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该板起的面孔必须板

2016年05月22日09:3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来源:北京晚报 张 丽

  “5·18国际博物馆日”过去了,“5·19中国旅游日”也过去了,“5·20”是网民根据谐音自发创造出来的“我爱你日”。当下,也的确是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会被安排去博物馆,对于旅行社来说,这个景点没门票,又可算作一个目的地;对游客来说,博物馆有空调可吹、有长椅可躺,时候赶对了更是可以连盒饭方便面都在此一并吃完。于是各种博物馆的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被“旅游”了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就大概无论如何也没法对某几位观众说爱了。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玻璃博物馆有一个展品名为《天使在等待》,是作者专门为她刚出生的女儿做的。展品大概的样子就是一副有点像凤尾蝶双翼的天使翅膀,但被观众损毁后,“左翅”的末端已经不知所踪。经过策展部与作者讨论,艺术家把这个破损的作品还是原样保存,然后改名叫做《折》。

  那么,搞破坏的罪魁祸首是谁呢?从博物馆方面提供的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有两个小男孩跑到护栏里面,用力拉扯和摇晃该玻璃展品,旁边的家长非但没有阻止,还用手机给孩子拍照,一分钟后,展品被扯下一大块,碎落在地。

  有句话是“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窝熊家长”,网上也流传着各种“斗熊孩子”秘笈。但作为博物馆,本身就承载着教育功能,既没法“斗”,也不可能“拒”,似乎是没办法了。于是我们看到,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经愤而曝光了某小学学生参观后,休息区的一片狼藉。图片上,各种塑料瓶、纸片等垃圾散落一地,有些还塞在椅子缝里,清扫起来颇为繁琐。而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北京天文馆,其工作人员介绍,因为不被爱护,原本让大家体验陨石陨落的大鼓,寿命严重减损。这个装置的原设计可以承载敲击十万次,总有一些孩子疯狂敲击不停。该馆馆长说,(这个鼓)最早那会儿可能差不多几乎每周都要换。

  大抵,现在这些缺乏管教的“熊孩子”的“熊家长”们,当年也是这样在博物馆追跑打闹、胡天胡地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不过看看大人们的行为,同样也是寒心。对于喜欢逛博物馆的人,最看不下去的就是一些观众拍照片毫无顾忌地打闪光灯,趁人不备就一定要伸手触摸展品。曾经在一个展品多为私藏的明清家具展上,有观众隔着护栏粗暴地摇晃一个雕工精美的黄花梨香几,一旁的展品主人心疼得直跳脚,但观众轻描淡写的一句“我就看看结实不结实”,打了个哈哈直接走人。此前,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在浙江省博拍摄,任由强光照射展品,在国之重宝旁边追跑、某男星躲在两个国宝展柜之间还自诩为“天才”……节目播出后,只见有民间声音在社交平台上发出质疑,但关注者寥寥、回应者寥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知道博物馆方面为什么在“反击”不文明现象的时候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回避矛盾,还是有什么投鼠忌器之处,希望能说出来全社会共同探讨。博物馆是有情调讲究品位的地方,不必也不用讨好没素质的人。请相信,所有真爱博物馆的人都希望管理者们能该严肃纪律的时候就板脸,该处理“熊男熊女熊孩子”的时候决不手软。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博物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