油画为创作底稿,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被人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告上了法庭。此类案件的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苏绣非遗艺术品收藏的担忧。

  分析人士认为,绣娘不可能请艺术创造团队来专门设计、创造作品,何况设计、创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绣娘也不具备这种实力。因此,绣娘们在二度创作时往往会模仿别人的原创作品,从而造成侵权。

  20多年前,青神竹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某以一组火花图画为底本,创作了竹编作品“百帝图”。且第一件“百帝图”竹编产品以4.8万美金出售,后每件以人民币48万元出售。

  2015年,中国《一百帝王图》作者、著名画家卢延光以竹编产品“百帝图”侵犯其著作权为由,向上海市浦东法院起诉,索赔300万元。

  近日,上海市浦东法院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关于法定赔偿的规定,一审判决被告赔偿25万元,立即停止侵权,并在报纸上刊登声明道歉。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非遗艺术品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